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视天下】吴哥悟读吴哥窟/●吴春安

吴春安杂家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吴哥悟读吴哥窟</b></h1><br><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吴春安</h5><br>  吴哥窟译成英语是Angkor Wat,读音变异太多,若再译回来,就是安哥窟了。本人因为研究出了头发变白的原因并注意防范,目前还黑着,这看上去确实会年轻些,在公交上至今还有老头要我让座。另一个负作用是社会上的称呼,升辈份感觉艰难,多数时候还是被称作吴哥或安哥。不过,好处是,这似乎也就可以跟柬埔寨吴哥窟扯上一点关系了,我到了金边不去暹粒省看看它,都感觉不好意思。 <h5 style="text-align:center;"><b>人们正涌入吴哥窟</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围墙</b></h5>   离暹粒数公里的吴哥古城占地13平方公里,在9世纪就成了高棉王国的都城,而我所看到的吴哥窟地处古城南郊,占地约1平方公里。这一建筑群的来历在浮雕上有详细记录:建于1113~1150年,距今约900年,是苏利耶跋摩二世国王为供奉毗湿奴而建的一座印度教寺庙,也有大乘佛教内容,可见那时的高棉王国宗教信仰是多元的,而且,佛教居次要地位。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回廊支柱雕刻精美</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回廊</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祭坛上,受祭的佛祖及诸佛</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游客花钱祭拜后,接受回礼</b></h5>   主体建筑将石头以祭坛和回廊的形式布局,共有两层,而第三层主要任务为屋顶,又担负着托起五座高高的莲花塔的重任,它们,现在骄傲地绣上了柬埔寨的国旗。我曾到西双版纳反复看那几座塔式高楼,感觉样式新颖别致,现在终于明白过来,也就是高棉式,具体是从这吴哥窟顶层莲花塔获得的设计灵感。建筑体全靠石头垒砌和铁板作桥接,没用任何粘结剂,有点类似中国木质建筑靠榫卯结构连接,凸显古代的建筑师的智慧。而浮雕无论是记录国王阅兵的场面,还是宗教故事和神话,都刻得既大气磅礴,又细致入微,在艺术质量上乘,是能工巧匠的杰作。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层所摄</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层所摄</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层爬莲花塔的人们</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不和谐的白塔,是印度人修复导致的二次损坏</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吴哥窟四周被绿树包围</b></h5> <p class="ql-block">  民族的便是世界的,高棉民族在属于他们的地球表面上的精心创作,是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人类有史以来的七大建筑奇迹,如今只有埃及金字塔还幸存,如果要评现存的七大奇迹,吴哥窟肯定能够评上。吴哥窟极受游客欢迎,2000年到现在,有从全球各地来的3000万人光顾。面对这个世界迄今为止最大的庙宇建筑群,见多识广的游客们纷纷竖大拇指,赞叹其雄伟壮观、美丽奇特。</p><p class="ql-block"> 然而,游览者文化层次不同,对吴哥窟的解读完全不同,当1860年法国博物学家亨利·穆奥在热带雨林中找昆虫而发现这座已经废弃几百年的建筑群时,问佛教寺庙里的和尚,他们竟然说是地上长出来的。现在,世界上也有一些人故作高深,做极度随意的臆想,如西方国家的专家从天文学的角度思考,说是建筑群形状与与1.2万年前的天龙座类似;也有人从地理上说事:这里原是一片沼泽地,找不到石源,如果找到石头,37年也建不起、刻不出;还有人从国土面积上看问题,说高棉王朝国土狭小,做不了这样的大事,怀疑是外星人所造,等等。</p><p class="ql-block">  我不同意以上哗众取宠的看法。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穿透历史的迷雾,可以多角度回击这些不难辩驳的质疑声——</p><p class="ql-block">  建造的目的:凡靠不正当手段攫取权力的人,都会特别卖力执政,靠文治武功,以证明他才是最佳的接班人。