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劳动教育·书写绿色未来

陈墨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通江县广纳中学校</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举行第47个中国植树节主题活动</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深耕劳动教育·书写绿色未来</b></p><p class="ql-block">春晖润沃土,新绿映初心。2025年3月12日,在第47个中国植树节到来之际,通江县广纳中学校"劳动实践苑"内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校长王鹏程带领全校师生,携手蓉园林工程公司、广纳镇窑坪梁木材加工厂、天胜园林工程公司等社会力量,共同开展"西梅李希望林"植树活动,以实践行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打造乡村教育特色育人新范式。 </p><p class="ql-block">上午11时30分,春风和煦,细雨霏霏的校园里,七年级五班师生率先挥动铁锹,揭开活动序幕。全校师生结成"成长对子",在专业园艺师指导下开启沉浸式劳动课堂:学生化身"护苗使者"双手紧扶树苗,教师担任"土壤工程师"精准调配有机肥土,随着"一提二踩三固土"的标准动作,几十株承载希望的西梅李树苗稳稳扎根。新栽的带花树苗随风轻摆,粉白花瓣与师生劳动的身影相映成趣,绘就了一幅"人勤春早"的教育画卷。 </p><p class="ql-block">"每棵树苗都是生命教育的活教材。"王鹏程校长在劳动间隙向师生阐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教育理念。自任职以来,王校长创新构建"五育融合"课程体系,将武术非遗传承、生态劳动实践等特色教育纳入校本课程。此次植树活动特别设计"五个一"育人环节:一次土壤检测实验、一篇植物观察日记、一组劳动过程影像、一块成长责任田、一份校企合作备忘录,让植树从单一活动升华为跨学科育人工程。 </p><p class="ql-block">社会力量的深度参与成为活动亮点。蓉园林工程公司不仅提供优质树苗,更派出技术团队支援植树环节的指导,将种植现场变为"移动生物课堂";窑坪梁木材加工厂除提供环保木材制作树牌围栏,天胜园林工程公司还承诺建立"绿色成长基金",资助学生开展后续养护研究。这种"企业出资源、学校搭平台、学生获成长"的协作模式,为乡村教育振兴提供了新思路。 </p><p class="ql-block">"原来土壤pH值检测就像给大地做体检!""树根呼吸的深浅决定生命力的强弱......"七年级五班韩子轩、朱炫等同学在劳动手册上认真记录实践心得。活动特别设置"成长时间胶囊"环节,学生们陆续将写有绿色心愿的卡片封存于树苗旁,约定二年后启封见证成长。这种仪式化设计,让劳动教育从"动手做"升华为"用心悟"。 </p><p class="ql-block">据悉,这片占地约2亩的"西梅李希望林"将被纳入学校劳动教育基地重点建设项目。未来将通过"树苗认养制""生态观测站"等方式,持续开展土壤改良、果树嫁接等实践课程,并计划与相关农业部门共建研学基地,让劳动教育真正扎根乡土、接轨产业。正如王校长所说:"我们种下的不仅是树木,更是尊重自然的价值观、建设家乡的使命感。"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