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幸福]幸福就是看书看电影

网事如歌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美篇昵称网事如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美篇号 13031088</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老妈,听外婆讲,侬小辰光的理想是:长大做个电影院门口的收票员,收完票,门一关,看电影。还有就是到图书馆工作,一边理书一边看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女儿的一句问话,霎时间让我想起了六十多年前的往事。因为很小时候就被父母带到剧场看京剧,也因为自小就在收音机中听说书,听广播,我对一切有故事情节的戏剧、电影、书籍、广播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只要看上或听上一遍就能复述出来。而这就让爸爸妈妈和哥哥们心甘情愿给我零花钱,让我去家门口书摊看小人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小人书摊离我家不远,我走过弄堂的两户人家往南一拐就是唐老板家的小人书摊。小人书摊是唐老板的副业,他家真正的主业是楼下几开间店铺,是电影中林家铺子早晚都要装卸木头门板的那种,卖什么我现在已经完全忘了。虽说店铺已公私合营,但楼上三四间房间还是归他家所有,他将这些房间全部出租,记得四年级插入我们班的同学“碗豆子”一家刚从江苏丹阳调入上海就借住在他家楼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唐老板在同是街面房的严姓邻居家的墙上拉了一排一排的细绳,把小人书一本一本挂在上面。书摊前摆着许多小登子。小人书薄的是一分钱看两本,厚的是一分钱一本。《三国演义》、《野火春风斗古城》、《杨家将》、《王佐断臂》、《聊斋》等,都是我先在小人书摊上看一遍后又找大书看的。彼时的唐老板四十多岁,中等身材、鼻梁尖挺、眼神温和、说话轻声。他整天穿一件长长的蓝色工作服,边做营业员边经营小人书摊。记得WEGE前,我在他的小人书摊上看到《家》的电影连环画,里面的主角是孙道临、张瑞芳、王宗英等大名星,因为在家常听妈妈和她的闺蜜念叨这些名演员的名字,就对唐老板说,“我付1角钱押金,将格本《家》拿回去给我姆妈看好伐?”一般小人书是不对外出借的,可这天唐老板却破例地对我说,“勿要付押金了,我相信侬,明朝早上读书前记得还过来就是了。可惜这样一位好人,在特殊时期,被挂牌批斗,几百本小人书也被honweibin用麻袋装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每天做好作业到书摊看小人书给自己的规定时间是看完2分钱必须回家,不是舍不得花钱,而是要在妈妈下班前将零星小衣服洗完和房间打扫干净。(星期天洗全家人衣服,二姐每日烧三餐)晚饭后,洗漱完毕,是妈妈在灯下做针线,也是我看闲书的时候。妈妈从不反对我看闲书,只是提醒我书离眼睛远点,不要将眼睛看坏。记得我十岁还不到时,我的两个阿姨到我家,妈妈拿出我看的厚厚的书说,存网已经看长篇小说了,还会讲给我听呢。”阿姨们向我投来赞许的眼光,我虽然害羞的低下头,但觉得那是我最幸福的时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如果说,看书是我童年最喜欢的事情之一,那么看电影也是我回忆童年时光的幸福时刻。记得,三年级时,学校组织看“小兵张嘎、地道站、地雷战、雷锋、沪剧电影星星之火”等影片,后来,我又和邻居小伙伴们一起去看歌剧刘三姐、阿诗玛、洪湖赤卫队、越剧电影红楼梦,柳毅传书、冰山上的来客,51号兵站、羊城暗哨等电影,也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野猪林、杨门女将、黛诺几部京剧电影,觉得与看书相比,电影是视觉享受,是坐着就能观赏到祖国的大好河山,更能扩展知识和能得到灵魂的启迪和心灵的洗礼,而且在影院听配乐、听歌曲、听戏曲也比在外面好听。于是,我这个书迷又霎间成了影迷。那时,在我们浦东,在我家住的那片地区,只有东昌电影院才上映新影片,所以别说当年新发行的电影要排队购买票,就是热门老电影也常常是一票难求。好在,我爸爸有一个同事(肖师傅)住在东昌电影院隔壁,认识电影院卖票的,他听我爸爸说家中的书迷又成了影迷,想看XX电影,但又买不到电影票后,便自告奋勇说,替我买几次新上映的电影票。当爸爸告诉我这个好消息时,我高兴地忍不住拍起手,连连说,“好,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记得,每一次等待肖师傅送票的时候,我都觉得时间过得太慢,慢得让我觉得它是不流动的。然而,请肖师傅代买了几次票后,我便不好意思了。我叫爸爸不要再麻烦肖师傅买电影票。就是那次,我对他们说,“我长大后的工作最好是到电影院门口收电影票,票收完,门一关,看电影,或者到图书馆工作,边整理书籍边看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如今,我己进入古稀,由于从小打下的阅读习惯,我仍酷爱读书并且通过博客、美篇这个窗口看到了广袤无垠、更加精彩的世界。隔着屏幕我交了文友,与他们互动的过程中,也激活起我的写作爱好,于是我回忆往事、抒写亲情、感悟人生、追剧写观感、记叙身边的新鲜人和事,我感到现在的生活丰富而充实,精神世界变得丰盈而富足,而这一切都跟我童年时期的阅读、追剧、观影有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感谢女儿还记得她小时候外婆对她说得这些话,让我又沉浸在往日温馨的回忆中,让我又写了以上这段文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文字/编辑周存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照片 网络 致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人像照 表姐夫</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