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毛泽东 71

理也

<p class="ql-block">  读《为什么是毛泽东》有感</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韶山少年毛泽东 </p><p class="ql-block"> 4、名著启示 读书在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少年时热衷于读《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老师老爹认为这些都是"闲书"和"杂书"。在学校里老师不让读,他用书本遮挡住偷着读;在家里老爹不让读,他用布把窗户遮住使老爹看不见灯光。有迹象表明,中国四大名著中最著名的《红楼梦》毛泽东是到老年才热衷读的。</p><p class="ql-block"> 民间老话说的"少不看红楼、壮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可能与不同年龄段的性格特点有关吧!阅读名著有顺序吗?读名著的顺序重要吗?许多人认为只要是名著读了就有好处,事实上却极不尽然。中国名著中对人影响最大的、最特殊的是《红楼梦》,它是天书,一般人特别是少年读不进去,如果读进去一不小心就有坏处。它描述的是繁华之后的败落,没有成功经历的人没有资格读,少年人读了反倒有坏处。</p><p class="ql-block"> 三本名著对中国人的影响是极大的,对中国的历史也有重大的影响力,对毛泽东的影响也巨大。孙悟空的"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的造反精神;《水浒传》里的"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平等诉求;三国里的"浪花淘尽英雄"甚至成为数百年来行动者的教科书。齐天大圣孙悟空是毛泽东最为赞赏的精灵,"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毛泽东常说他身上有虎气和猴气,大圣的斗争精神、七十二般变化仙气,在他身上都有体现,金猴毫毛化身千万,毛泽东的思想则传入亿万中国人心中。</p> <p class="ql-block">  《水浒传》对毛泽东的影响更为明显,逼上梁山在毛泽东这儿是真实再现,那就是上井冈山,五湖四海皆兄弟的平等诉求不仅仅在延安闪现,在建国后也得落实。毛泽东的军队官兵一致,军队成员叫指战员不叫官兵,指挥员是官、战斗员是兵。不要小看这一称呼,恰恰是这官兵一致的军队取得了战无不胜的辉煌战绩。在相当长的时间《水浒传》一直是放在手边常常阅读的书,梁山好汉路见不平一声吼成了毛泽东心目中的英雄。到了晚年毛泽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评《水浒传》运动,借用古典名著把人类最重要的思想传授给人民。</p><p class="ql-block"> 《三国演义》被世人视作兵书,满卷充满了英雄气。诸葛亮未出茅庐三分天下,数百年间被人视作智慧之化身顶礼膜拜。鲁迅先生只看出诸葛孔明身上有某种妖气,是个假神仙,没有探究出孔明的错处。只有毛泽东知道诸葛为什么没有成功,只有毛泽东有资格指出孔明的错误竟然在于隆中对的分兵。"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文人们为诸葛亮壮志未酬而落泪,但很少有人为世道不公平而痛哭,多数人无耐忍受着,少数造反者的目的也不是消除不平等,而是占据高位再享受不平等。追求平等成为人类最高的精神境界,这时候毛泽东则萌发了以强力推倒压迫,来追求多数人平等伟大信念,它是毛泽东心灵的核心,贯穿一生。</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读这些故事后就向小朋友乃至老人们讲述,使他在村子里地位很高,这时候也显示出他的特殊悟性:这些小说里所有的人物都是武将、文官、书生,从来没有一个种田的农民做主人公!为此他纳闷了很久后认为,土地归小说主人公们所有和控制,他们"是不必种田的,让农民替他们种田",他觉得这是不公平的。这是毛泽东绝对了不起的悟性!</p> <p class="ql-block">  齐天大圣孙悟空,啸聚山林的梁山好汉,三国逐鹿的各路英雄,己径像种子一般埋在少年毛泽东的心里。在一般人看来这些只是故事,而在毛泽东看来这些都是真实的,具有可操作性的。</p><p class="ql-block"> 1910年4月长沙饥民请愿被清政府镇压而引发暴动,大批暴动者被砍头示众。消息传到韶山,毛泽东久久不能平静,老百姓被逼得走投无路才起来造反,结果无辜被杀,这使他很痛心。这件事"影响了我的一生"。这是伟大的觉醒!</p><p class="ql-block"> 追求平等、把人民的苦难当作自己的苦难,毛泽东在思想层面与耶稣基督、佛陀和马克思是一致的,他们共同站在人类思想的巅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