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春暖花开的季节,暖阳下最适合出门蹓跶。。。</p><p class="ql-block">午后去州桥老街闲逛一圈后,沿法华塔朝南一路行至汇龙潭公园,脑海中不由的浮现出科大红楼的影子,那里是我们和父母亲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是我的“娘家”。。。</p><p class="ql-block">都说母亲在家就在,没有了母亲那个地方就是“故乡”啦。。。</p><p class="ql-block">自从母亲2012年离去后,我已好久好久没回红楼的家啦,不愿经过那里,怕触景伤情。。。</p><p class="ql-block">今天不知为啥,站在南大街眝望红楼方向,久久不想离开,想回家看看。。。</p> <p class="ql-block">红楼的围墙东边有个小边门,从这里进入就是红二楼的三号门</p> <p class="ql-block">站在三号门前,环顾四周。。。三号门至二号门之间的空地上现在种了三棵腊梅树。。。当年红二楼3号门做过“妈妈宿舍”和托儿所,学校后勤处就在大门旁的空地搭了一块磨石子水泥台子,用于方便大家刷洗被单,床单等。。。红楼的孩子们就地取材,用两块板砖加根竹杆就把它当乒乓球台啦。。。</p><p class="ql-block">后来“妈妈宿舍”和托儿所搬走了。。。</p><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末大家都用上洗衣机,这水泥台子就慢慢被废弃了,记不起是啥时候被拆除并种了腊梅树。。。</p> <p class="ql-block">收回目光,还是像以往回家时的习惯,站在楼下先抬头望向三楼的窗户。。。以前的“望”是知道温馨的家里有慈祥的父母在,而现在的“望”只剩下心中对父母亲那份深深的思念。。</p> <p class="ql-block">红楼的家已许久无人居住。。。打开家门一瞬间,屋内静悄悄的。。。老屋新貌,心中不由得升起一种莫名的思绪,以往那熟悉的家忽然有了陌生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此时此刻,往事如同放幻灯片一样在脑诲不停地翻过。。。</p><p class="ql-block">难忘以前和父母团聚时那些温馨场景。。。</p><p class="ql-block">难忘少年时和小伙伴无忧无虑的欢乐时刻。。。</p><p class="ql-block">难忘流逝的蹉跎岁月和不堪回首的十年文革。。。</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嘉定南门护城河畔的上海大学老校区,文革前的校名为《 上海科学技术大学》,简称《科大》。。。它的学校大门朝东开,校门前一条南北向大道唤作城中路,六十年中期,城中路东侧还是一片农田,隔路远远遥望有四幢显眼的红色楼房,那就是嘉定老少皆知的。。。科大红楼。</p> <p class="ql-block">城中路</p> <p class="ql-block">当年从科大校门出来,跨过城中路,在大片农田中有一条蜿蜒小路通向红楼。。。</p> <p class="ql-block">科大红楼的东面,隔着一片民居是一条南北向的老街道。。。南大街。</p><p class="ql-block">街的北端可直达嘉定的州桥老街,那里有嘉定老城区的标志性建筑法华塔,此塔距今巳有800多年的历史,街的南端通向护城河畔的南水关。。。</p> <p class="ql-block">向北</p> <p class="ql-block">往南</p> <p class="ql-block">嘉定有名的孔庙位于南大街的东侧,离红楼很近,靠街那幢楼房没造之前,站在四楼邻居家的阳台可以望见孔庙,孔庙大门的正前方有一潭碧水。。。汇龙潭。</p><p class="ql-block">那时只要有亲朋好友到家里来作客,一定会带他们到孔庙转转,在汇龙潭那两只石狮前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孔庙汇龙潭当年有一条分支小河流经红楼围墙外,一路向西汇入一个小水塘(嘉定人叫浜斗),在这条小河上还横跨一座小石桥。。。</p><p class="ql-block">红楼旁的这个不大的水塘里水草茂盛,有小鱼有小虾,夏季里是个让孩子们流连忘返的好去处,我武汉二姐的儿子小时候在我家时,就是为了抓小虾玩滑入水塘,幸亏旁边有人把他拖上来,当时可把爷爷姥姥吓的不轻。。。水塘边还住有一户陈姓人家,他们家的小儿子是我初中时的同学。。。</p> <p class="ql-block">紅楼一开始只有二幢楼,学校扩大后又造了两幢,红一楼是学校的招待所,红二楼早期是一半用做托儿所和“妈妈宿舍”,另一半是家属楼,红三和红四楼是教工集体宿舍。