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学习——鹿鸣呦呦,穿越千年

一花🌹一世界

<h5><font color="#167efb">美篇昵称: 一花一世界</font></h5><h5></h5><h5><font color="#167efb">美篇号:5079755</font><font color="#167efb"><br></font><font color="#167efb">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创!</font></h5> <font color="#ed2308">本篇关键词:鹿鸣、和谐。呦呦鹿鸣之声,清越、悠远,穿越千年,依然叩响每一个诗经爱好者的心弦。</font><div><br>这学期开始学习诗经的雅颂部分,第一课《小雅·鹿鸣》,是周王宴请群臣、嘉宾们的一首乐歌,尽显古代诗乐舞一体的艺术风格。</div> <p class="ql-block">1、原句之妙,频被借用、引用:曹操《短歌行》其一里有“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一字不改直接抄袭了鹿鸣的原句,还直接抄袭了《郑风·子衿》里一句,“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清新自然,毫无违和感,看来一代枭雄曹操还是诗经的忠实拥趸,把求贤若渴、欲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巧妙地引用诗经传递给了世人。</p> 不爱仕途爱诗经的贾宝玉:《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一般都被认为是不爱读书的贵族公子哥,在原著第九回,他要去上学了,贾政斥责仆人:“你们成日家跟他上学,他到底念了些什么书!”李贵辨解:“哥儿已经念到第三本《诗经》,什么‘呦呦鹿鸣,荷叶浮萍’,小的不敢撒谎。”引得贾政和在场清客们哄堂大笑。这句话原文是“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由此可知,宝玉其实是爱读诗经的,以至于不走心的仆人都能随口背一句。没想到贾政却命令李贵:“你去请学里太爷的安,就说我说了: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因为科举不考诗经 ,而宝玉不是不爱读书,是不爱读功利主义的书。 2、鹿与和谐:鹿在古代被视为有灵性的祥瑞动物,鸣声清越悠远。鹿鸣于野,食苹食蒿,一幅天地和谐、万物共生的美妙景象。本诗以鹿鸣起兴,引出宴飨宾客、礼乐交融、宾主相敬尽欢的场景,从自然社会的和谐到政治上君臣的和谐,君主礼遇贤才,良士愿投明主。<div><br>在古代,鹿纹常见于青铜器、瓷器、织锦等,象征吉祥富贵。这是彩陶鹿纹盆,陕西省西安半坡博物馆藏的文物:</div> 由此联想到一个成语——逐鹿中原,鹿又被视作政权,典故出自于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鹿擅奔跑,时速通常能达到每小时80到100公里‌,几乎就跑到高速路的最高限速了,嗯,不愧是“高速鹿”!还有很多含“鹿“的成语:指鹿为马、鹿死谁手、鹿车共挽等等,每一个背后都有经典故事、文化内涵。 3、鹿鸣宴:是科举制度中规定的一种宴会,起于唐朝,明、清沿此,于乡试放榜次日,宴请新科举人和乡试会试的考官们,歌《鹿鸣》篇。<div><br><div>宋朝的袁甫,曾作《三衢效周雅作鹿鸣宴诗》三章:“鹿鸣鹿鸣,呦呦之声。我有嘉宾,柯山之英。来燕公堂,天府是升。同我乡老,遹观劂成(拼音 yù guān jué chéng)。鹿鸣鹿鸣,食野与蒿。我有嘉宾,柯山之翘。岁逢丑矣,喜见斗杓。我有旨酒,嘉宾是邀。鹿鸣鹿鸣,惠我好音。我有嘉宾,言献其琛。虽则轩裳,不改山林。我有十箴,以淑我嘉宾之心。” 详细描绘了其盛况。<br><div><br>忽然感觉,各个单位年末举办的年会,恰似一场鹿鸣宴,总结表彰,歌舞表演,觥筹交错,领导者神采飞扬,彰显爱才惜才之心,让先进者收获荣光,让后进者倍受鼓舞,妥妥的一幅上下一心、欲再大展宏图的和谐画面。</div></div></div> <p class="ql-block">4、诗经主题酒店:三千多年的鹿鸣,声声不止,引无数热爱诗经的人,陶醉其中。好多酒店餐馆为了吸引某一类群体,设置各种特色主题,如乒乓球、戏剧、历史、神话故事等等,不知道哪里可有诗经主题的,那一定会有房间命名为关雎、桃夭、蒹葭、鹿鸣、鹤鸣、鸿雁的吧。让诗经铁粉们大快朵颐之余,吟唱一首,就送个菜助兴?哈哈,是我想多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感谢宫老师的精彩讲解,感谢同班学友老师们的鼓励、启发!愿每一个爱好诗经者,都能在其中畅游,并撷取到最美的风光!感谢您的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