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再爬剑门关,纯属“顺带”!想走翠云廊,路过剑门关,就“顺带”爬了爬!</p><p class="ql-block"> 好家伙,这么说,是得有多凡尔赛。天下第一关,还爱爬不爬的“顺带”,实在是讨打的节奏!</p><p class="ql-block"> 关键啊,雄关险峻,它也只是个关隘,是个景区,不是山,与我们户外所说的“爬山”完全两概念。我们大秦岭的鳌山、冰晶顶、鹿角梁,才叫“山”的噻!</p><p class="ql-block"> 这趟就陪小青年了,上次带他爬剑门关好像十几年前啦,他说:那时还小,完全没记忆。这次重温,只当加强记忆,给胖娃遛腿减肥吧。</p> <p class="ql-block"> 对于不爬山的小青年,剑门关可真算是“山”,大山。他如临大敌的把景区路线研究几遍,最终敲定:放弃南进北出,走北进南出,坐索道、爬鸟道、走大小穿洞、石笋峰、一线天、关楼出,此线路下行居多,省力不费腿。</p><p class="ql-block"> 果然,胖子的宗旨永远是:能走坚决不跑,能躺坚决不坐。😂</p><p class="ql-block"> 好吧,你说咋整就咋整,今天我就客串一“背包、递水、拍照”的随行人士,无话语权,绝不自带节奏,你说走就走,你说歇就歇。</p> <p class="ql-block"> 为方便爬山,昨晚直接入住剑门关古镇,早上古镇吃碗刀削面,再徒步穿镇入景区,不疾不徐地主打一个“休闲”。</p><p class="ql-block"> 108国道贯穿古镇南北,镇上街道两旁是白色和褐红色基调的仿古建筑,包括公安局、法庭和人民政府等公共设施都采用了这种风格,显得非常独特。石牌坊、石牌楼、石经柱、拴马桩等古迹,让人感受到这里曾经的繁华。古镇规模不大,都是原住民,陈旧的木楼木梯木雕门窗,没有高楼大厦,只有山、水和田园风光,朴素且平凡的“日升而作 ,日入而息”,极具烟火气息。</p> <p class="ql-block"> 景区北门入,坐1号索道至仙女廊后,沿鸟道爬升。彼此不嫌弃的恐高母子,默默放弃猿猱道,豪迈走上鸟道的背影,似乎也挺帅,还自洽:省钱钱喽!</p><p class="ql-block"> “这里,这里。”指着崖壁鸟道高喊的我,完全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殊不知踏上鸟道瞬间秒怂的我,笑容再也没这般灿烂。</p> <p class="ql-block"> 鸟道的名字来源于李白的诗句“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寓意此地道路险峻,唯有飞鸟能渡。鸟道的地理位置特殊,一侧紧贴嶙峋的崖壁,另一侧凌空于百米深渊之上,最初仅为采药人缒绳通行的小道,后来经过加宽加固,成为现在的徒步游道。全长达900米,其中步行路段约400米,最窄处仅能容纳一只脚,宽处也不超过30厘米。</p><p class="ql-block"> 拉拉扯扯攀爬在峭壁危崖,战战兢兢坐着看看远景,颤颤巍巍相互拍拍照片,都需要很大勇气。小青年一直走前面,不断提醒我注意脚下、抓好链子,其实他自己也特紧张,但保护娘亲的使命必达,强自镇定,男孩子的面子还是要的!幸好全程有铁链扶手,安全有保障心就不慌,不看身后路、不看外侧景,只看眼前的台阶。脚下的壁立深渊,每每看一眼晕半天,吓得心悸、腿软、头冒汗的衰样,只能同病相怜的娘和崽彼此共情取暖吧。</p><p class="ql-block"> 好在距离并不遥远,一味地往前、往上看,知道路的尽头是山顶,似乎很快就到了出口,胜利!</p> <p class="ql-block"> 出了鸟道就海阔天空任鸟飞的轻爽,康庄大道上脚踏实地的穿行,起起伏伏、曲曲折折都不在话下,大穿洞、小穿洞,钻呀穿呀,到此一游。</p><p class="ql-block"> 大穿洞,位于海拔1020米的大剑山穿洞梁,是由砾岩岩石颗粒之间胶结的砂泥质,铁质,钙质等不断被溶蚀所形成的洞穴景观。洞长18米,宽6米,高4米,洞顶似卷石长桥。</p><p class="ql-block"> 小穿洞,由砾岩岩石颗粒之间胶结的砂泥质、铁质、钙质等不断被溶蚀所形成的洞穴景观。此洞位于剑门绝壁顶端,下距崖底170多米,上距山顶30余米。洞内高约0.6至2米、宽约5米、洞深10米。