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AI

汪沁(拒私聊,不加微信)

<p class="ql-block">風靡全球的AI,有人歡喜有人愁,祂像神話一般,在人們的心頭掀起巨大的波瀾,大多數人的觀點是,AI太厲害了,好像能把人類玩弄於股掌之中;也有一些人惶惶不可終日,認為人類的末日臨近。但筆者認為,AI就是一架機器,永遠無法和人類的大腦相比,人類如果和AI拼記憶、拼存儲,就確實有點愚;人類有靈氣、有悟性,定功深的可以進入高維,這是機械、呆板的AI永遠無法達到的高度。</p><p class="ql-block">就像機織毛衣和手織毛衣,機織的可能看起來嚴整、一絲不苟,但永遠不會有手織的那樣會有溫情的傳遞,有磁場的感覺,有心裏的唸想。</p> <p class="ql-block">作為對照,我貼一首自己寫的 “七律.極光”和AI寫的七律,下麵這首是我自己寫的。</p><p class="ql-block">七律 極光</p><p class="ql-block">​流光溢彩映天穹,彩綢漫舞娛冬景。</p><p class="ql-block">​綠波長鏈破千裏,驚現一抹紫嫣紅。</p><p class="ql-block">​翠帶煙飄雲天外,錦瑟華裳染漿瓊。</p><p class="ql-block">​霓虹飛渡晶瑩玉,波瀾壯闊夜空明。</p> <p class="ql-block">這首是AI寫的。</p><p class="ql-block">《七律·極光》 </p><p class="ql-block">玄夜蒼茫垂北荒,天公醉舞鄭霓裳。</p><p class="ql-block"> 紫電青霜凝劒氣,赤燄金芒動河漢。 </p><p class="ql-block">疑是玉妃調錦瑟,翻教瑤闕染瓊香。</p><p class="ql-block">此身恨無雙飛翼,直溯流光到帝鄉。</p><p class="ql-block">可以看出,AI寫的詞彙的堆砌比較瑰麗,但感覺出一股生硬、生冷之氣,實際上,觀賞極光雖然天氣很冷,但天空的那種彩色流動、飛舞是很溫暖,也很溫柔的,但AI祂不是人,隻有從環境的寒冷,寫出這樣的冷峻詞藻,祂永遠也不會有人的體會。</p> <p class="ql-block">再看一下AI起卦,二月二十八號出行,上飛機前讓AI用時間起卦,突然發現,不論何時、也不論問何事,AI都以2023年十月五號下午三點這個時間節點起卦,而且分析用體用法,這也太不靠譜了吧。</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當時用乾隆年間銅錢搖卦結果,澤火革之水山蹇,搖卦有銅錢磁場傳遞,應該是最準的,變卦水山蹇,導致航班一晚再晚。</p> <p class="ql-block">巧合的是,搖卦完畢時打碎了一個青花瓷杯,在這個多災多難的時代,安全比什麼都重要,瓷杯碎地的當下,心一喜,外應來了,“碎碎平安”,此行必順利,像這種外應,AI永遠無法望其項背。</p> <p class="ql-block">再舉一個例子,清代名醫葉天士有這樣一段奇遇。一位大戶人家的少奶奶難產,請了多少醫生把脈開方,還是生不下來,隻好把葉天士請來,他看了衆醫開的藥方,覺得沒有任何問題,若自己開,也是這個方子,佰思不得其解,心情煩悶,就在院子裏轉悠,時值深秋,忽見樹上的梧桐葉紛紛飄落,腦中靈光一閃,就在其他醫生原來的藥方上加上“桐葉三片”,喝完這碗藥,孩子呱呱落地,這裏是取了秋葉的“落”之意,也就是秋葉攜帶的“落”能量。像這樣的靈感AI是不可能有的,AI隻能照本宣科,人類的大腦是用來覺悟的,不是當做機器用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