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文图原创:高英 〔美篇号27824435〕</span></h5><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生在世,如果没有什么目标就容易活得茫然。虽然具体到个人来说每个人的目标都不尽相同,但是作为人必然有共性,于是建立在共性基础上的目标就有了普适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自己生长的原生家庭和自己的父母必然会对自己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不过反思原生家庭和反观父母作用并不是为了让人怪罪原生家庭和抱怨指责父母,而是为了促进自我成长,让自己活得更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能不承认的是,父母本身如何以及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所采取的教养方式会对孩子的成长、做人、工作、婚姻,尤其是一生的幸福感程度影响很大——多少人终其一生都活在父母带给的阳光或阴影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然而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不能盲目地一味地被动接受父母的影响,在长大成人后做子女的人应该对此有所反思、有所改善,如此才能活出自己最好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显然几乎所有人都应该有个共同的人生目标,那就是研究好自己和父母的关系课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好事三件。在自己和父母的关系课题方面,你能否成长、能否幸福都取决于能否做好以下三件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是接纳父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每个人年幼无知的阶段,父母就等同于自己的全世界。那时候做孩子的你天然地爱着父母、全盘地接受着父母给予的一切,还不叫接纳父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所谓的接纳,是在你具备了独立的自我意识并经历了现实的阴晴圆缺之后重新评价父母,然后对真实却不完美的父母(而非年幼时想象中的全能父母)予以接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换句话说就是你能接受父母本来的样子,例如接受父母不符合甚至违背自己期待的地方,例如接受父母呈现出狭隘、自私、冷漠、虚伪的部分,等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你把父母视作完美的父母或者说是全能父母时,是接受不了父母的瑕疵的,更别说接受父母的过错。显然,一旦你心目中完美父母或者说全能父母的形象坍塌,就会造成你作为孩子的精神上的灾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痛苦之中,你需要接受现实,承认自己的父母并不完美甚至还有过错,这既和你的出生无关又和你的人生无关。你只需要认可现状,允许父母呈现真实的样貌,不再因为看见了父母的真实面貌而影响自己的生活,如此就是接纳了父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是理解父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常人们所说的理解父母,是指你在了解父母的不容易之后,对父母的一切予以体谅。昨天我看到一个短视频里有人在讲理解父母其实是指你要理解父母的处境如何、认知怎样才带来现有局面,允许父母按照他们的逻辑生活,不要幻想去改造父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觉得在当下这个关于怎样才是理解父母的看法很有道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你在长大成人后发现了父母的不足时,可以积极地提出建议,却不可试图去按照自己的人生理念去改造父母。毕竟父母从小到大的生长环境、时代背景、个人习惯与你大为不同,难以按照你想要的模式来生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要做的是尊重父母,允许他们按照本来的样子生活——诸多父母不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成长,只会保持他们在孩子出生前就形成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如果你能遇见成长型的父母是你的幸运,不能遇见就只能顺其自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你明白了父母在他们的思维框架内和他们的生活习惯中必然会表现什么而又不会突破时,就理解了他们的局限,从而不再对父母怀有超出父母实际层次的期待,这才是真正理解了父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是超越父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你做到了以上所说的接纳父母、理解父母,就意味着你至少在某些方面已经高于父母,从而可以走向下一个阶段——超越父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超越父母说难也难,比如父母已经取得了辉煌的人生成就的话,下一代人就很难超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超越父母说易也易,比如你可以拥有比父母更高的认知,从而在高认知的基础上,活得比父母健康、从容、幸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文所说的超越父母,显然指的是后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个人都是站在父母的肩膀上看世界,不是本就应该高于父母吗?现实中却不是这样。由于孩子自出生后就对自己的父母具有天然的热爱之情和忠诚之心,不仅会在幼年全盘接受父母带给自己的一切,还会在长大后延续着父母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没有积极的学习、自觉的反思,一个人是很难高于自己的父母的,这里的“高于”指的是认知上的“高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假如一个人的父母本就思维狭隘、认知肤浅的话,孩子就容易受到直接的影响,长大后孩子与父母之间会总是纠缠不断、是非难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反之,假如你在认知上超越了父母,除了继续尊重养育你的父母之外,你可以活得比父母更好,在处理现实问题上会脱离磕绊、游刃有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生可长可短,无需目标杂乱,一个人一辈子只需要做好“接纳父母、理解父母、超越父母”三件事就足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纳了父母,会让你活得少忧少虑;理解了父母,会让你活得心平气和;超越了父母,会让你活得富有活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这样的心理基础上,你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喜悦之情也会随之越来越多。</p><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高英写于2025年3月11日,二月十二,周二巳时</span></h5><p class="ql-block ql-indent-1"><a href="https://www.meipian.cn/5bfdsmgm" target="_blank">母女关系会直接影响女儿的婚姻关系</a></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a href="https://www.meipian.cn/5basnsyo" target="_blank">陪伴孩子越多越无功</a></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a href="https://www.meipian.cn/5bbt0vtr" target="_blank">想获得幸福感,就得先弄清自己在烦恼还是在痛苦</a></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7dm2qr" target="_blank">无能的人爱抱怨,有力的人在行动,反省的人能成长</a></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a href="https://www.meipian.cn/58r0mtv1" target="_blank">理顺与他人的关系之前,必须先理顺另两种关系</a></p> <h5><font color="#9b9b9b">本文图系作者高英原创作品,侵权必究。</font></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