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北古堡:千年戍堡的时空印记

清风丽影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清风丽影(美篇号4748717)</span></p> <p class="ql-block">蔚县,素有“河北古建艺术殿堂”之美誉,是国保文物数量首屈一指的文化名县,境内现存古建筑群逾千座,其中国保级文物22处、省保级文物23处、县保级文物89处。蔚县博物馆还珍藏有自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的各类文物近万件,堪称塞北文明的重要实证。</p> <p class="ql-block">我曾多次探访这座千年古县,而这次行程主要聚焦于明代军事要塞——卜北古堡、北方城古堡。卜北古堡,这座集军事防御体系与民居建筑于一体的古堡群落,其瓮城构造与三街六巷格局,完整保留了明代卫所制度的空间记忆。</p> <p class="ql-block">卜北古堡地处蔚县壶流河冲积平原之上,其历史可追溯至西汉末年边塞烽燧的雏形。至明代隆庆年间,伴随着边塞军事防御体系的完善,这座原名“赵家寨”的聚落正式筑城设防,成为明代宣府镇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节点。现存的夯土城垣与瓮城遗址,仍可窥见当年“三里一墩,五里一堡”的军事布局。</p> <p class="ql-block">这座历经两千余年沧桑的戍堡,整体布局顺应山形水势,呈卧龙之势盘踞于台地之上。自西向东渐次递降的堡墙内,三条主街巷如叶脉般延展,串联起四十余座明清宅院。最西端高达九米的烽燧遗址,其夯土层中仍嵌有宋代瓷片,青砖砌就的二十八级踏跺蜿蜒而上,堪称古代军事建筑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古堡中的建筑精粹玉皇阁雄踞制高点,自宣统元年重建以来,三重檐十字歇山顶的独特形制始终与蔚州古城玉皇阁保持轴线呼应,形成双璧辉映的宗教建筑格局。明代古戏楼的八卦藻井与明代大太监王振故居的“卍”字纹砖雕照壁,共同演绎着戍堡文化的多元融合。尤为珍贵的是玉泉寺地宫出土的辽代经幢,其八棱柱体上的梵汉合璧铭文,见证了草原丝绸之路的文化交融。</p> <p class="ql-block">卜北堡中还有一大亮点是玉泉寺,这座承载着明代历史记忆的古刹,坐北朝南,中轴线上天王殿与大雄宝殿依次排列,庄严肃穆。明正统四年(1439年),大太监王振于此建寺,大雄宝殿采用庑殿布瓦顶,此为中国古代建筑屋顶样式之最尊者,尽显皇家气象。殿内山墙之上,彩绘大水陆壁画数组,这些珍贵的画作是研究明清时期的建筑与绘画艺术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卜北堡玉泉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现存最完整的赵氏宅院堪称晋冀建筑技艺的典范。其卷棚顶硬山式正房的山墙墀头处,匠人运用透雕、镂雕、圆雕三重技法,将“海水江崖捧寿纹”与“喜上梅梢”纹样完美结合。檐下砖仿木斗栱出挑达七层,每朵栱眼均嵌有琉璃烧制的瑞兽,这种“七踩三昂”的营造法式在北方民居中极为罕见。</p> <p class="ql-block">这座军事戍堡与商贸驿站相融合,其建筑遗存犹如一部立体的编年史,将战国箭镞、宋元瓦当、明清砖雕汇聚成跨越时空的对话。那些在墀头上绽放的砖雕牡丹,在门楣间流转的万字纹,在照壁上凝固的云气纹,共同编织出边塞古堡独有的文化基因图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