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直都只是听说临猗黄河边上有大片的莲菜种植基地,却从未实地见到其真面目。前几天有朋友相邀一起去那里挖莲菜,兴奋了好久,准备了挖莲菜的铁锹、手套🧤和装莲菜的袋子。今天早上九点多穿上防紫外线的衣服帽子口罩等,全副武装地驱车从运城出发,在临猗县城与朋友汇合后,又走了约半小时,过临晋,到了东张乡地界,路两旁即出现了冲刷黄土地貌,道路也变得崎岖不平,拐到田间小路,就看到围了堤坝的田地了。多数地里都种了小麦,春分节气,麦苗返了青,翠绿可人。问及未种莲菜的缘由,答曰:种莲菜需要的肥力较多,三四年之后土地就承载不了其生长,只能是种些小麦来缓解其压力。这样说来,与我们人类是及其相似的,谁能一直负重前行啊!</p> <p class="ql-block">这里虽然紧邻东张镇的一个村子,但因距离黄河很近,滩涂地归属于水利系统管理,谁开垦出来就归谁使用,没有所有权,如若黄河发了大水,种植的农作物就会颗粒无收。虽说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但多年来老天爷一直眷顾河东地区,养鱼养虾,种莲种稻,都获得了丰硕的回报。现场的每一块土地都被打理的整整齐齐,田间小路修的是四通八达,越野车都可以直接开到地头,方便农作物的管理和运输。春分节气,莲的枯枝败叶覆盖在破烂不堪的一畦湿地上,不动声色地看着带了长短不一工具的我们一行人,无声的较量就这样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为了尽快找到挖莲菜的窍门,我们请了一个老乡现场指导。五十来岁的年龄,个头不高,敦厚实在,动起手来,干净利落。只见他手持铁锹,刷刷刷地将枯枝从根部清理干净,然后仔细观察地面情况,很快就找到了一块可能会有收获的地方。他先是将锹用脚使劲踩进半湿的土地,铲出一片泥土,莲菜的小芽就露了出来。顺着芽儿的方向又小心地挖了几锹,一窝莲菜全部暴露出来了,小心翼翼地取将出来,三个胖乎乎的藕上虽然粘着泥土,但仍是白生生的好看,让人心生欢喜。我们几人跃跃欲试,纷纷拿起工具开始工作。不曾想这项工作看着容易,干起来却很难。挖了很久,不是找不到莲菜的藏身之处,就是一不留神就将莲菜齐腰铲断。咔嚓咔嚓声此起彼伏,雪白的横断面一个接一个,让人心疼不已。挖了不一会儿腰也酸了,手也疼了,回头一看,几个人一共也只挖了几平米的地,劳动成果应该不超过五十斤吧?据说,挖莲菜的工人每挖一斤的报酬是八毛钱,这样算来,这钱挣的是太不容易了!</p> <p class="ql-block">挖莲菜时拍的照片很少,仅有的几张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拿着短柄铁锹小心翼翼的样子,不像是在干农活,反倒是像在考古一样。</p> <p class="ql-block">由于莲菜破口颇多,回家以后第一时间就开始加工。切成薄片用开水焯了,加盐🧂加糖加米醋,凉拌成酸甜口的;将花椒大料桂皮香叶等各种香料炒香,加水卤制成香辣口味的;用料理机打碎了加肉馅鸡蛋和面粉淀粉,搅拌均匀油炸成丸子的,可以多保存几天;或是切成丝直接炒着吃的,鲜脆爽口;完整的莲菜只有三个,尝试的做了糯米红糖莲菜,香甜软糯,跟苏州葑门横街上买的味道很相似,算事学到了一个新的技艺。新鲜的食材无论怎样加工,口感都没有让人失望。</p> <p class="ql-block">午饭是在一个叫“积善”的村子里吃的,按照惯例,我们点了三凉三热几道菜,毕竟大家干了一上午的重体力活,已经是下午两点钟,早就饥肠辘辘了。这个时间点只有我们一桌人,老板出菜的速度很快,凉拌三丝和自制的一盘卤肉两个菜端上来时,那满满当当的盘子让我们感到了意外的惊喜,大家直呼“太实在了”,再夹起一片切成薄片的卤肉,那是入口即化的感觉。酱香黑乌鲤是老板推荐的特色菜,也是黄河滩上特有的鱼类,肉嫩刺少,味道独特。即便是青菜豆腐,味道也可圈可点,有久违的物美价廉的感觉。</p><p class="ql-block">菜品只拍了两张照片,留有遗憾!但身体是诚实的,体验了一把亲手挖莲菜的快乐,也品尝了乡村独有的味道,是很开心的一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