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布达佩斯向北,多瑙河如一条碧色绸带蜿蜒舒展,在群山的环抱中勾勒出壮丽的河湾曲线,这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的“多瑙河湾”。河湾间藏着气质迥异的三座个市镇——千年王城埃斯泰尔戈姆、维谢格拉德和圣安德烈镇(由于时间有限,我们略过维谢格拉德)。一日之间,仿佛穿梭于史诗与画笔之间,邂逅匈牙利的灵魂。<div>配乐用李斯特《钟》,致敬大师。</div> 从圣母升天大教堂看多瑙河,隔河相望的是斯洛伐克的斯特洛佛城。 <div>埃斯泰尔戈姆(Esztergom)<br>无论从王朝和教会的角度来看,埃斯泰尔戈姆市在匈牙利历史上都举足轻重。<br>盖佐大公于971年在这里的城堡山上修建过官邸。1010年之后,这里开始兴建大主教管辖中心。十一世纪末成为匈牙利第一位国王的驻地、匈牙利首都。十三世纪贝洛四世时期首都才迁到维塞格拉德,后来再迁到布达佩斯。十九世纪上半叶兴建了天主教的新中心——大教堂。埃斯泰尔戈姆大教堂是全国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教堂。<br></div><div><br></div>埃斯泰尔戈姆大教堂(Esztergomi bazilika),<div>亦称圣母升天大教堂,匈牙利埃斯泰尔戈姆-布达佩斯大主教管区的母教堂,以及匈牙利天主教会的所在地,是匈牙利最大的教堂,欧洲第三大教堂。</div><div>如今的新古典主义风格教堂建筑建造在几个早期教堂的遗址上,于1869年竣工。</div> 教堂长114米,高100米,室内面积5660平方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教堂圆顶之一。<div>装饰祭坛的圣母升天图(13.5 × 6.6米),据说是世界最大的单幅油画。</div> 主祭坛对面的管风琴是匈牙利最大的管风琴,有5000多根管子,其中最大的长达10米,最小的只有8毫米(可见音域之宽阔)。 精致的教堂圆顶,直径为 33.5 米。 圣史蒂芬加冕雕像,<div>矗立在城堡山的北部堡垒上,描绘第一位匈牙利国王圣伊斯特万(St. István,975-1038)的加冕典礼。伊斯特万跪下接受多蒙科斯大主教从罗马带回的教皇西尔维斯送的王冠。</div><div>雕像高12米,于 2001 年 8 月 15 日(伊斯特万国王忌日)。落成,由来自 Süttő 的石灰石制成。</div> 教堂俯瞰埃斯泰尔戈姆 玛丽·瓦莱丽大桥<br>横跨多瑙河,连接匈牙利的 埃斯泰尔戈姆(Esztergom) 和斯洛伐克的斯图罗沃 (Štúrovo ),桥长约 500 米,以奥地利大公夫人玛丽·瓦莱丽 (1868-1924) 的名字命名。<br>隔河两城原为一个城市,由一桥相连,因为一战而分在两个国家,许多家庭因此被拆散,华约解体后才结束。<br> 斯洛伐克斯图罗沃边检,因为两边同为申根国家,无人值守。 从斯洛伐克斯图罗沃城看圣斯蒂芬大教堂 多瑙河大拐弯处(河水流向从西向东变成由北向南)。对岸的维谢格拉德在薄雾中若隐若现,恍惚间颇有几分莱茵河谷的神韵。 多瑙河畔餐馆 河畔餐厅的鱼汤(Halászlé)是特色美食。 河边享天伦。 <div>圣安德烈镇<br>圣安德烈镇是匈牙利的一座优雅的艺术小镇,离布达佩斯仅二十公里。据传,耶酥十二门徒中的圣·安德烈曾经到此传教,小镇由此命名。<br><br>土耳其人撤走后,小镇在17世纪浴火重生,以巴洛克风格重建。1690年,6000多名来自塞尔维亚的难民流落到此。当他们得知这个小镇叫“圣安德烈”后,认为这一切都与他们有缘,于是就在此定居。<br><br>自 20 世纪初以来,这座城市平静的乡村生活吸引了众多艺术家。圣安德烈艺术家聚居地成立于 1929 年。所谓的圣安德烈学校 (Szentendre School) 与此相连。今天,这座城市居住着 200 多名优秀和应用艺术家、作家、诗人、音乐家和演员。<br><br>通往主广场的石路<br></div> 古风木门 布拉戈维斯登斯卡东正教堂<br>布拉戈维斯坦斯卡天使报喜东正教教堂位于该镇的主广场东侧,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建于1752 年至 1754 年间。<br><br>耶酥升天后,圣安德烈就在巴尔干半岛和俄罗斯南部传教,最后在希腊殉教,他是巴尔干地区人们所崇拜的圣灵。来自塞尔维亚的难民流落到此,得知这个小镇叫“圣安德烈”后,便认为是天赐缘分,在此定居。圣安德烈小镇建有7座不同风格的教堂。<br> 教堂前的出租马车。 主广场附近街景 明快的鹅黄、珊瑚粉与天蓝色房屋——塞尔维亚移民带来的巴尔干风情,为小镇染上童话般的底色。 卖画摊位——“画家小镇”必需的。 工艺品摊位。 小巷也艺术。 多瑙河边休憩的“情侣”?很多骑行者来自布达佩斯,哦,从地理空间看这里算是布达佩斯的远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