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孔雀大象,傣族的吉祥物。西双版纳一路走来,孔雀与大象的艺术形象比比皆是。美丽的孔雀开屏,壮观的孔雀放飞;大象憨厚的形态,风趣的象鼻喷水,给人惊艳的视觉效果,美的享受,做个美篇分享西双版纳的孔雀与大象。</b></p> <p class="ql-block"><b> 飞机降落西双版纳嘎洒机场,一眼望去,候机楼正中央两只金色的浅雕孔雀,迎接八方宾客,让人顿时感到浓郁的傣族风情,来到了美丽的孔雀之乡。</b></p> <p class="ql-block"><b> 作为百鸟之王、禽类之首——孔雀开屏有着吉祥如意、自信乐观、前程似锦之寓意,是优美、善良、才华的象征。我们的行程有三处看到孔雀,但唯一见到孔雀开屏的是在“傣族园”。时值上午九点多,阳光明媚,圈在园子里的孔雀竞相开屏,争艳斗彩,让我们惊喜不已,拍摄不停。隔着金属网孔围栏,拍得如下美丽、优雅、高贵的孔雀镜头。</b></p> <p class="ql-block"><b> 孔雀能够开屏的是雄孔雀。孔雀与其它禽类一样,雄性较美丽,雌性相对其貌不扬。 生物学上,孔雀开屏的主要原因是求偶行为。在春天繁殖季节,雄孔雀会展开它那五彩缤纷的尾屏,吸引雌孔雀的注意。此外,孔雀开屏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当遇到危险时,孔雀会开屏抖动尾屏发出声音,以吓退敌人。</b></p> <p class="ql-block"><b> 孔雀头顶鲜艳高耸的冠羽,是孔雀身上最为独特、最为显眼的标志之一,显得格外威武尊贵。冠羽的形状有点像扇子,由许多细长的羽毛组成,雄性孔雀的头部羽毛主要以蓝绿色为主,在阳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冠羽下的眼睛炯炯有神,透露出智慧和警惕的光芒。长长的喙弯曲而锋利,显示出孔雀作为猎食者的本能。</b></p> <p class="ql-block"><b> 孔雀开屏美丽而耀眼,见着不易,但在动物园也能偶遇。而数以百计只孔雀从山中丛林里飞出的壮观,唯有在西双版纳才能看到。我们在西双版纳森林公园和勐泐文化旅游区见到了“孔雀放飞”,</b></p> <p class="ql-block"><b> 数以百计的孔雀从高处往低处飞,可谓壮观。但与其说是飞,不如说是滑翔更确切。孔雀的尾羽固然华丽,但对飞行有一定阻碍。就飞姿而言,真不敢恭维。孔雀是不擅长飞行的禽类,一般都是在地面行走或奔跑,只有在遇到危险或需要跨越障碍时才会选择飞行。所以,“孔雀放飞”是从高处往下飞,飞完再往上赶,而不是往上飞,周而复始,一天几场。满足了游客的好奇心,而游客领略了孔雀会飞,但飞姿不雅,且飞不远亦飞不高。</b></p> <p class="ql-block"><b> 看完美丽的孔雀开屏和壮观的孔雀放飞,再欣赏傣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孔雀舞”,就有了不一样的审美感觉。</b></p> <p class="ql-block"><b> 傣族孔雀舞历史悠久,世代相传。孔雀,在傣族文化中象征着吉祥与美好,而孔雀舞则将这种寓意通过舞蹈完美地展现出来。这是传统的孔雀舞,都由男子头戴金盔、假面,身穿有支撑架子外罩孔雀羽翼的表演装束,在象脚鼓、锣、镲等乐器伴奏下进行舞蹈。</b></p> <p class="ql-block"><b> 现在我们更多看到的是经过杨丽萍改编过的民族舞与现代舞相结合的孔雀舞。舞者以孔雀为灵感,用身体语言诠释孔雀的灵动与优雅。舞蹈动作中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是,高举的手指柔软变幻,寓意着孔雀的各种型状,最常见的是这种“嘴形”,惟妙惟肖。</b></p> <p class="ql-block"><b> 杨丽萍的《雀之灵》,孔雀舞的经典,影响深远。(图片借自网络)</b></p> <p class="ql-block"><b> 欣赏完孔雀舞,还应该品尝“孔雀宴”,西双版纳的傣族大餐,因我们只有四个人,且有人忌口,所以没有品尝孔雀宴。</b></p><p class="ql-block"><b> 这是等待客人就餐的孔雀宴摆设,重点在于这个孔雀头型和每个座位前的生菜组成孔雀的尾羽的造型。生菜既是配饰,也是菜品,中间是放置各种菜品的,而傣菜多烧烤,用生菜裹着吃更美味。</b></p> <p class="ql-block"><b> 孔雀说完了,该说大象了。