如我国春秋时期,吴国的阖闾刺杀堂兄弟吴王僚夺取王位,将吴国治理成了春秋五霸之一;再如明代的朱棣夺取侄儿朱允炆的皇位后,修北京紫禁城,亲征蒙古,收复越南,派郑和七下西洋,修《永乐大典》……是明代最有作为的皇帝,就是在我国全部3700多年历史上的帝王中,功绩也算很突出。</p><p class="ql-block">  苏利耶跋摩二世也是靠篡位获得的王冠,故同样需要在历史上留下文治武功并记录下来,以证明自己。这是他建造此寺庙建筑群的强大精神动力。</p><p class="ql-block">  资金的来源:苏利耶跋摩二世任国王后,征服了周边的越南、老挝、暹罗(泰国)和缅甸等国家,推测掳到了不少金银财宝,这些经费足够修这一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人力的来源:统治的疆域内的能工巧匠,加与周边国家打仗所获的俘虏,即参考了秦始皇修陵墓的做法。</p><p class="ql-block">  石头的来源:石窟一共用了两种石头,一种是本土的沙岩石,做石砖等,还有一种是火山石,就是看上去黑乎乎的那些。前者出自扁担山和高布斯滨,后者质量轻,用量少,可能是从印尼或其他国家运来。高布斯滨临水,而为完成运输,专门在施工地周围挖了河,这河两用,完成之后也就成了护城河。</p><p class="ql-block"> 完成的时间:用人足够多,像我国秦始皇组织修长城一样,37年完成建筑,是可以做到的。也许还学了秦始皇驱使巨量战俘修陵墓的做法。因为沙岩石质地柔软,雕刻并不如想象的困难。而且,浮雕只有前半部分是12世纪完成的,后面的是安赞一世16世纪复国后,组织雕刻的。正因为石质较为疏松,无论是地板还是墙砖,还是浮雕,现在都腐蚀比较严重,修复困难。</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护城河</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高棉舞女形象</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800米长的浮雕艺术性很高</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石质松软</b></h5> <p class="ql-block">  做学问应该谦虚,在尊重吴哥古国历史并承认高棉人的聪明才智的前提下,吴哥窟可多视角欣赏。以上,不过是我管中窥豹,从中国视角所看见的。我也承认看现场的时间仅两小时,偏少。从金边坐汽车一个来回花了两天,耽误了时间。我若先从广州飞到暹粒省国际机场,会少花几百元,人也要舒服些,看景点的时间会多半天甚至一天。故文章标题是《吴哥悟读吴哥窟》,事实上也可能是“吴哥误读吴哥窟”。</p><p class="ql-block"><br></p><h5 style="text-align:right;">2025年3月11日金边</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作者简介】吴春安,笔名尚平子、尚笑、吴戈,1963年生于湖南省南县,重庆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油料系7961班毕业,工学士,原广州军区联勤部某部上校工程师,二等功臣。广州军区1987年知识竞赛冠军,广州军区后勤部1996年度手枪射击第一名、1997年度新闻报道先进个人。1981年开始文学创作,出版作品集《藕池河边人》,系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当代杂家》公众号主编、主笔。2007年曾独自编修湖南望城《吴氏支谱》;2001年退役从事证券投资分析,出版炒股工具书、参考书《炒股真经》《灵验股谚二百条详解》和《怎样用股谚选黑马》,夺得16届《投资快报》股王争霸实盘战冠军、深圳金股信51届分析师模拟盘纪实赛冠军,为股谚实战理论集大成者,知名股市评论家;2014年起开始歌曲创作,作词谱曲《湖南花鼓戏》《花城之树圆舞曲》等23首,为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研究儒学富有成果,出版(发表)专著《论语新解》《平学奠基石》,创立了平学,力图将儒学在孔子仁学、曾子孝学、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基础上,推向新阶段。迄今,人生成果横跨军油管理、机关文秘、素质训练、新闻采写、文学创作、谱牒研究与编纂、歌曲创作和MTV制作、书报刊编辑、股市评论、儒学研究、中专教学和旅行等界,著述一千万字,是典型的复合型人才,另类博士。</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