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千灯会 花灯闹洪城

<p class="ql-block">2025年2月5日,正月初八。暖阳春初,天气预报第二天将大幅降温,赶在寒潮到来之前去赴一场迎春的“千灯会”。</p> <p class="ql-block">蛇年春节,南昌首届“千灯会”,在九龙湖融创茂乐园旁举办。华灯初上,园区被一层梦幻般的光辉轻轻披覆。通道两旁,各式花灯竞相绽放,宛如璀璨星辰落入凡间,将夜色装点得既温婉又壮丽。</p> <p class="ql-block">我们赶在天黑之前进入园区,方便观察灯饰的制作细节,发现每一盏灯都承载着匠人的巧思与祝福,形态各异﹣﹣有翩翩起舞的彩蝶灯,轻盈地穿梭在人群之中;有栩栩如生的生肖灯,憨态可掬,引来孩童们的欢声笑语;更有那巨型的龙凤灯,气势恢宏,金光闪闪,象征着吉祥如意与国泰民安。</p> <p class="ql-block">造型灯形象逼真,妙趣横生。</p> <p class="ql-block">星球世界,人文科普。</p> <p class="ql-block">形象逼真的“鹿回头”。</p> <p class="ql-block">蝶舞蜂飞,蛙声齐鸣。</p> <p class="ql-block">生肖灯唯妙唯悄,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甬道灯古朴典雅,古色古香。</p> <p class="ql-block">卡通灯形象丰满,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场中的篝火晚会人头攒动,此起彼伏。</p> <p class="ql-block">非遗打铁花,首先,需要在宽阔的场地上搭建一个丈余高的大棚,称为“花棚”。花棚的顶部铺满新鲜的柳树枝,并绑上各种烟花和鞭炮。花棚顶部的杆子称为“老杆”,用于悬挂鞭炮和烟花。‌</p> <p class="ql-block">火壶非遗表演融合武术、杂技等元素,展现独特视觉效果和文化内涵,象征光明与希望,常用于节日庆典,增强民族自豪感。</p> <p class="ql-block">火壶表演作为一种独特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融合了武术、杂技、舞蹈和音乐等多种艺术元素,展现出无与伦比的美感。表演者通过精湛的技艺,将烧好的木炭放入特制的铁网中,通过抖动产生火花,形成类似“火树银花”的美丽景象。这一过程不仅展现了表演者的技巧和勇气,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如驱疾避祸、百家安宁等。‌</p> <p class="ql-block">火壶表演不仅是历史的记忆,更是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它对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和谐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种传统技艺的魅力在于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文化内涵,是任何现代科技都无法替代的。‌</p> <p class="ql-block">火壶非遗传承面临技艺要求高、危险性大和传统观念限制等挑战,传承人通过培训和展览提高公众兴趣,培养新一代传承人。</p> <p class="ql-block">朱砂泼墨溅寒空,万点金鳞舞夜风。打铁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并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这项表演通常在每年的元宵节前后进行,象征着政通人和、铁花献瑞、天降百福、神州同乐、五谷丰登、百业兴旺、满堂喜庆、健康长寿等美好寓意。此外,由于“花”与“发”是谐音,打铁花还有事业兴旺发达的寓意。</p> <p class="ql-block">打铁花起源于北宋,盛于明清,是豫晋地区工匠在铸造器皿时发现的民俗文化表演技艺,象征美好生活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打铁花的表演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震撼,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体现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喜庆的心态。‌这种技艺在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一步彰显了其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打铁花表演者手持特制的花棒,用下棒猛击上棒,铁水在击打中散开,形成绚丽的铁花。艺人需在高温的铁水中赤膊上阵,展现出高超的技艺。‌</p> <p class="ql-block">化铁水,在花棚旁边设立一个熔炉,将生铁熔化成铁水,温度需达到1600℃-1700℃。‌</p> <p class="ql-block">夜渐深,霓虹靓。灯光与月光交相辉映,将石板路染上了一层柔和而神秘的色彩,漫步其间,仿佛步入了一个流光溢彩的梦境。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汤圆香,与远处偶尔传来的鞭炮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温馨而又热烈的元宵夜曲,让人沉醉,不愿离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