</p><p class="ql-block">几年以后在红一楼和红二楼之间靠东边一块空地造了新的幼儿园,托儿所和“妈妈们”就从红二楼搬出去住,红二楼就是纯粹家属楼。</p> <p class="ql-block">一圈围墙把四幢红色楼房与周边民居分隔开来,围成了独立王国,它的存在类似部队大院。。。</p> <p class="ql-block">部队大院子女的特点是。。。不管父母是天南海北人,说着南腔北调的方言,但孩子们都说普通话。。。</p><p class="ql-block">红楼的孩子也是相似的,科大的干部队伍中,其实很多是解放上海时留下的南下干部和后来陆续从部队转业的军人,北方人较多。。。所以红楼的孩子只有极个别的人说上海话,讲普通话是我们红楼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1965年春天爸爸因工作需要,从海军航空兵烟台莱山机场基地转业到上海科技大学,我们家离开山东烟台市的“烟台山”上的部队大院,随父亲来到上海。。。当时按父亲的级别住房应该安排在上海市区,但不知啥原因,我父亲人已到岗,房子却还无影无踪(部队和地方的工作作风差距所在)。。。</p><p class="ql-block">学校只能临时在嘉定安排住房,我们家就在那年的初夏搬进红二楼3号门的三楼。。。</p> <p class="ql-block">3号门是红二楼靠东边的门洞,趴在三楼我家阳台上可以远眺东边一片高墙大院民宅,最南边那个院是住着被我家邻居唤作“亲妈”的一家,据说早年间是开当铺的大户人家,北边是胡厥文先生的老宅,中间住一户柴姓人家,当年幼儿园没造时他家门口是一块农田,农民会种些红薯之类的农作物,柴家大女儿会经常采摘红薯嫩头烧来当菜吃。。。夏日里一家老小就在门口空地吃晚饭。。。</p> <p class="ql-block">上海嘉定我父亲其实很早就来过,那是1949年5月解放上海战役时,父亲所属的华野第23军曾经在嘉定经过,当时军部机关驻扎在汤家洋房(现嘉定血站内),父亲说他们团部住城隍廟内(现秋霞圃)。。。</p><p class="ql-block">军人出身的父亲对地形的记忆有超人天赋,据他回忆说红楼这一片以前都是农田和荒地。。。</p> <p class="ql-block">汤家洋房</p> <p class="ql-block">这是保存在汤家洋房草地上的一块当年二十三军建造的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解放嘉定时在西门一家照相馆拍的</p> <p class="ql-block">1965年那个夏天给我留下许多美好回忆,完成小学升初中的考试,无暑假作业,一身轻松。。。白天邀上小伙伴可到东边汇龙潭蹓跶,有时天黑后还会到西边小河边的大田里抓萤火虫玩。</p> <p class="ql-block">晚饭后的时间,是院里孩子们最欢乐的时刻,一般会在红一楼和红二楼之间那块空地上相聚,男娃们嬉笑打闹,玩官兵抓强盗,女娃们跳橡皮筋或玩“躲猫猫”,欢乐的喧嚣声随着夏夜阵阵微风飘出红楼大院。。。</p><p class="ql-block">院中的几位读中学的大哥哥和大姐姐有时也会被我们的玩耍声吸引出来,。。。他们有时在一旁看我们疯玩,有时也会跟我们聊聊天或讲讲故事等。。。</p><p class="ql-block">印象深刻的是王姓大哥哥会给我们讲“恐怖”故事,这位王大哥的父亲是和我父亲1965年同时从海军转业到上海科大,只不过他父亲是北海舰队的,他们家原来住在青岛。。。所以他的故事开头总是青岛国棉某厂有个女工夜班碰到的诡异事情,故事情节会把我们吓的哇哇大叫,越怕越想听。。。</p> <p class="ql-block">红楼小伙伴们欢歌笑语声在1966年那个夏天戛然而止。。。此时文革之风已波及到红楼家属楼,首当其冲是2号门四楼陆家,他们的父亲是物理系教授,造反派口中的“臭老九”、牛鬼蛇神。。。</p> <p class="ql-block">下半年全国学生搞起大串联,等到我11月份从北京串联回来,此时科大的局面已完全失控,学校党委被造反派“夺权”,任由造反派胡作非为。。。</p><p class="ql-block">曾经为了国家民族的独立解放事业与敌人浴血奋战,经历过枪林弹雨考验的革命者,共和国的功臣们,被这些无赖以莫须有的罪名定为“走资派”。。。</p><p class="ql-block">当时科大党委五名常委,有三位住在科大红楼(我父亲是其中一位,都是部队转业临时安排的),因此红楼变成重灾区,大字报普天盖地,高音喇叭肆意吼叫,各路造反派象打了鸡血般在红楼乱窜,抄完东家抄西家,非法查收私人财物,非法拘禁国家干部,搞的人人自危。。。