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干半岛游记之三

风之弈

<p class="ql-block">  塞尔维亚共和国位于欧洲东南部,是巴尔干半岛中部的内陆国,欧洲第二大河多瑙河的五分之一流经其境内。</p><p class="ql-block"> 黑山共和国位于巴尔干半岛中西部,东南接阿尔巴尼亚,东北连塞尔维亚,西北邻波黑和克罗地亚,西南部濒亚得里亚海。</p><p class="ql-block"> 波黑位于巴尔干半岛中西部,南、西、北三面与克罗地亚毗连,东与塞尔维亚、黑山为邻。</p> <p class="ql-block">  2月中旬,参加“广之旅”团到塞尔维亚、黑山和波黑旅游。第五天中午路过韦莱兹山,这里的烤全羊看着不错,可惜导游说还要赶路。</p> <p class="ql-block">萨拉热窝</p><p class="ql-block"> 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波黑(</span>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的首都,位于萨瓦河支流博斯纳河上游附近<span style="font-size:18px;">,群山环抱,风景秀丽</span>。古城建于1263年,犹太人、穆斯林、基督教徒、天主教徒和东正教徒在这里共同生活了数百年。民族纠纷和宗教冲突是这里战火不断的一大原因。</p> <p class="ql-block">萨拉热窝隧道(希望隧道)</p><p class="ql-block"> 在波黑战争的萨拉热窝围城战役期间,于1992年至1995年期间由波斯尼亚军队修建的,以连结萨拉热窝市区和萨拉热窝机场一条隧道。当时两者之间的联系已被塞族人切断,隧道使得食品、军用物资和人道主义援助得以进入萨拉热窝,也成为绕过武器禁运,提供守军武器的重要方式。如今战争的阴云己经散去,萨拉热窝隧道也成为了旅游景点,入口处和出口处被改建为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上图隧道入口处的楼房,墙面上的弹孔清晰可见。下图这种地标叫“萨拉热窝玫瑰”:每一个地标都是当年波黑战争时,迫击炮爆炸并杀死至少三人的地点。</p> <p class="ql-block">  隧道内景。</p> <p class="ql-block">  站在萨拉热窝老城的黄堡之上,俯瞰城区,是一场震撼灵魂的视觉与心灵的双重洗礼。远处鳞次栉比的楼房错落分布,它们或新或旧,每一栋都承载着这座城市的记忆。而近处的一片墓碑整齐排列,像是一支沉默的军队,静静伫立在这片土地上。每一座墓碑下都埋葬着一段人生,是在战争中逝去的鲜活生命,它们是这座饱经沧桑城市的伤痛见证。</p> <p class="ql-block">拉丁桥</p><p class="ql-block"> 这座横跨米里雅茨河的石拱桥,是萨拉热窝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的历史意义非凡,因为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经过这座桥时,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刺杀,这一事件直接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p> <p class="ql-block">  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遇害处,前方为拉丁桥。</p> <p class="ql-block">萨拉热窝东西文化相遇线</p><p class="ql-block"> 费尔哈迪亚步行街的中间位置有一条“ 萨拉热窝东西文化相遇线”, 大街地面上刻着一句话: 萨拉热窝 ,文化交汇的地方。此线两侧清晰展示了欧式风格建筑与伊斯兰风格建筑的明显区别。</p> <p class="ql-block">圣心主教堂</p><p class="ql-block"> 天主教堂,在费尔哈迪亚步行街西面。</p> <p class="ql-block">加齐胡斯雷贝格清真寺及钟楼</p><p class="ql-block"> 在费尔哈迪亚步行街东面。</p> <p class="ql-block">巴西查尔西亚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瑟比利喷泉</p><p class="ql-block"> 建在老城区巴莎随亚广场的这座奥斯曼风格的木制喷泉,是老城最繁华的中心。</p> <p class="ql-block">  晚餐安排在老城区一家年代久远的小餐馆,这种小型饺子状的食物,据说是波黑的“国菜”。晚上住萨拉热窝的国会山酒店和温泉度假村,五⭐️。</p> <p class="ql-block">  第六天中午在塞尔维亚境内的这家餐厅用膳,角落里的缝纫机至少有40年历史了。下午返回贝尔格莱德。</p> <p class="ql-block">中国驻前南斯拉夫大使馆的纪念碑</p><p class="ql-block"> 这个纪念碑位于大使馆的旧址上。中国驻南联盟被炸使馆旧址是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遗址,在科索沃战争中被摧毁,位于贝尔格莱德新贝尔格莱德樱花路3号。