洞后设有观景平台,可俯瞰山脚全景,还可一览七十二峰的群峦叠嶂、绵延百里。</p> <p class="ql-block"> 石笋峰、一线天、绝壁廊打卡。</p><p class="ql-block"> 剑门关所在的山称为大剑山,大剑山两边陡峭的石壁连绵数百里,形成一道天然城郭,至关口突然中断,留下一道狭长的隘口,隘口两崖石壁高耸,有如刀砍斧劈,这道关隘成了入川的必经之道,人称“天下雄关”。更为奇特的是,尽管山上绿树葱茏,但整座剑门山其实是一座石头山,从裸露在外的关口两崖的石壁看,这座石山全系小颗粒卵石凝结而成,这种卵石跟江湖河海里的卵石绝无二样。据专家考证,这完全是沧海桑田变化的结果。</p><p class="ql-block"> 石笋峰位于剑门关绝壁中部,一块巨大的石头金鸡独立于悬崖峭壁边,形如刚出林的竹笋,因此得名“石笋峰”或“竹笋峰”。石笋峰高达数十丈,通体不长一草一木,但在其尖顶上却生长着一丛茂盛的灌木,象征着它像一名怒发冲冠的卫士日夜守护着剑门雄关。</p><p class="ql-block"> 一线天景点是景区内的一大奇观,由绝壁前缘的岩石受到重力崩塌后残留下来的柱状砾岩与绝壁之间形成的缝隙。缝隙的间距大约只有一米左右,游客行走在其中,只能看见天空中裂开的一条光线洒进缝隙内。</p> <p class="ql-block"> 剑门关关楼是剑门关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三国时期,由蜀汉丞相诸葛亮亲自设计建造。关楼位于两山之间,气势恢宏,采用三重飞檐设计,展现了古代建筑的雄伟与精致。关楼不仅是重要的军事防御建筑,也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和文化的瑰宝,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 剑门关居于大剑山中断处,两旁断崖峭壁,直入云霄,峰峦倚天似剑,绝崖断离,两壁相对,其状似门,故称“剑门”。它以雄伟壮观的大剑山和清澈的剑溪为背景,两峰夹峙陡峭险峻,中间仅一条狭窄小道通行,真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p><p class="ql-block"> 蜀汉丞相诸葛亮依山势地形将原有栈道扩建成“剑阁道”,并于大剑山峭壁中断两崖相峙处,倚崖砌石为门,置阁尉,设戍守,作为军事要隘 。古人常把“剑阁道”简称为“剑阁”,自隋朝以后,小剑至大剑关口的栈阁道渐废,“剑阁”之名亦由剑阁道的简称成为剑门关的别称。唐朝以后,剑门关楼开始改称为剑门关。</p><p class="ql-block"> 剑门关扼守金牛道咽喉,是蜀地当之无愧的北方门户,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见证了无数历史事件和战争。</p> <p class="ql-block"> 看着路边的浮雕、群像、姜维祠,我问小青年:你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了吗?</p><p class="ql-block"> 小青年答:我来给你讲讲三国、剑门关典故和姜维吧!</p><p class="ql-block"> 得,被嫌弃了吧。于是,关楼出景区这一路,我老老实实“被”上了一堂实地历史课,老师认真负责地随问随答,这耐心,这侃侃而谈的兴致,是今天山没爬够,精力尚显充沛?</p><p class="ql-block"> 但是,我好饿,越听越饿的那种!仙云集市一碗热腾腾的醪糟汤圆,才让我有了走出景区的动力。</p><p class="ql-block"> 回到剑阁县,小青年说:下午吃顿你喜欢的,我们就打道回府啦。</p><p class="ql-block"> 万州烤鱼!👏</p><p class="ql-block"> 来四川旅游,从来都不单单是景色之旅,还附带美食之旅,饱眼福也饱口福,“加量不加价”,nice。</p><p class="ql-block"> 这次广汉广元三日游,三星堆、翠云廊、天赐温泉、剑门关。豆腐宴、手撕兔、大刀金丝面、万州烤鱼齐活,妥妥地吃美啦也玩美啦!</p> <p class="ql-block"> 期待下一次的川西之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