根据流传的傣族史诗描述,傣族的先民在远古时就与大象结下了不解之缘。譬如,澜沧江就是傣名汉译,傣文中“澜”是百万,“沧”是大象,其意为“百万大象之河”;在傣族也有“傣依象,象靠傣”的谚语,反映了傣族与大象非同一般的关系。傣族的土地是象的乐园,西双版纳的丛林中有象群,景洪市区、傣族村寨和寺庙中遍布大象雕塑和壁画,出售的纺织品多是象的图案,各种象的工艺品摆件琳琅满目……,总之,象崇拜渗透在傣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b></p> <p class="ql-block"><b> 走笔到此,先诠释一下我的疑惑,所见大象都是棕色偏黑,为什么一般都称之为“大白象”呢?有资料说,古代的东南亚有白色的象,非常稀少且珍贵,被视为圣物,严禁役使,必须虔诚供奉。另外,在佛教中,白象是神圣的动物,普贤菩萨的坐骑是六牙白象,这一形象在佛教中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所以,白象是神,白神象是最值得崇拜的,大象也有了吉祥的名称——大白象。至于现实中还有没有白色的象,就不得而知了。</b></p> <p class="ql-block"><b> “野象谷”,顾名思义是野象生活的地方,西双版纳一张靓丽的名片。景区范围很大,南门进,可直接观赏大象的各种表演,而要寻看野象,得从北门进入。</b></p> <p class="ql-block"><b> 进入景区北门,先入“亚洲象博物馆”,了解亚洲象的前世今生和保护大象的举措与现状,属于学习与涨知识的过程。</b></p> <p class="ql-block"><b> 据说,最佳观象季节:12月至次年3月,此时野象会回到版纳。最佳游玩时段:上午和傍晚是观察野象的最佳时段。我们是2月27日上午,从北门进入,走完2公里多的雨林栈道,没见野象的踪影,只见野象的粪堆。景区保安说,昨天下午出现过几只野象,但我们无缘。</b></p> <p class="ql-block"><b> 行走雨林栈道,没见野象,倒是见到了国家一级动物——懒猴。两只懒猴,亲密地蜷缩在树叉上,只见一团绒毛,始终不露脸,等了很久很久,有人摇晃树干,才露了一下脸,抓拍下这个镜头,两眼有神,黑眼圈似熊猫,怎么等,也没等到起来走两步。介绍说,懒猴是较为原始的猴类,是生活于热带森林中独居的夜行性动物,白天蜷伏在树洞等隐蔽地方睡觉,夜晚外出觅食,平时行动缓慢,但在短时间内可以做比较敏捷的动作。今日得见,实属意外收获。</b></p> <p class="ql-block"><b> 走完栈道,乘坐近一个小时的缆车,观赏山野春色灿烂,前往有大象表演的南区。</b></p> <p class="ql-block"><b> 大象,性格温和、善良的祥瑞之兽。西双版纳作为中国亚洲象主要聚居地,对大象的保护措施不断完善、大象的保护区域不断拓展,爱象、护象的意识深入人心。“野象谷”有不同的大象表演区域,经过驯养的大象给游客带来欢乐。我们观看的是“大象科普园区”。主持人介绍了大象的基本生活状况,大象给予密切配合,两边观台座无虚席。</b></p> <p class="ql-block"><b> 大象体型庞大,耳如蒲扇,亚洲象的公象长有两枚大象牙。大象最为显著的是长长的鼻子,灵动敏捷无所不能,大象御敌靠鼻子,吃食护身靠鼻子。这张照片是长鼻子卷大块西瓜入嘴,还有长鼻子吸花生米入嘴就拍不出来了。</b></p> <p class="ql-block"><b> 最有意思的拍摄是大象喷水的瞬间,大象从水缸里吸水,扬起长鼻子将水喷向观众,水势如喷泉,急而弥漫,这是大象洒向人间的欢乐与喜悦,趣味十足。</b></p> <p class="ql-block"><b> 大象卷鼻,优美的姿态,风水学说,放一个这样的大象摆件,能够令人心境开朗,笑容常开,为家庭带来欢乐与温馨。今日亲眼目睹大象美姿,心情愉悦,愿喜乐平安相随!</b></p> <p class="ql-block"><b> 大象喂食区,买下30元或80元的水果蔬食,可以入内近距离接触大象,大象远隔栅栏,伸出长长的鼻子,接受人类的喂食,多为家长陪着小朋友给大象递食,虽是商业行为,价格不算太贵,且趣味浓浓,这个可以有。</b></p> <p class="ql-block"><b> 景洪泼水广场中央,一圈大白象高扬骄傲的长鼻子,冲天张大嘴,这是经典的大象迎客,象征着大象吸来天上好运,护佑八方游客吉祥平安,西双版纳之旅圆满快乐! 孔雀与大象,柔美与力量,西双版纳游览的精华所在,祝福您吉祥如意。</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