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城主要自然景区(二)

山水先生

<p class="ql-block">210,长江流域主要自然景区(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湖泊景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洞庭湖:</p><p class="ql-block">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是长江重要的调蓄湖泊之一。湖水面积广阔,湖畔湿地广袤,水草丰茂,是众多候鸟的栖息地。湖中有众多岛屿,与周围的田园风光相互映衬,展现出独特的水乡风貌。 </p><p class="ql-block"> 湖南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1, 基本概况</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位于湖南省北部,长江荆江河段以南,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地跨常德、益阳、岳阳等多个县市。</p><p class="ql-block">面积与容积:湖区面积2625平方千米,湖盆周长803.2千米,总容积220亿立方米,其中天然湖泊容积178亿立方米,河道容积42亿立方米。</p><p class="ql-block">气候特征:属东亚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6.8度,年降水量1200-2000毫米,日照时间长,无霜期263-276天。</p><p class="ql-block"> 2自然特征</p><p class="ql-block">水系构成:北纳长江的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来水,南和西接湘、资、沅、澧四水及汨罗江等小支流,由岳阳市城陵矶注入长江,流域面积约262800平方千米,若加上长江四口分流入湖的流域面积,洞庭湖水系流域面积约达130万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 地形地貌:东、南、西三面高山耸立,北部冲积平原直抵长江。盆地在大构造上属扬子淮地台江南地轴一部分,环湖阶地的外侧多位丘陵,盆地中的滨湖平原主要由入湖水道的三角洲组成,河流纵横,湖泊密布,海拔均在50米以下。</p><p class="ql-block">3, 生态资源</p><p class="ql-block">鸟类资源:是众多候鸟的栖息地,拥有国家Ⅰ级保护鸟类19种之多,包含白鹤、白头鹤、白鹳等。</p><p class="ql-block"> 鱼类资源:鱼类多达117种,是重要的渔业产区。</p><p class="ql-block"> 植物资源:维管束植物766种,包括龙舌草、沼生水马齿、苦草等。</p><p class="ql-block">4,人文景观与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 历史遗迹:岳阳楼是其标志性建筑,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使其闻名遐迩;君山岛也极具盛名,岛上有众多古迹和神话传说。 </p><p class="ql-block">民俗文化:“洞庭渔歌”自战国时期便已广泛流传,曲调流畅、婉转,具有浓厚的地方风味,于2014年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之一。</p><p class="ql-block">诗词文化: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如李白、杜甫等都曾游历洞庭湖,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p><p class="ql-block">(二),鄱阳湖:</p><p class="ql-block">鄱阳湖地处江西省北部,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每年秋冬季节,湖水退去,露出大片的浅滩和湿地,形成“枯水一线,洪水一片”的独特景观,吸引了大量候鸟前来越冬,是观鸟的绝佳胜地。 </p><p class="ql-block">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1,基本概况</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地处九江、南昌、上饶三市,位于长江中游南岸,经纬度为115°49'-116°46'E,28°24′-29°46′N。</p><p class="ql-block">水域面积:平水位(14-15米)时湖水面积为3150平方公里,高水位(20米)时为3960平方公里以上,低水位(12米)时仅500平方公里。气候特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多雨,四季分明,为湖区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p><p class="ql-block">2,自然特征:</p><p class="ql-block"> 水系构成:承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流及博阳河等区间来水,经调蓄后在湖口注入长江。</p><p class="ql-block">地形地貌:是地壳拉张作用产生的断陷盆地,流域地势呈布袋形,四周环山,西北高、东南低,多湿地,河流密集。</p><p class="ql-block">3,生态资源</p><p class="ql-block">鸟类资源:是亚洲最大湿地,每年有60-70万只候鸟来此,包括白鹤、青头潜鸭等极危种鸟类,现有鸟类共299种。</p><p class="ql-block">植物资源:各类植物有600余种,在维持湖区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 鱼类资源:湖中淡水鱼类142种,渔业资源曾十分丰富,2020年1月1日起,鄱阳湖区全面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生产性捕捞,禁捕期暂定为10年。</p><p class="ql-block">4,人文景观与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 历史遗迹:如老爷庙,位于鄱阳湖东岸,有着神秘的传说和故事,附近的老爷庙水域因多起沉船事件被称为“东方百慕大”。 </p><p class="ql-block"> 诗词文化:众多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赞美鄱阳湖的诗词,如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苏轼的“山苍苍,水茫茫,大姑小姑江中央”等,为鄱阳湖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四,平原景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长江中下游平原:</p><p class="ql-block">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巫山东麓,东到黄海、东海滨,北接桐柏山、大别山南麓及黄淮平原,南至江南丘陵及钱塘江、杭州湾以北沿江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是中国重要的农业产区,呈现出“鱼米之乡”的繁荣景象。 </p><p class="ql-block">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的第三大平原,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1,基本概况</p><p class="ql-block"> 地理位置: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以东的长江中下游沿岸,北接淮阳山,南至江南丘陵,西起巫山,东抵海滨,介于东经111°05′-123°,北纬27°50′-34°之间,横跨江西、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7个省及直辖市。面积与海拔:总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大部分海拔在50米以下。</p><p class="ql-block"> 地形地貌:地势低平,河渠纵横,湖泊星布,中部和沿江沿海地区为泛滥平原和滨海平原。</p><p class="ql-block">2,自然特征</p><p class="ql-block">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1000-1500毫米之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夏季炎热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雨热同期,六月份和七月份会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出现“伏旱”天气。</p><p class="ql-block">水文:河网纵横,湖泊密布,是全国河网密度最大地区和中国淡水湖群分布最集中地区,被称为“水乡泽国”,主要河流有长江及其支流汉江、赣江、湘江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等中国五大淡水湖皆位于此。</p><p class="ql-block">3,资源物产</p><p class="ql-block"> 农业资源:土壤肥沃,大部分是黄棕壤或黄褐土,盛产稻米、小麦、油菜、棉花、黄麻等农作物,是国内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也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p><p class="ql-block">生物资源:常见野生草本植物有土茯苓、益母草、明党参等,水生植物有芦苇、莲、菰等,动物资源则有中华鲟、扬子鳄、穿山甲、水獭等。</p><p class="ql-block">矿产资源:长江以北多大煤田,如江苏徐州,安徽的淮北、淮南;长江以南多中小煤田,如江西萍乡、丰城,湖南资兴等,非金属矿产有湖北的磷矿,在中国占有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4,经济发展</p><p class="ql-block">工业: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拥有多种工业门类,如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电子等,工业基础雄厚,技术水平较高。</p><p class="ql-block">交通:干支流横贯东西,水路网发达,干流与多条铁路、公路相交,既沟通内地与沿海,又联系了南北,交通十分便利。</p><p class="ql-block"> 旅游:拥有众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如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太湖、西湖等,旅游业发达,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成都平原:</p><p class="ql-block">成都平原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由岷江、沱江等河流冲积而成。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灌溉便利,物产丰富,周边环绕着青山绿水,与错落有致的农田、古朴的村落共同构成了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成都平原又名“川西平原”“盆西平原”,四川话称之为“川西坝子”,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1,基本概况</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地处四川盆地西部,夹峙在青藏高原与龙泉山之间,以西部的龙门山、东部的龙泉山,北部和南部的丘陵为边界</p><p class="ql-block"> 面积:是中国西南地区面积最大的平原,总面积为1.881万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地形地貌:是扇形冲积平原和半封闭的复合冲积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为542米,整体平坦开阔,可分为扇状平原和周边台地两大部分。</p><p class="ql-block">2,自然特征</p><p class="ql-block">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春旱夏热、秋霈冬暖、日照少、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气温16.1℃,年降水量900-1300毫米,降水集中在5-9月。</p><p class="ql-block"> 水文:有岷江、沱江等12条干流及其支流流经,呈扇状分流,河网密布,水渠纵横,分流密度为平均每千米2.5条</p><p class="ql-block"> 资源:动植物种类繁多,北部的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珙桐等国家保护野生植物和大熊猫等国家保护野生动物;矿产资源中列入四川省矿产储量表的只有17种,但成都市及其周边地区稀有金属矿产相对丰富</p><p class="ql-block">3,历史文化</p><p class="ql-block">文明起源:历史悠久,先秦时期有宝墩文明、三星堆文明等,古蜀文明自成一体。</p><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后,成都平原开始成为国家主要粮食供给地之一。唐肃宗时,成都成为唐朝另一统治中心“南京”。元明清及民国时期,行政区划虽有变化,但成都平原一直是重要区域。</p><p class="ql-block">4,经济发展</p><p class="ql-block">农业:是中国重要的水稻、棉花、油菜籽、小麦等产区,也是四川盆地主要的粮食、蔬菜等农产品生产基地。</p><p class="ql-block">工业:成都平原经济区各地产业优势突出,如成都市的电子信息产业、乐山市的文旅产业和餐饮产业、雅安市的大数据产业等。</p><p class="ql-block"> 旅游:都江堰水利工程、青城山、西岭雪山等景点位列四川省第一批中国特品级旅游资源推荐名录,此外还有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遗址等众多人文景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