</p> <p class="ql-block">看着这些写有自己父母名字,被打上“ⅩXX”的标语和大字报,加上造反派高音喇叭里喊出那些带有污蔑性的口号,给当时年幼的我们带来一种无形的威胁和恐慌。。。</p> <p class="ql-block">到了1967年深秋(时间太久,具体记不清啦,只能记个大概)住在红楼的另外两位老干部(党委常委)遭造反派残酷迫害,死于非命,恐怖气氛弥漫在红楼上空,此时的红楼一片死寂,巳无了往日的喧闹声和欢乐声。</p> <p class="ql-block">在那个年代,施孽者无罪,为所欲为,而被伤害者,心灵深处的伤疤又得经历多少春夏秋冬才能愈合。。。</p> <p class="ql-block">1968年8月,上山下乡运动开始,我在嘉定一中高中读书的姐姐去了黑龙江军垦农场,她是我们红楼第一个下乡的。。。在接下日子里,造反派(工宣队)们好像商量好一样,封建社会那套残酷的株连九族的政策,让他们发挥的沥漓尽至,不管在哪所学校,红楼的干部子弟无一例外统统被“发配”到被称为嘉定“西伯利亚”的望新公社插队落户。。。我是1969年1月底,一个漫天飞雪的日子来到到望新,在茫茫白雪的履盖的乡间小路上,深一脚浅一脚走向生产队,那情景深深刻在我的脑海中,几十年过去我都不曾忘记,那年我才十六岁。。。</p><p class="ql-block">那年的年底红楼又有一批小伙伴(也是干部子弟)去了黑龙江呼玛县插队,他们离家千里之外,气候严寒,更加困难。。。在那个年代,艰苦的地方别人可以讨价还价,我们这批干部子弟不行。。。</p> <p class="ql-block">岁月悠悠,时光如梭。。。之后的几年间,我们红楼的小伙伴们虽然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但大家已很难有机会一起相聚,回家看望父母时偶尔碰到几位也是小聊一会就匆匆分手。。。</p> <p class="ql-block">时间来到1976年那个令人难忘的十月,以邓小平同志为首的一批老帅带头,打倒四人帮,十年文革终于结束。</p> <p class="ql-block">老百姓的生活又开始步入正轨。。。经过十年的风风雨雨,走过沟沟壑壑,我们也渐渐成长起来,褪去一袭青涩,逐步成熟。。。</p><p class="ql-block">当年的小伙伴下乡后有的参军提干或招聘成为公安人员,有的经过推荐去上学后走上教师和医生的岗位,特别是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后,红楼又有一批孩子经过自身努力考入高校深造。。。</p> <p class="ql-block">春去秋来,年复一年,红楼的老人们渐渐老去,而孩子们经过暴风雨的洗礼,像小鹰一样羽毛丰满后就展翅高飞,一个个飞离红楼这座“老巢”,翱翔在各自的一片天地里。。。</p> <p class="ql-block">90年代初期各大学重组后,上海科技大学并入新建的“上海大学”,上海大学校总部建在宝山区,嘉定老校区到总校往返有班车,红楼逐渐谈出人们的视线,两栋集体宿舍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已人去楼空,荒废了。。。科大幼儿园也搬走了,没有孩子们欢笑声,只剩下空空校园和教室。。。红二楼经过学校几次分房调整后剩下的老住户寥寥无几啦。。。</p><p class="ql-block">现在只剩下红一楼还在正常使用,只不过也从招待所变成学生宿舍。。。</p> <p class="ql-block">红一楼</p> <p class="ql-block">红二楼</p> <p class="ql-block">废弃的集体宿舍(红三楼)</p> <p class="ql-block">红四楼</p> <p class="ql-block">那个当年在嘉定南门鹤立鸡群的四幢红房子,现巳淹没在一片新建楼海之中。。。围墙外那潺潺流动的小河,那让人流连忘返的小池塘,也都一并消失的无影无踪。。。唯一与众不同的是四幢房子还被自己的围墙包裹着,倔犟地保留着自己一方独立的地盘。。。</p><p class="ql-block">让不少人羡慕过的红楼,现在已褪去以往的光鲜亮丽,外表已破败老旧。。。往日人声鼎沸的情景不再,只有寂静一片,缺少了往昔的烟火气,成了被遗忘的角落,让人已不想久留了。</p> <p class="ql-block">围墙</p> <p class="ql-block">上次看到我家老陶嘉一中校友发的原上海铁道学院子弟们聚会的照片,非常羡慕。。。渴望我们红楼的原上海科技大学子弟们啥时也能聚一聚,一起叙叙旧,回味一下往昔的那些趣事,回忆一下已翻篇的蹉跎岁月。。。</p> <p class="ql-block">2024年12月初稿</p><p class="ql-block">2025年三月定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