<p class="ql-block"> 来建水之前,绝不了解这个城市,到了建水,住进石板路边的仿古建筑民宿,看着不远处的城门,踩在石板路上,听着踢踏的脚步声,顿时仿佛穿越回到一千多年前的时空。原来1200年前南诏国就在此建城“惠历”城,译成汉语“建水”。自元代以来是滇南政治、军事、文化、经济、交通中心,盛兴长达七个世纪,1994年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朱家花园,有滇南大观园之称,整个建筑 纵三横四,雕梁画栋。</p> <p class="ql-block"> 私塾读书堂</p> <p class="ql-block"> 建水文庙,有七百多年历史,占地114亩,仅次于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p> <p class="ql-block"> 建水的米轨火车,因轨距一米或0.8米宽而得名,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目前在世界上仍然使用米轨火车的国家有法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建水的米轨铁路是当年法国人建的“滇越”铁路。</p> <p class="ql-block"> 如今建水的米轨火车,是旅游观光火车,几个景点一路转下来需要四个小时,票价不菲,我们踩着点到了双龙桥站,上火车打卡拍照。</p> <p class="ql-block"> 车厢里全是木头的桌椅、木头的车顶蓬,感觉温馨如家。</p> <p class="ql-block"> 一帮退休朋友在米轨火车站上演一场“生离死别”的深情告白,火车上大妈紧握站台上大爷的手,大声喊:再见啦!百年以后再见啦!大爷说:我去泰国给你买榴莲啊!等着我啊!引得我们哈哈大笑。</p> <p class="ql-block"> 建水的双龙桥,又称十七孔桥,是我国仅存的两座十七孔桥之一,另一座在北京颐和园内。建水双龙桥建于清乾隆年间,1965年此桥列入中国大型桥梁造桥史册。</p> <p class="ql-block"> 桥的南端,一片农田里盛开着金色的油菜花,我们的心情也明媚起来。</p> <p class="ql-block"> 一片油菜花海边,偶遇了彝族舞蹈队,听着欢快的节奏,忍不住学着跳起来,此时跳的好坏无所谓,只是被他们的快乐感染了。</p><p class="ql-block">后来才了解到这个舞蹈叫“烟盒子”舞蹈,是彝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领舞的男子是非遗传承人。</p> <p class="ql-block"> 建水乡会桥车站,充满法式建筑的浪漫和斑驳沧桑感,和拍摄《芳华》中的碧色寨车站同款。很多去不了碧色的游客就到这里打卡。</p> <p class="ql-block"> 建水,不管是市区还是郊区,随处可见古宅雕花门楼,这个团山古寨,是当地比较典型的全村是张姓大户人家,比朱家大院少了一些书卷味,多了一些豪气,因为它是一个村,不是一座院子。</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块皇帝赐予的匾。</p> <p class="ql-block"> 来建水,见识了建瓷—紫陶,是全国四大名陶之一。</p><p class="ql-block"> 满大街的汽锅鸡,就是在建水的紫陶蒸汽锅里,放进一只当地的走地鸡,蒸出的汽锅鸡,是天下一道名菜。</p> <p class="ql-block"> 因为紫陶有名,用陶罐在一座小山顶造一座“贝山陶庄”,也成了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 建水,不仅是一座有历史有文化的古城,还有青山绿水、更有淳朴善良的居民,我们住的民宿隔壁是一家山东人开的包子店,晚餐我们去买了各种馅的包子和小米粥,可是小小的店面坐不下我们六个人,于是我们和老板商量端回民宿一楼大厅吃,老板欣然端着整笼的包子和粥送过来,民宿老板也大方的拿出自己家的碗筷给我们用,两老板默契的如一家人。</p><p class="ql-block"> 在开车去团山村的路上,根着导航开进一个村里,一车宽的村马路被一辆收旧货的车子挡住,我们下车敲村民的门,问可否挪一下车?出来一位富态的大妈,她说这车是收旧货的,她去喊。一会车挪开了,大妈问:你们这是要去哪里啊?我们答:去团山村。大妈说,还有一段路呢,中午了,到家里吃点饭再走吧。我们顿时惊到了,现在哪里还能见到如此好客的人?缓过神来左谢右谢了大妈,心中的温暖久久不散。</p><p class="ql-block"> 在建水古镇,我们偶尔也会打车出行,和司机聊天知道建水人的收入并不高,但是他们也不抢生意也不内卷,有天逛夜市,看中烤鱼,问了几家摊子,都是一个价:三十元一条,其他小吃也基本统一价。</p><p class="ql-block"> 我戏称建水人是没落的贵族,平淡而高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