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采风】 观汉阳大禹神话园——创意新 选址佳

萍晓

<p class="ql-block">大禹神话园在雄伟的长江大桥汉阳桥头堡下,面对长江,紧挨着久负盛名的晴川阁、铁门关,背后便是人文荟萃的龟山。一块黄色的巨石横卧,“大禹神话园”五个鲜红的大字十分醒目,为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集字作品,苍劲古朴,大气磅礴。</p> <p class="ql-block">一对6米高的铜铸巨龙拔地而起,形成龙门,格外壮观。此乃玉猪龙,是距今5500多年前红山文化的代表,比大禹所处的时代还要早1500年。龙门与上图的玉面人像相互呼应,形成一种特有的远古氛围。这独具匠心的大手笔,是武汉市汉阳区2006年江滩综合治理一期工程的成果。</p> <p class="ql-block">一幅长达88米,高5.6米的乳白色石刻,犹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画卷,再现了大禹自幼年到治水成功的整个过程。园中反映大禹相关故事的三十余座雕塑作品,内容丰富,气势宏大,精巧细致,不愧为江滩中别具一格、独具特色之地。</p> <p class="ql-block">在巨型石刻的正中央,立有一尊大禹乘龙马检阅九鼎的巨型铜雕,威风凛凛,气势磅礴,与圆形广场的九鼎石雕形成呼应。</p> <p class="ql-block">九个大鼎分别用代表九州的龟、鳄、猪、羊、虎、熊、象、犀牛等 9种动物驮起,成弧形排开,接受大禹的检阅。九鼎的两边,摆放了一座名为“谏鼓”的铜雕。谏鼓外型奇特,鼓下4只兽脚,鼓上4个翅膀,充满神话气息。</p> <p class="ql-block">神话园以一组四幅透雕石刻展示了鲧治理洪水的悲壮历程。四幅透雕打破传统的石刻手法,以洞穴式的造型呈示人物的主要活动,别开生面地再现了原始社会的古老感。 </p> <p class="ql-block">尧任用鲧治水。鲧一味采用堵的办法,终究失败。而他的儿子禹,改用疏的方式,将巫山开道,填云梦泽,顺水性导之于大海,重现良田、山川,一切才往好的方向发展。堵与疏,不过是顺应自然规律。</p> <p class="ql-block">舜将帝位禅让给了禹。禹统一了分散的部落,并将其划分为九州。九州的建立和九鼎的铸造,象征着中华民族从分散的部落联盟走向了国家,从原始社会迈入封建社会,开启中华文明的新纪元。</p> <p class="ql-block">禹登上王位后,认为治理天下如同治水,最好的办法是直接听取老百姓的意见和建议,便在朝廷设置谏鼓,听到鼓声,马上出来,冬不避寒,夏不避暑,这是大禹亲民作风的充分体现。</p> <p class="ql-block">神话园将大禹治水的故事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展现出来,别开生面,毫无生硬呆板之感。立在谏鼓旁,眺望着江面,春水在阳光照耀下闪着微光,汩汩地流淌着,是那般平静而温柔,好似一匹被驯服的良驹。</p> <p class="ql-block">“三过家门而不入”,<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组雕像高4米,宽7米。</span>大禹“八年于外,三过家门”,却都因工程紧迫而没有走进家中探视,和参与治水的民工一起历尽万般艰辛,经过十三年的努力,治理了天下的九州九川,平息了洪水之患。</p> <p class="ql-block">石刻以接近圆雕的技法,精心雕琢了与虎为友、受命治水、驱逐共工、河伯献图、伏羲赠圭、擒锁水怪、力开伊阙、变熊惊妻、接受禅让、神马自来等10个故事,活灵活现,让人如临其境。</p> <p class="ql-block">除了采用古朴的圆雕和铜雕,大禹南方治水的十个故事,如巫山开道、填云梦泽、衡山刻碑、龟蛇锁江、设防彭蠡、震泽移山、杀防风氏、教民种田、群仙庆功、万民拥戴等,则以一种印章石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p> <p class="ql-block">园中雕塑内容不仅只有叙述大禹治水的艰辛与神勇,还有一些感性的雕塑,如《九尾狐说亲》这一雕像,表现出的是女子的害羞与矜持,以及大禹作为凡人而应有的感情色彩。</p> <p class="ql-block">水是人类文明的起源,是人类得以延续的重要物质基础。如何趋利避害,更好的为人类服务,大禹治水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p> <p class="ql-block">曾几何时,江水滔天,多少平民百姓家破人亡,多少沙场战士折戟沉沙,但是勇敢而顽强的华夏子孙从来就没有退缩。</p> <p class="ql-block">千百年来我国在水的治理上,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秦之都江堰,隋之京杭大运河,今之葛洲坝、三峡水库、南水北调工程等,都是利千秋、惠万民的。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几十万军民奋力抗战,丰功伟绩永传颂。</p> <p class="ql-block">水之道,乃修身之道。善为人者,必有水的品质。水之品质首在利万物。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p> <p class="ql-block">按大自然的法则办事,因势利导,就会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大禹治水,顺乎民意,就好比识得水性,人与水和谐相处,则水随人愿,国家才能长治久安。</p> <p class="ql-block">治水之道,乃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识水性,好比顺民意,通人心。园中点缀着竹子、罗汉松等树木,弯曲的小路旁不时出现做工古朴的木凳供游人休息赏景。</p> <p class="ql-block">长400米的江滩上,多组关于大禹一生经历的神话故事雕塑依次排列,它与晴川阁、禹稷行宫浑然一体,使这一段汉阳江滩成为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与当代文化熔冶于一炉。神话园不仅是一处风景优美的公园,更是生动的历史教科书。史料表明,大禹治水,应该是在黄河流域。</p> <p class="ql-block">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反映了先民们发自内心的祈愿,亦是流淌在华夏儿女心中的一首永恒的壮歌。大禹远去久矣,但大禹治水的精神内涵永不过时。大禹治水告诉我们,做大事必须要有勇于担当的精神、艰苦奋斗的品格、大公无私的襟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