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袋斜街广福观

蔡文华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广福观,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烟袋斜街37号、51号,大石碑胡同6号、8号,是什刹海“十刹”之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广福观始建于明天顺三年(1459年),一位彭姓太监将自己的私宅改建成道观,明英宗朱祁镇赐名广福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雍正年间广福观重修,改称孚佑宫,清光绪九年(1883年),孚佑宫改建山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民国时期广福观曾设有“安庆水会”,水会是北京早期民间自发组织的消防机构,后广福观被改为民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07年,广福观进行文物腾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08年8月13日,广福观修复完毕,并正式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19年7月11日,广福观什刹海文化展示中心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广福观坐北朝南,分为东、西两路,西路建筑为白云仙院,经修复后较为完整,有山门、前殿、后殿及配殿。东路有部分建筑遗存。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天王殿、三清殿及东西配殿、三官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山门,清光绪九年(1883年)改建,面阔三间,硬山调大脊,筒瓦顶,在券门额书“广福观”,汉白玉拱形券门上雕刻有缠枝花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王殿为前殿,面阔三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清殿为中殿,面阔三间,殿门造型式样为五抹、三交、六椀,窗造型式样为二抹、三交、六椀。殿内供奉“玉清元始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东配殿为崇玄殿,西配殿为演法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官殿为后殿,位于三清殿以北,面阔五间,五方格门,二抹方格窗,前有月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广福观是北京什刹海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道教建筑,有较高的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广福观内举办的什刹海文化展示中心,一共分为六个展厅,其中一、二展厅介绍的是什刹海的历史,什刹海的地理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它也是北京城的建筑依据,当时北京的中轴线就是依据什刹海最东端南北延长线,规划出来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展厅中共展示了百余件展品,配备了数字沙盘、手机AR、多点触摸屏等多媒体展示手段,这里成为什刹海历史文化的展示中心,保存区域文化记忆的载体,地区文化服务的传输配送枢纽,弘扬爱国文化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基地,区域资源文化共建的平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广福观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的传承,这里不仅是一个旅游胜地,更是一个了解北京传统文化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谢谢朋友的关注和支持,敬请提出宝贵意见!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