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年我和先生来到米易过冬,候鸟的日子过得舒心惬意。春节将近,我到北门市场采购年货。人群中有一双手从背后伸过来,将我紧紧抱住,口中直叫“曹老师!曹老师!”,我转头一看,是我的学生欣欣。去年,欣欣从米易过完年路过成都准备返京时,我们在百花潭公园见过面。今年在过年前,在她的家乡,我们又见面啦,这是多么有缘啊。“回老家啦?”我惊喜地笑着问道。“是的,我年年都回老家!回来与爷爷奶奶爸妈叔叔姑姑一大家人团年!”说到团年,她满脸的高兴劲。“有时间的话,我们又一起聊天,聊你的新书,聊deepseek。”“好的,好的。”欣欣点头应到。</p><p class="ql-block">当天晚上,欣欣就来到我的“米易小筑”。我给欣欣谈读她新书的感想,欣欣讲她的创作过程。欣欣更多的话语是说家乡事:说她家团年饭中有米易的铜火锅,说每年回来发现老家有变化,谈米易修龙桥、改建一桥,她的叔叔姑姑都捐款相助。她又说,过了大年三十,一大家人还要回老家普威一趟。</p> <p class="ql-block">欣欣是我教过三年的学生。我工作的学校是成都著名的中学。作为学生,欣欣给我的印象很深。她性格开朗,与同学关系好,还喜欢与老师交流。在学习上,总能看到她身上有一股不服输的拼劲,她好问会记笔记善于总结,学习成绩十分优秀。读了几年大学后,她用手机连续给我发短信(当年短信限字数),感谢我传授的思维方法非常实用;她在大学学新闻专业,毕业后第一个采访的对象是央视的著名主持人,她兴奋地把这个消息第一时间告诉我,让我为她高兴;她的采访录,发表在《南方周末报》上;几年前,她又到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学习深造,拓展专业提升自己。我在欣欣身上看到了始终昂扬向上的精神,为她在工作中不断获得新的业绩感到欣慰。</p><p class="ql-block">过完大年,因年前见到欣欣就萌发了去普威的念头,便微信询问她:普威有哪些看点?大概车程需要多少时间?欣欣寥寥几字回复:“去普威,我们当时是去忆苦思甜的。”附带加了个“破涕为笑”的表情包。“忆苦思甜”!这四个字让我吃惊,我一下没回过神。好在欣欣很快发来刚写的短文“2025春节普威横山采风”,我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p><p class="ql-block">“春节回米易,不变的习俗是上横山拜年坟(横山为普威的一个村),到老宅吃顿饭。今年加了一趟普威之旅,让我对我们家族走出大山之路有了更加具象化的体验。”“这是我第一次开车进横山,从县城到乡里,花了约40分钟车程。道路的蜿蜒和破碎程度,比我坐车时更有实感。而现在,是2025年。不敢想象五十年前,我的奶奶带着14岁的爸爸,是怎样用双脚走过这条路,去县里卖东西补贴家用的,并且,一遍又一遍。”原来,欣欣的祖籍,她老家的根,是在普威的大山里。读了她的短文,让我更加渴望去普威看一看。</p> <p class="ql-block">当我和先生约上同事夫妇俩,终于成行前往普威时,欣欣短文中描述道路的蜿蜒破碎,让我们感同身受。盘山公路,坑多路烂,车辆颠簸不断,左右转弯时,头都转晕了。问师傅何为这样的道路,师傅回答,都是重货车压的。又说,这比几十年前好多了,以前全是泥巴土路。</p><p class="ql-block">到了普威镇,我们看各色花花,看果蔬大棚,看碧蓝天空,看大山绵延。在行走观赏中,欣欣的形象和她祖籍横山老家模糊的样子,总是浮现在我的眼前。这是触景生情,是欣欣的“普威横山采风”把家族命运转化的过程带给了我,让我震惊。以致中午在普威午餐休息时,我又读起了欣欣的短文,眼前仿若出现了她家族往事的那一幕:当年,欣欣的爷爷奶奶被艰辛生活所迫,下了天大的决心,要让膝下七个孩子,奋力一博走出大山,去寻求美好的生活。他爷爷奶奶也是大山里的聪明人,知道读书能改变命运。他们勒紧裤腰带,让每个孩子读书,到好学校读书。欣欣在短文中写道:“为了让我爸上一个更好的中学,爷爷将爸爸寄住在普威一位亲戚家中。而爸爸是家中老大,肩负着家族的希望。他努力读书,每天步行十公里,丈量出家族走出大山的距离。”爸爸下面的弟弟妹妹,学着大人和兄长的模样,做好自己,帮携小的,一个拉一个,七兄妹硬是凭着顽强毅力,终于全部走出大山。我望着普威绵亘不断的山梁,为欣欣家族的奋斗史,深深感动。</p> <p class="ql-block">欣欣给出“忆苦思甜”四个字很有份量。父辈吃过的千般苦,改变的不仅是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下一辈的命运。欣欣到成都读上了最好的中学,大学毕业后工作定居在北京。欣欣这一代,有的已经到国外发展。欣欣的子女一代,即她家第四代,有的出生在北京,有的出生在亚利桑那,还有更多的第四代在路上。这些,都是她们整个家族品尝到的甘甜。</p><p class="ql-block">欣欣笔下的“忆苦思甜”,是有仪式感的。一是大年三十吃团年饭。这是她家雷打不动的家族规矩。四世同堂的家庭团聚,人最多时要坐三大桌人。二是返乡祭祖上年坟。父辈们亲自率领下一代和再下一代,回横山老家寻根问祖。三是回馈家乡。父辈们走出了大山,却没有忘记感恩回馈社会,支援家乡建设,真是难能可贵啊!</p> <p class="ql-block">想起2024年国庆节时欣欣送我的一本书:《长寿时代:做自己人生的CFO》(CFO指首席财务官),这是她的工作团队的一项大成果,是欣欣和另一同事执笔完成的。此书是小说体的专业性书籍。小说的故事情节典型环境,都是欣欣构思创新精心写作出来的。书中主人公形象,完全是以欣欣生活经历为原型而塑造的。我读起来,没有学习政策理论的枯燥感,反倒很有亲切感。书中第三部分为“老家的馈赠”,从标题到内容让我生出无限感慨。欣欣父辈不忘家乡的情怀,妥妥地传承到了欣欣身上,浸透到了欣欣做人做事的方方面面,就连写书,也有家乡的风貌。</p><p class="ql-block">“知来路,明去处,识归途。”这是欣欣“采风”短文的结语。说得多好啊!我再次感叹:家族奋进,欣欣优秀,是这个时代无数家庭的的缩影!</p><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12日于米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