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与膝关节病变

温医生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膝关节是人体最复杂、承重最大的关节之一,日常行走、跑步、上下楼梯等动作都离不开它的支撑。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人选择走路或慢跑作为日常锻炼方式。</p><p class="ql-block"> 但“运动会损伤膝关节”的争议,也从未停止。 "损伤派"常拿某些专家的意见说事,说"运动就会磨损关节",上楼尽量坐电梯,少走路。其实,这些专家成天被一群病人围着,听到的都是: 某天上楼,走路,结果引起关节疼痛,服药或停止活动,就好了。观念是客观环境的产物,专家的观点,针对的是这一群体。</p><p class="ql-block"> 放宽视野,乡村、山区的老农民;肩挑背扛的"挑山工",<span style="font-size:18px;">每天都在崎岖不平的路上谋生活,还有</span>长征路上走来的老战士,他们耄耋之年,腿脚依然灵便的不在少数。可见"磨损派″的观点,在此并不灵验。这种观点的信众,大都是有家族遗传毛病;长期不运动,关节营养不良,或运动不当受过损伤的人群。</p><p class="ql-block"> 普通群众,完全不必被这种观念疑惑。</p><p class="ql-block"> 1,膝关节的结构,是一套精密的生物力学系统。</p><p class="ql-block"> 一是,关节囊与滑膜系统,为膝关节提供物理保护,并分泌含透明质酸、润滑素等成分的"润滑液",形成“液态轴承”,可将膝关节的摩擦损耗减少70%。运动可使"润滑液"增加。</p><p class="ql-block"> 二是,韧带网络,前、后交叉韧带,控制膝关节的前后稳定性;内、外侧副韧带,则负责侧向稳定,防止关节错位,运动后韧带更强劲,关节更稳定。 </p><p class="ql-block"> 三是,半月板与软骨协同,内、外侧半月板,通过自身的形变可吸收30% - 50%的冲击力,与关节软骨共同构成“缓冲 -承载系统"。运动多,承载力增强。</p><p class="ql-block"> 2,营养正常,适量运动,以上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均会增强。</p><p class="ql-block"> 步行或慢跑时产生的冲击力,能够刺激软骨细胞合成胶原蛋白和蛋白聚糖,生成滑液。<b style="color:rgb(255, 138, 0);">运动时,关节腔内的压力变化,会促进滑液渗透至软骨深层,使营养输送效率提升2倍以上。注意!软骨本身是没有血液供应的,软骨的营养,完全是依赖着这种输送方式。</b>因此缺乏运动的人,滑液供应就会减少,反而更容受到损伤。</p><p class="ql-block"> 运动可使"抗炎因子",分泌增加3-5倍;并抑制"促炎因子"的活性,这一增一减,可明显降低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p><p class="ql-block"> 哈佛大学医学院对5000名中年人进行25年随访发现:每周步行≥10公里者,膝骨关节炎发病率降低38%,严重程度下降52%。</p><p class="ql-block"> 研究表明,普通成年人每天步行6000-10000步,不仅不会损伤膝关节,反而能促进关节滑液循环,帮助维持软骨健康。</p><p class="ql-block"> 物极必反,锻炼时应防范运动过量,不宜超时间、超负荷(如日行数万步),如此,可能引发疲劳性损伤。年老,体弱的人对此尤其应该注意。有骨关节疾病的群体,锻炼要遵从医嘱。</p><p class="ql-block"> 治疗膝关节疼痛,中医常见的证型分为:</p><p class="ql-block">1. 寒湿痹阻证,治宜祛寒除湿,通络止痛, 方用乌头汤加减。2. 湿热下注证,治宜清热利湿,活血通络,方用四妙丸加味。3. 瘀血阻络证,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方用身痛逐瘀汤加减。4. 肝肾不足证之阴虚型,治宜滋补肾阴为主,用左归丸加味。阳虚型,治宜温补肾阳为主,用右归丸加味。5. 气血虚弱证,治应益气养血,舒筋活络,方用八珍汤合桂枝附子汤加减。</p><p class="ql-block"> 此外,还可以釆用中医外治法,如针灸、拔罐,推拿,中药外敷,中药熏蒸等。</p><p class="ql-block"> 若膝关节疼痛剧烈或伴有肿胀,应行影像学检查,若出现半月板损伤,关节变形、骨关节炎等器质性病变,宜及时转诊骨科,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