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南浔古镇是位于中国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该景区的占地面积约为34.27平方千米,其东与江苏省吴江区震泽镇接壤,西距湖州市区30.3千米,陆路至上海市区120千米,至嘉兴市96千米,至杭州市124千米,至苏州市97千米。</p> <p class="ql-block">南浔古镇是中国重点旅游名镇,始建于公元1252年。景区内旅游资源丰富,目前已有三大功能区,包括以张石铭旧宅及刘氏梯号为代表历史文化保护区、以嘉业堂藏书楼为代表组成的景观带和以张静江故居和百间楼为代表的景区,主要景点有百间楼、小莲庄、辑里湖丝馆、頔塘故道、广惠宫等。</p> <p class="ql-block">据《南浔镇史》记载,南浔建镇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南宋淳祐末年。南浔镇的名字源于滨浔溪河,最初称为“浔溪”。后来由于浔溪之南商贾云集、屋宇林立,又改名为“南林”。之后,“南林”和“浔溪”两个名字各取首字,改称为“南浔”。</p> <p class="ql-block">南浔古镇是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同时也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该景区的占地面积约为34.27平方千米,景区内有众多文物保护单位,它们主要分布在自西向东的頔塘故道和自南向北的市河两大水系两岸。南浔古镇保护范围的东界至宜园遗址东侧起,西界至永安街起,南界自嘉业堂藏书楼及小莲庄起,北界至百间楼,保护面积约为1.68平方千米。</p> <p class="ql-block">南浔古镇景区旅游资源丰富,目前已经有三大功能区。其中,第一区块是以南东街、南西街为主的旅游景点富集区,同时也是以张石铭旧宅及刘氏梯号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主要景点包括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张石铭旧宅、俗称“红房子”的刘氏梯号、南浔商会旧址南浔史馆、求恕里及南浔丝业会馆等。</p> <p class="ql-block">第二区块是由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小莲庄及嘉业堂藏书楼、江南水乡一条街、文园等景点组成的中心景区,是以嘉业堂藏书楼为代表的众多建筑组成的景观带。</p> <p class="ql-block">第三区块则是以张静江故居、百间楼和东大街为主的东北区块,主要景点包括张静江故居、百间楼等。</p> <p class="ql-block">南浔古镇内的建筑主要包括千年古桥、百年民居、名人旧宅、传统街巷以及经典园林等。古镇内的传统民居具有“清丽典雅、别致内蕴”的特点,而古镇内的大宅园林在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基础之上,渗透和融合了西方的建筑风格,在恪守传统的同时兼容海派,使得中西方文化在南浔古镇实现了交流与碰撞,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超越时代的、“中西合璧”的江南宅第建筑艺术。</p> <p class="ql-block">张石铭旧宅,又名懿德堂,为南浔“四象”之一张颂贤之孙张石铭所建。张石铭旧宅前临古浔溪,坐西朝东,占地面积65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号称“江南第一巨宅”。整个大宅由典型的江南传统建筑和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欧式建筑群组成,有五落四进和中、西式各式楼房150间。</p> <p class="ql-block">刘氏梯号,俗称“红房子”,是一座面西的西式两屋建筑,为南浔“四象”之一刘镛的第三子刘梯青所建。整座建筑几乎以欧洲建筑为范本,同时又以传统儒家文化思想理念为主体,大宅高敞,并融入了欧洲罗马式风格,是中西合璧建筑风格的又一经典之作。</p> <p class="ql-block">小莲庄是晚清南浔“四象”之首刘镛的私家花园,位于南浔镇西南万古桥西,占地27亩(18000平方米),内有御赐牌坊、匾额和碑廊、家庙、净香诗窟等经典建筑,因慕元末湖州籍大书画家赵孟頫所建莲花庄之名,故称小莲庄。</p> <p class="ql-block">张静江故居,又名尊德堂,位于南浔镇东大街,由张静江的祖父张颂贤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所建,整体建筑为典型的江南豪门大宅风格,保持了清代传统三进五间式古建筑风格,一进有一厅五室,每进之间各有天开,每进一堂便递高一级。</p> <p class="ql-block">南浔古镇,一个去了不想走的地方。白墙灰瓦,绿树倒映,乌蓬争流,水中望月……街前流水桨声远,巷月桥影梦里长!她的美是清晨最有的诗意,傍晚最具的温情。梦里水乡,梦中江南,细雨蒙蒙,微风轻轻,留住了多少人的脚步!</p> <p class="ql-block">回望着不得不走的南浔,顿时觉得这里才是梦中的天堂。江南米酒醇香朴绵,船家的鱼香肉丝,回味无穷,更有水乡女子,涧兰的衣衫,宽大的斗笠,婀娜多姿的身材,如同童话里的仙女下凡,这里的风采风景,没人能抵住诱惑!</p> <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12日于浙江南浔古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