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岁月悠悠流转,记忆的老酒愈发醇厚。于陇中山里长大的我,对洋芋的那份独特感念,恰似熠熠星辰在心底永恒闪耀。最为清晰的当属七十年代在生产队劳动缓晌午时品尝的煮洋芋。</p><p class="ql-block"> 那是个秋意正浓、风清气爽的午后,天空湛蓝如宝石,洁白的云朵好似蓬松的棉花糖悠然地飘浮其间。大柏林学校初中班的学生手持飘扬的红旗,肩扛刨地的镢头,前往大柏林第十生产队挖洋芋。主题词是:参加劳动锻炼。</p> 生产队密密麻麻的田块多的望不到头,几垧洋芋地成了我们挥洒汗水的舞台。一到地头班主任言简意赅地交代了些许注意事项,大家便呈一字长龙投身到劳作之中。<br> 对于自幼在农村长大的孩子而言劳动并非难事,挖洋芋更是轻车熟路。大家双手稳稳握住粗糙的镢头把,用脚拨开半干枯的洋芋藤旁的杂草,弯腰俯身仔细搜寻洋芋隆起的痕迹。瞅准方位高扬起锄头用力向下挖去,接着手臂发力往上一撬,随着泥土的松动,圆滚滚的洋芋如同顽皮的孩童,从泥土的怀抱中欢快地蹦跳而出。接着大家放下锄头疙就下去,双手探入松软温热的泥土里,似探寻稀世珍宝般将仍埋在土中的洋芋一一刨出,力求不遗漏任何一颗珍贵的果实。<br> 太阳宛如一位优雅的舞者,在天空中缓缓移动着脚步,炽热的光线毫无保留地倾洒在的田野上。大家的额头渐渐布满了细密的汗珠,痒痒的,忍不住用沾满泥土的手匆忙擦拭。这一擦,原本晶莹剔透的汗珠瞬间与泥土交织,将脸涂抹得黑一道灰一道,活脱脱刚从泥沼里钻出来的花猫脸,模样煞是滑稽可爱。 <p class="ql-block"> 干了约莫两个多钟头,大家觉得手中的锄头沉重起来,胳膊疼痛,两腿酸麻,干瘪的肚子更是咕咕地叫个不停。要知道,在七十年代的陇中山区,贫困的阴霾依旧如厚重的阴云笼罩在人们心头,大多数人都处于半饥饿的状态,我们这些学生娃自然也不例外。大家满心盼望着能快点到缓晌午的时刻,好享用生产队长承诺的晌午餐。</p><p class="ql-block"> 在漫长的等待中,不知是谁扯着嗓子喊了一声:“晌午来了!”大家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田间小路。只见微风轻拂之中,两副担子晃晃悠悠地向我们走近,担钩上的席笈框里高高垒起的洋芋仍冒着热气。那浓郁而诱人的香味,恰似灵动的精灵,悠悠地在空气中弥漫开来,为辛勤劳作的我们呈上嗅觉的盛宴。欣喜立刻在我们花猫般的脸上荡漾开来,澄澈的眼眸中闪烁着星辰般明亮的光芒,那光芒里满是对食物热切的期待。</p><p class="ql-block"> 大家欢呼雀跃着,恰似一群欢快的小鹿,蹦蹦跳跳地围坐到了席笈框四周,迫不及待地捧起那笑颜如花的煮洋芋。有的人动作轻柔,仿若对待稀世珍宝一般,小心翼翼地剥去那层略显粗糙的外皮;有的人则连皮都顾不上剥,便匆匆将洋芋送入口中,狼吞虎咽地大快朵颐起来。在这一瞬间,世间所有的珍馐美馔在这平凡质朴的煮洋芋面前都黯然失色。洋芋的美味在我们的舌尖上肆意绽放,化作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感,在心底深深扎根。</p><p class="ql-block"> 数颗洋芋下肚,仿若干涸的青禾欣然承接阳光的爱抚、雨水的润泽,周身瞬间充满了蓬勃朝气。萦绕在我们周身的疲惫感亦如轻烟一般,在微风中悄然消散。每个人都仿佛被重新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再度焕发出昂扬的光彩。</p> 晌午的阳光已变得柔和妩媚,恰似金色绸缎洒落在田野上。煮洋芋的袅袅余香渐渐淡去,劳作的哨音再度清脆地响起。大家惬意地拍拍吃饱了的肚皮,周身洋溢着享用完美食后的满足劲儿,手中的镢头舞动得比先前更为欢快,仿佛在以这般热烈的节奏,回馈这顿令人唇齿留香的煮洋芋。<br> 当夕阳的余晖将东山头染成暖橙色时,我们停下手中的镢头,结束了半天的劳作。 <p class="ql-block"> 那晚,曹进裕同学邀我去家里浪门。一踏入家门,诱人的饭香便扑鼻而来,炕桌上摆放的碗里,盛着热气腾腾的白面饭,散发着质朴而纯粹的麦香,那是我久违了的味道。饭后,他又热情地端出捂得果皮微微发黑的长把梨让我品尝,轻轻咬上一口,清甜的汁水在舌尖瞬间散开,浓郁醇厚的果香瞬间弥漫整个口腔。曹进裕同学后来举家搬去了遥远的新疆,自那以后,山阻水隔,我们再未曾谋面。岁月的风吹散了我们年少时的相伴时光,可那晚的饭香果香,却如镌刻在心底的深刻印记,长久地留在了我的心间。</p> 洋芋飘香,岁月留痕。忆起初中那段青涩岁月,彼时在田间挖洋芋,随后围坐一起品尝煮洋芋的场景,诸多复杂情绪便在心底悄然翻涌。那是对往昔艰苦日子的深切怀念,亦是对当下美好生活的珍视与感恩。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致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