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进一步提升教师观察评估幼儿语言发展的专业能力,优化语言区材料投放策略,2025年3月10日,高唐县汇鑫街道中心幼儿园第七教研小组开展了一场围绕语言区材料投放的深度研讨活动“聚焦语言区 材料研习会”,本次活动旨在提升教师观察幼儿的能力,精准评估幼儿语言发展水平与关键经验。</p> 过程梳理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活动伊始,组长李明君老师带领小组成员讨论投放材料后遇到了什么问题,材料可以如何调整,接下来要怎么做。老师们结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各抒己见,明确不同阶段的培养重点,为后续材料投放筑牢理论根基。</p> 共同研讨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材料投放环节,老师们充分讨论如何根据语言区域活动的特点,选择既符合幼儿兴趣又能促进其语言发展的材料。大家围绕各类材料的玩法进行细致探讨,每位老师都积极表达自己对材料投放的独特见解。当组员提出在材料选择与投放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时,业务主任李盼盼老师和组长李明君老师凭借丰富经验,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为后续材料投放工作指明方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确保投放材料能够持续发挥作用,激发幼儿语言学习兴趣,老师们共同商讨下一步开展策略。一致认为,材料的有效开展不能仅依赖材料本身,更要紧密围绕孩子们的兴趣点。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需时刻关注幼儿个体差异,根据幼儿的不同表现及时调整材料投放与指导策略。</p> 成果呈现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小班组</span></p> <p class="ql-block">李婷婷老师:</p><p class="ql-block">材料投放:与《大大小小》有关的图片。</p><p class="ql-block">遇到的问题:图片之间没有关联性。 </p><p class="ql-block">材料调整:更换成同种类型的图片。 </p><p class="ql-block">做法:上完集体教学活动《熊大大和熊小小》之后,再次观察幼儿对图片的描述。</p> <p class="ql-block">李明君老师:</p><p class="ql-block">材料投放:大大小小操作图卡</p><p class="ql-block">遇到的问题:</p><p class="ql-block">①能看图简单说出图片上的内容,如狗、鱼等,手部操作比较多,口头表达很少。</p><p class="ql-block">②卡片内容之间没有关联性,没有实现将卡片按照大小一一对应的玩法。</p><p class="ql-block">材料调整:调整图片,使图片之间能够产生关联。</p><p class="ql-block">做法:①调整图片重新投放,如:投放熊大大和熊小小操作图卡。继续观察幼儿兴趣点是不是还继续在卡片的数量上。</p><p class="ql-block">②在环境中创设大和小的经验,将大大小小的元素创设到区域中。</p> <p class="ql-block">刘雪倩老师:</p><p class="ql-block">材料投放:与《大大小小》有关的挂图。</p><p class="ql-block">遇到的问题:多数幼儿对挂图图片不感兴趣,缺乏前期经验。 </p><p class="ql-block">材料调整:添加相关图片,且图片之间具有关联性,可以让幼儿联想出相关情节。 </p><p class="ql-block">做法:在集体教学活动《熊大大和熊小小》后,再鼓励幼儿去区域中对图片进行操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托班组</span></p> <p class="ql-block">白闫鑫老师:</p><p class="ql-block">材料投放:兔儿袋、小熊袋、青蛙袋、一些动物的卡片、教师自制的纸袋。</p><p class="ql-block">遇到的问题:①幼儿只操作做好的兔儿袋、小熊袋、青蛙袋,不去操作动物卡片和教师自制的纸袋。</p><p class="ql-block">②幼儿拿到袋子不会用语言表达拿了什么袋子,可以在袋子里放什么。</p><p class="ql-block">材料调整:将自制的兔儿袋调整成真实的袋子(比如好想来的袋子带着兔子),自制的纸袋也调整成真实的塑料袋。</p><p class="ql-block">做法:创设逛超市的情境,幼儿自由选择袋子,观察幼儿的兴趣点,根据幼儿的兴趣进行调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中班组</span></p> <p class="ql-block">田敏老师:</p><p class="ql-block">材料投放:《小鸟与牵牛花》幼儿教学资源。 </p><p class="ql-block">遇到的问题:孩子对与看图讲述理解能力较差,孩子不愿意去语言区看这个故事。 </p><p class="ql-block">材料调整:投放幼儿之间与小朋友互帮互助的图片,让幼儿先体验自己身上发生的。 </p><p class="ql-block">做法:让幼儿在一日活动中交流也行自己与其他小朋友互帮互助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大班组</span></p> <p class="ql-block">张敏老师:</p><p class="ql-block">材料投放:《小蝌蚪找妈妈》的图书和图片。</p><p class="ql-block">遇到的问题:</p><p class="ql-block">1.幼儿讲述时对绘本内容讲述顺序比较混乱,角色之间的讲话容易混淆,例如:小蝌蚪说xxx,鸭妈妈说xxx,幼儿容易混淆,讲述时会重复讲述。</p><p class="ql-block">2.幼儿对于小蝌蚪生长变化几乎不了解。</p><p class="ql-block">材料调整:</p><p class="ql-block">1.增加头饰表演《小蝌蚪找妈妈》,在表演时可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角色,例如:表演前要说,我是xxx,说了什么话。</p><p class="ql-block">2.投放小蝌蚪生长变化的图片,幼儿可自由讨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次教研活动成效显著,老师们不仅加深了对语言领域关键经验的理解,还明确了后续材料投放工作的重点与方向。以后老师们也会持续关注幼儿在语言区的活动表现,不断优化材料投放,为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p> <p class="ql-block">编辑:白闫鑫</p><p class="ql-block">审核:李盼盼</p><p class="ql-block">终审:赵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