1999年5月7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对南联盟进行轰炸,用导弹野蛮袭击了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造成正在使馆中工作的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朱颖不幸牺牲,同时炸伤数十人,使馆馆舍严重损毁。</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此缅怀烈士🙏🙏🙏</p> <p class="ql-block">  旧址现建成为中国文化交流中心。</p> <p class="ql-block">泽蒙小镇</p><p class="ql-block"> 位于多瑙河畔,这里有着古典风格的房屋和几座巴洛克式的教堂尖塔,是游客来到贝尔格莱德必去的地方之一。早期的贝尔格莱德主要指老城卡莱梅格丹城堡一带,因此占据了卡莱梅格丹就等于占据了整个城市。在奥斯曼帝国侵占塞尔维亚的时期,卡莱梅格丹/贝尔格莱德的大部分地区都在奥斯曼帝国手中。而萨瓦河西岸的泽蒙则是匈牙利王国及后来的奥匈帝国的领地,当时泽蒙是一个独立的城市,两大势力各自占据河岸两侧对峙。</p> <p class="ql-block">‌圣马可教堂‌</p><p class="ql-block"> 这座东正教教堂建于1940年,外观宏伟,内部装潢华丽。</p> <p class="ql-block">塔尔朵什塔‌</p><p class="ql-block"> 是泽蒙小镇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它建于1896年,是为了庆祝匈牙利人在潘诺尼亚平原定居一千年而修建的。从塔上可以俯瞰整个小镇的美景,是观赏日落的绝佳地点‌。</p> <p class="ql-block">  在多瑙河上,可以看到成群结队的白天鹅,游客可以在这里喂天鹅,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p> <p class="ql-block">  第七天早上拜谒铁托元帅墓帅。</p> <p class="ql-block">🌸铁托元帅墓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分为三部分:老博物馆、花房和May 25博物馆(铁托元帅的生日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约瑟普·布罗兹·铁托(1892年5月25日-1980年5月)南斯拉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活动家,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总统。</p> <p class="ql-block">  铁托是南斯拉夫的缔造者之一,1945年建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推行社会主义政策,成为欧洲首个社会主义国家。</p> <p class="ql-block">铁托雕像</p> <p class="ql-block">铁托墓</p> <p class="ql-block">铁托夫人墓</p> <p class="ql-block">  在May 25博物馆中,展示了世界各国赠送的礼物和铁托元帅生前使用的物品。</p> <p class="ql-block">  1955年毛主席赠送的象牙雕刻。</p> <p class="ql-block">伊朗大使馆</p><p class="ql-block"> 位于铁托博物馆附近。</p> <p class="ql-block">圣萨瓦教堂</p><p class="ql-block"> 是全世界最大的东正教教堂,排名世界十大教堂之一,供奉创始人圣萨瓦,是贝尔格莱德最宏伟的建筑之一,象征着塞尔维亚民族的凝聚力和不屈精神。</p> <p class="ql-block">  第七天中午在萨瓦河畔享受午餐及歌舞表演。</p> <p class="ql-block">卡莱梅格丹城堡</p><p class="ql-block"> 位于萨瓦河和多瑙河的交汇处,由巨大的石块组成,从古罗马时代开始,统治者就在这里建造堡垒和城镇。</p> <p class="ql-block">  教堂金顶在夕阳映影下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米哈伊洛大公街</p> <p class="ql-block">城市原点</p> <p class="ql-block">  第六、七天住Abba Hotel,在附近的中餐馆享受晚餐,遇巧团友生日💐🎉🍰。</p> <p class="ql-block">  第八天早上乘飞机返国,行程完满结束。</p> <p class="ql-block">后记:以塞尔维亚族为主体民族的南斯拉夫之前是个多民族组成的联邦国,国力超强。在美国和北约的掺合主导下强行把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马其顿,科索沃,分了出去,变成了塞尔维亚黑山共和国,后来没几年又在北约的主导下又分裂了。经过连年的战火才把塞尔维亚从强国变成了一个弱国。这个国家直到被分尸的最后一刻,还坚定地和中国站在一起。因此,以把南斯拉夫电影《桥》的主题曲《啊,朋友再见》作为背景音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