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以价值为经纬 织就素养育人宏图</p><p class="ql-block">——南京市教学研究室范斌老师专题讲座侧记 </p><p class="ql-block"> 今日上午,南京市教学研究室范斌老师以《高中政治命题路径与评价》为题,为在场教师带来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启发的学术讲座。范斌老师开宗明义,指出“命题与评价是教师的核心专业能力”,并围绕这一主题,从命题原则、素材创新、素养导向、评价反思等维度展开系统性阐释,为高中政治命题工作勾勒出一幅清晰的育人蓝图。 </p><p class="ql-block"> 守正创新:命题的“经”与“纬”范斌老师强调,政治命题须以“核心价值为经、学科素养为纬”,在严谨与灵动间寻求平衡。一方面,试题须紧扣国家意志与时代脉搏,将大政方针、社会热点融入命题素材,通过典型案例培养学生政治认同;另一方面,需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大胆尝试创新设计。例如,可活用官方媒体图片替代纯文字素材,以视觉化情境激发学生多维思考;或将“问题逻辑”置于“知识逻辑”之前,通过“回溯式设问”(如“如何发现问题—提出方案—论证观点”)引导学生从解题者转变为问题探索者。 </p><p class="ql-block"> 素养融通:让试卷有温度、有深度讲座中,“学科核心素养融通”成为高频关键词。范斌老师提出,试题设计需打破学科壁垒,引入跨学科视角,非常考查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他特别展示了一组创新试题案例:让人叹为观止的精美文物又一次揭开“迷”人三星堆的神秘面纱。有人认为: “有史料佐证的历史才是真实的历史。”请你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使试卷既体现思辨张力,又彰显人文温度。 </p><p class="ql-block"> 批判重构:命题者的必修课“命题不是终点,而是育人逻辑的起点。”范斌老师呼吁教师以批判性思维反刍命题实践。他建议,试题分析需关注“商榷之处”,例如答案预设与开放性思维的平衡、难度梯度与区分度的校准;同时强调“解题后释”的重要性,通过解析引导学生从“知识记忆”迈向“素养生成”。 </p><p class="ql-block"> 尾声:卷里乾坤大 笔底万象新两个半小时的讲座,范斌老师以深厚的学理积淀与鲜活的案例剖析,诠释了政治命题的育人本质。当命题者以匠心织就“严谨与灵动”的经纬,方能在方寸纸墨间,书写培根铸魂的时代篇章。</p> <p class="ql-block">(二)以问题为导向,把握必备知识命门</p><p class="ql-block">——纪立建老师《试题命制中必备知识的问题化》有感</p> <p class="ql-block"> 下午,南京东山高级中学副校长、正高级教师纪立建给我们开了一场名为《试题命制中必备知识的问题化》的讲座。他谈到,将高中政治必备知识进行“问题化”处理,是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提升思维能力和备考效率的有效方法。把握必备知识基础性主干性核心性的特征,不对教材过度解读,明确基础教育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纪老师从情景设置、问题设计等方面列举了大量详实的具体题目实例,让老师们明确,问题化学习的关键在于“以问促思”,通过精准设问引导学生将碎片知识系统化,并能在真实情境中迁移运用。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应更好的结合历年高考真题进行逆向拆解,提炼高频问题模型,提升备考针对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