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躺平的孩子——父母应该学习的

小芳心理生活美学-拒闲聊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孩子躺平后的思维变化</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般有3个阶段</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 去“功能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躺平后,父母说完全被一个大石头压着,抬不起头,直不起腰,家庭像掉进一个深渊,自己的生活完全打乱,没有生活的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孩子躺平,这个时候他感觉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对于孩子来说他也非常矛盾痛苦。</span></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他也做过抗争,想解决自己身上的问题和压力,努力过,但抗争不过父母和环境,感觉走投无路,没有办法,他就只有逃避现实。躺平也是孩子自己的一个解决方案。这之后孩子的学习功能,人际交往功能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个过程叫去功能化。</span></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合理化”</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躺平后他会发现还有很多好处,父母这个时候关注他。标准降低了,什么事都顺着他。</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自己不去上学,找各种理由,他会盯着父母说话的瑕疵。别人对待他的毛病和问题,变得只要自己不去。就是因为你们的错误。 一旦把自己的躺平觉得越来越合理,慢慢的他不能面对现实,逃避,把自己躺平的这一部分说服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3.去“人格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发现自己不去,有些强词夺理,做着做着他就发现自己很难再回到以前的学习和生活,他已经适应了黑白颠倒的生活,衣来张口,饭来伸手的日子,思维越来越狭窄,躺平已经变成了他生活的状态,遇到任何事情我只需要躺平,不去应对。</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个阶段他并不觉得玩游戏有多么开心。孩子的情绪对外界任何事情已经开始麻木,提不起任何兴趣,完全的钻进了自己的世界。经过这样一段时间躺平之后,孩子的大脑思维变得很贫乏,所有了解外界的信息通道可能只有手机,而手机这些虚拟的信息,虚拟的快乐也很难提起孩子那种真正的愉快和兴趣。</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然后他心存所有支撑的力量只能是靠幻想,现实和幻想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到了这种程度再想走到现实已经非常的困难了。</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现在“躺平”这个字眼频频看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躺平孩子的父母如果不去绝地反击,陪着孩子一起淹没是没有出头之日的。</span></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孩子躺平的家庭,父母考虑的并不是马上要把这个孩子拉出来。应该考虑的是如何让——我们自己的生活回到正轨。</span></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该​干什么干什么,甚至出门旅游,但有多少人能有这个勇气呀?</span></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你​会觉得这是不负责任,孩子现在正在受苦的状态,然而我还去体验人生,这恰恰就是问题的核心。这也是另一种接纳,这不是不接纳,你敢不敢冒这个险呢?</span></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孩子现在掉坑了,躺平了,你每天必须是焦虑,这才是爱,是支持,这才是帮助,不着急的去拉他出来让他躺嘛,躺一段时间,躺不够,你拉也拉不动啊。</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是是一种策略,在心理学中叫反向呈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孩子很聪明,你低估了孩子,他突然发现你对他的期待和控制都没了。他那个气才能透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父母不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好,陪着孩子一起去淹没,一起去无助,一起在泥潭中挣扎。然后用焦虑驱动焦虑,这是没有回头之日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必须要有一个双核思维,就是现在既能接受孩子上学,也能接受孩子的躺平。</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个过程中你能接受他的命运,很多东西就能绝地反弹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恰恰是心理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你看不见的技术。</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躺平的孩子有多痛苦</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躺平的孩子是非常难受的。他感觉让周围的人都对我不待见,他所付出的是自己的尊严,自己被人瞧不起,被所有人否定。孩子本来想回家去疗伤,而家又变成了父母双打。父母说:“为什么别人不说就说你”,“为什么别人成绩好就你什么都不行”?</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孩子无处可逃的压力,家是孩子唯一能够疗伤的地方,唯一能够增加能量的地方。这个地方也变得让孩子无路可逃。只有选择封闭自己。</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孩子是家庭的能量承接者,有的家庭常常会有不满和情绪,然后把这些问题都撒在孩子身上,家庭中的负能量都在往下流。都流到孩子的身上。我们不能光看孩子的具体行为,还要看看自己家庭的氛围,自己家庭的能量状态是什么样的。是紧张的,积极的,还是唉声叹气的?是负能量的,是抱怨的,这些都会影响到孩子。</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孩子的问题是一个家庭系统的问题,不光是孩子一个人的问题。</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厌学躺平大部分原因在于自己的父母</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父母在孩子小学时候觉察不出来,觉得管严一点,盯紧一点,实在不行揍两下孩子还能听话,管严了成绩就上去了,父母还洋洋得意觉得这个方法奏效。</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父母们别忘了小学成绩没那么复杂,你管紧一点儿,确实能完成作业,成绩也还好。这个时候反而会造成隐患的底子。孩子是在父母的压力下,在控制下带着恐惧担心这种情绪下去学习。学习当中的那个大脑本身就不是兴奋的,是害怕紧张的,成绩不好的后果很严,重要么被说,要么被揍,被冷落,但孩子学习的时候他对学习没有兴趣,他是抵抗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到初中后就管不了,初中难度大,你再怎么逼他,盯着盯着青春期孩子的反抗力量也有了,他的内心早就烦你了,小学反不动,现在这个时刻就不干了,这个时候就跟父母对抗,甚至打骂动手,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作为父母要知道孩子学习的核心不只是盯着名次和成绩,你要真的知道。孩子的那个成绩是怎么来的?拿着棍子逼出来和你鼓励他自主学习得来的,这有着本质上的不一样。</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样管的结果就是孩子学习的主动性没有了,兴趣也没有了,孩子的大脑关于学习的方法,习惯和品质都没有养成。盯着盯着盯不出自律的孩子,孩子缺乏自我,这个时候的父母又把小学阶段的手段拿出来管理孩子。越上手段越不好好学习,和父母对抗。教育孩子的核心就是要让孩子有能力,有自主性,让他把学习当自己的事。你就会越来越轻松。</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个阶段的父母你还有救,抓紧时间拓展你的认知和学习。在这个时期做补救的措施。不要等着大学或者毕业后孩子再去反抗躺平。这样就更难了。</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躺平的孩子的父母一定要做好长期的准备</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长期不是说孩子长期躺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而是父母要长期的进入到学习的状态。</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 这样的家庭,普遍的现象是家庭的能量低,一是父母过度控制,很多父母都是高级的知识分子,他们的执念很严重,就认为只有学习才是唯一的出路。必须按我认为的道路去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形式上他不会激烈,会讲道理,精神控制孩子。最后实在受不了的时候,孩子就不想学习。</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 家庭创伤性的问题呈现在孩子身上,孩子在整个家庭系统里面,他的家庭是家庭能量的承接者,这叫做创伤性的反应。</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躺平状态不好,家长面对孩子的休学。你们想到的那个原因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你能想到的那个原因,那问题早就解决了,解决不了,就是家长的认知要提升,如果不提升,还拿自己的执念费了很大的劲,问题也解决不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大家一块儿痛苦。</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真爱只有一种</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匮乏的父母给出的爱是期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丰盛的父母给出的爱是滋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强大的父母给出的爱是允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恐惧的父母给出的爱是控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无知的父母给出的爱是打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智慧的父母给出的爱是启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外求的父母给出的爱是教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内求的父母给出的爱是感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自私的父母给出的爱是筹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慈悲的父母给出的爱是看见</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而真爱只有一种,就是无条件的爱。无论你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父母都会无条件的爱你。</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