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党历史上的双雄“南陈北李”</p><p class="ql-block">说的就是北方的李大钊,南方的陈独秀</p> <p class="ql-block">南陈即陈独秀(1879~1942),男,汉族,安徽怀宁人,原名庆同、乾生,字仲甫,号实庵,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发起者和主要旗手,“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和党早期主要领导人。</p> <p class="ql-block">北李即李大钊(1889~1927),男,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p> <p class="ql-block">1919年五四运动后,李大钊加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时思想界产生重大影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比较系统的传播阶段。李大在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艰难环境中,李大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创建准备了思想条件。</p><p class="ql-block">陈独秀(1879~1942),安徽怀宁人,1920年2月,为躲避反动军阀政府的迫害,陈独秀从北京秘密迁移上海。在途中李大钊同他商讨了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组织的问题。陈独秀到上海不久,就开始到工人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p><p class="ql-block">1920同年6月,陈独秀同李汉俊、俞秀松等人开会商议,决定成立党组织,起草了党的纲领草案,关于党的名称,陈独秀征求李大钊的意见。李大钊主张定名为“共产党”,陈独秀表示同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育种领域有“南袁北李”,南袁即我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的袁隆平,北李即我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的李振声;</p><p class="ql-block">在医学界有胸外科两大权威“南黄北吴”</p><p class="ql-block">南黄即较早地在国内开展各种类型的肺切除术、食管切除术、动脉导管结扎术和心包切除术等手术的黄家駟,北吴即在我国最先成功地进行食管癌手术,并成功地施行了我国第一例未闭动脉导管结扎术的吴英恺。</p><p class="ql-block">这样的双雄你还知道哪些?</p> <p class="ql-block">我国地大物博,人才辈出在很多领域都有类似的“南北双雄”</p> <p class="ql-block">物理教育领域有“南胡北颜”,</p> <p class="ql-block">南胡即在南京师范学校创建我国最早的物理实验室的胡刚复,</p> <p class="ql-block">北颜即对北京大学物理系的教学和实验室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颜任光;</p> <p class="ql-block">在地质学领域有“南陈北李”南陈即活化构造学说和递进成矿理论创立者的陈国达,北李即建立了新的边缘学科“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概念,创建了地质力学学派的李四光;</p> <p class="ql-block">南陈即活化构造学说和递进成矿理论创立者的陈国达,陈国达(1912~2004),广东省新会县人,地质学家,活化构造学说和递进成矿理论的创立者。国际地质界称他为"地洼学说之父",中南大学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即院士)</p> <p class="ql-block">北李即建立了新的边缘学科“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概念,创建了地质力学学派的李四光;</p><p class="ql-block">李四光(1889~1971),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蒙古族。地质学家、教育家,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1948年,李四光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0年5月,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51年4月,当选为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执行委员会副主席;1952年9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8年9月,任中国科协主席;2009年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p> <p class="ql-block">在育种领域有“南袁北李”,南袁即我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的袁隆平,北李即我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的李振声;</p> <p class="ql-block">南袁即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袁隆平,袁隆平(1930~2021),男,汉族,江西省德安县人,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无党派人士的杰出代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原主任。2013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2018年,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2019年,获得最美奋斗者。</p> <p class="ql-block">北李即我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李振声,李振声,(1931~),山东淄博人,中共党员,遗传学家,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p><p class="ql-block">他主要从事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同时开展农业发展战略研究,系统研究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并育成“小偃”系列品种。</p><p class="ql-block">1990年,入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4年,入选“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2016年,获国际作物学会“杰出作物学家奖”。2024年9月13日,获“共和国勋章”。</p> <p class="ql-block">在医学界有胸外科两大权威“南黄北吴”</p> <p class="ql-block">北吴即在我国最先成功地进行食管癌手术,并成功地施行了我国第一例未闭动脉导管结扎术的吴英恺。</p><p class="ql-block">吴英恺(1910~2003),男,满族,辽宁新民人,医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美国外科医师学院荣誉院士,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名誉所长。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吴英恺毕业于原辽宁医学院(已于1949年并入中国医科大学),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他首次成功切除食管癌,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他成功地施行了中国第一例未闭动脉导管结扎术,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78年组建中国第一个心血管病流行预防教研组,推广心脑血管病的调研防治。</p> <p class="ql-block">南黄即较早地在国内开展各种类型的肺切除术、食管切除术、动脉导管结扎术和心包切除术等手术的黄家駟,</p><p class="ql-block">黄家驷(1906~1984),汉族,出生于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中国著名的胸心外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3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而后分别在上海医学院工作和美国密执安大学留学工作,回国后创建了中国医科大学并且一直从事医学教育工作。黄家驷生前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名誉院长,中国首都医科大学名誉校长,是一、二、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p> <p class="ql-block">本文部分照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