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熙~当代中国的“马可·波罗”

平安夜

<p class="ql-block">初春三月,春梅绽放,春柳吐蕊,樱花约定。在新长江日报大厦的武汉国际传播中心,由湖北省、武汉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举办黄埔抗战军人后代余熙先生的演讲会,主题:《一个黄埔亲属的声音究竟可以传多远》(怎样把中国故事讲遍全世界)。</p><p class="ql-block">余熙,公共外交活动家、纪实文学作家、水彩画家、摄影家、演讲家、高级记者、高级研究员。</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全国理事会特邀理事,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人文交流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武汉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长江日报、武汉国际传播中心二级高级记者,黄埔军校同学会会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p><p class="ql-block">省、市黄埔军校同学会,民革武汉市委会,武汉国际传播中心有关负责人及市委统战部有关处室负责人,黄埔会员及亲属、黄埔读书会书友50余人参加。</p> <p class="ql-block">活动现场,大家参观了武汉国际传播中心和余熙工作室,了解数字时代长江日报的采、编、印、发等新融媒技术,共同聆听余熙老师在多个国家开展采访活动、进行文化交流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余熙老师以40多年的记者生涯,已出书30余部、个人艺术展37场、演讲100余场,到过80多个国家,访问各国元首50余位。</p> <p class="ql-block">武汉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一直秉持“发扬黄埔精神、联络同学感情、促进祖国统一、致力振兴中华”的建会宗旨,积极组织黄埔会员及亲属开展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形成以“黄埔读书会”为标杆的一批品牌活动,形式多样、主题丰富、广受好评。</p> <p class="ql-block">余熙老师以《一名黄埔亲属的声音究竟可以传多远》为题作交流分享,围绕“中国故事讲什么”“中国故事对谁讲”“中国故事怎么讲”,结合自身经历深入探讨如何在国际舞台上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为大家带来了一场文化盛宴。</p> <p class="ql-block">中国故事对谁讲?</p><p class="ql-block">一、面对高层政要(影响有影响的人)</p><p class="ql-block">二、面对媒体、学界、商界人士</p><p class="ql-block">三、面对关切乃至误解中国的人群</p> <p class="ql-block">曾任新华通讯社社长的穆青同志,于1997年在人民日报专文介绍余熙:写作·绘画·摄影·交流——余熙的记者生涯。</p> <p class="ql-block">徐移山:通过本次活动,我受益匪浅、收获良多。余熙先生的分享让我认识到,我们黄埔亲属拥有更多的对外交流机会,应该更加积极地讲好中国故事,为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贡献自己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李学峰:余熙老师的分享既有理论高度,又结合了实际经验,对我们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有益借鉴。作为黄埔亲属,我将弘扬“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成为黄埔故事的讲述者、黄埔精神的传承者、黄埔文化的传播者,在新时代继续将黄埔精神发扬光大。</p> <p class="ql-block">刘成春:作为余老师四十多年的老相识,我为拥有这样一位优秀的朋友而自豪,在聆听他的交流分享后,我更是深有感悟。我将以他为榜样,不负黄埔二代的历史责任和使命,继续用手中的画笔表现和反映武汉,为讲好武汉故事、讲好中国故事贡献自己的力量!</p>

黄埔

余熙

故事

亲属

同学会

武汉

中国

黄埔军校

长江日报

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