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客家土楼位于福建省西南部的龙岩市永定区,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永定土楼的设施布局既有苏州园林的印迹,也有古希腊建筑的特点,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典范。<div><br></div> 在永定2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2万多座土楼,其中有三层以上的大型建筑近5000座,圆楼360多座,其中清代以前的约占1/3,具有代表性的土楼近3000座。2025年3月10日晚拍摄的土楼王子。 永定土楼,分五凤楼、方楼和圆楼三大种类。永定土楼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展示了客家人的智慧,具有防震、防火、防御等多种功能,通风和采光良好,冬暖夏凉。永定土楼的结构还体现了客家人世代相传的团结友爱传统。 振成楼被誉为“土楼王子”,它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啊,都是一流的。 每天到土楼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土楼的设计特别巧妙。你看这窗户、阁楼、通风口,安排得多么合理!既保证了采光和通风,又方便了观景和防御。要是遇到外敌来犯,土楼里的客家人就能迅速关上大门,从窗户和通风口往外射箭、扔石头,让敌人无处可逃。 据历史记载,永定客家土楼产生于唐朝以前,元代以后已相当普遍,明代以后进入成熟期。随着人口向外迁徙,土楼建筑作为一种文化传统辐射到南靖、平和、新罗、上杭等邻近县、区,包括非客家地区。 土楼的墙体啊,那叫一个厚实!底层墙厚能达到1.5米,顶层也不小于0.9米。这墙体啊,都是用当地的生土、砂石、木片和竹条等混合而成的,经过反复夯打,硬得跟石头一样。就算是地震来了,这土楼也能屹立不倒,真是厉害! 第一次见到永定土楼,我整个人都懵了。这房子,咋就这么“圆”呢?后来一查才知道,原来这是客家土楼的一种独特形式,叫圆楼。别看它圆滚滚的,这里面可是大有乾坤! 一幢幢土楼就像是从地里长出来的蘑菇一样,散落在青山绿水之间。这些土楼啊,可不是一般的房子,它们是客家先民智慧的结晶,是客家人聚族而居、防御外敌的产物。 土楼就像是一个个小城堡,易守难攻。大门一关,土楼就成了一个封闭的空间,外人很难进去。而且土楼的墙体上还有许多射击孔和瞭望口,客家人可以站在里面观察敌情,随时准备反击。 一楼是厨房和牲畜圈,二楼是粮仓和杂物间,三楼以上是居住区。每个房间都有窗户和通风口,采光和通风都特别好。而且土楼里的温度还特别适宜,夏天凉爽冬天暖和。就像是住在一个天然的大空调房里一样舒服! 你看那楼顶的飞檐翘角、那墙上的雕花窗棂、那门上的楹联匾额……每一处都透露出客家人的智慧和审美。 有些土楼里还保留着客家人的传统习俗和民间工艺。像那种手工编织的竹器啊、那种用木头雕刻的摆件啊……都是客家人智慧的结晶和文化的传承。 走进土楼,仿佛走进了一个迷宫,那错综复杂的走廊、房间,让人目不暇接。但无论你怎么走,都能找到出路,因为土楼的设计,就是如此的巧妙和合理。 层层叠叠的屋檐,仿佛是天上的云朵飘落人间,让人不禁感叹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 土楼里的古井。 振成楼里的大厅,客家人现在还生活在这里面,他们在这里做饭、吃饭、聊天、休息,一代又一代地传承着他们的文化和传统。 土楼里还有一个邮筒 景阳楼 朝阳楼 硕大无比的古树 这就是俺在景区住的读旅酒店,它的墙上写着: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庆云楼 庆成楼 客家人在土楼里做饭、吃饭、聊天、休息,一代又一代地传承着他们的文化和传统 土楼里的家具、装饰,也都体现了客家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习惯。那些精美的木雕、石雕、砖雕,那些古朴的床铺、桌椅、柜子,都让人感受到了客家人的勤劳和智慧。 丝瓜瓤子,小时候用它来刷锅。 进门先喝茶,这是客家人的待客之道 福裕楼 这是村里进入景区的北大门,每天下午五点钟以后,外面的车辆才可以从这里开进去。 天后宫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喜爱永定土楼这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让这份独特的文化遗产和瑰宝啊,能够永远地传承和发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