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商第一村”——江西婺源思溪延村(上)

东方君

江西省婺源县为古徽州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有“书乡”“茶乡”之称。截至2024年,有28个中国传统村落、8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4100余幢古建筑,有徽剧、傩舞、徽派“三雕”(砖雕、石雕和木雕)以及歙砚、婺源绿茶等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婺源还是全国唯一一个将整个县域都划入景区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县共有30多个景区景点,其中5A级景区2个,4A级景区12个。 <b>婺源旅游景点分布图(点击小图看大图)</b><br> <p class="ql-block">思溪延村景区位于婺源县思口镇境内,由思溪和延村前后两个村落组成。思溪延村始建于南宋庆元五年(1199年),至今已有800余年历史。当时建村者俞氏以(鱼)思念清溪水而名。数百年来村里人在江西、浙江、上海乃至湖南、广西等地经商,主要从事木材、茶叶、盐业等商业活动。经商致富的人多携资荣归故里,买田置房、兴建书院,创建了大批府第楼阁、祠堂牌坊等建筑.因此,思溪延村号称“儒商第一村”。<br></p> <p class="ql-block">整个村落以明清古建筑为主,村落内以青石板铺地,现有172户,667人。有古民居156幢,其中明代建筑5幢,清代建筑80余幢,现存古建筑占地面积约为16000平方米,大多为粉墙黛瓦的徽派民居。豪宅院落内精湛的“石雕、木雕、砖雕”在婺源的徽派老建筑中尤为出彩。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b>思溪延村景区导览图(点击小图看大图)</b></p> 思溪延村景区入口处有一座高大的牌坊,牌坊里面有一个巨大的算盘,整个算盘高3米、长12米、重约7吨。算盘珠全部由马来西亚红木制成,每个珠直径42厘米,厚24米,重达70斤,据说是世界上最大的木算盘。 靠近景区入口的是延村,思溪村则更远些,大概要走2公里左右,可以在入口坐景区的观光电瓶车。游人通常坐车到思溪村,尔后边走边逛,慢慢走回延村。两个村子间有片很大的油菜花田,但逢春季油菜花开,美不胜收。<br><b>延村与思溪村之间的油菜花田</b><br> 思溪村入口 思溪村环境优美,古建筑群背靠青山,面临清溪和稻田,四周都是绿地,村庄与秀水青山的优雅自然风光融为一体。 <b>通济桥</b><br>通济桥位于婺源思溪村口泗水之上,始建于明代景泰年间(1450 - 1456 年),是思溪村俞宗亨公为造福社会发动子孙筹资建成的一座两孔廊桥,桥长约 22 米,宽 3.8 米。&nbsp;<br> <b>敬序堂</b><br>敬序堂是思溪村较大的古民居,而且是保存最完美的商宅。建于清嘉庆二十 年(1815)。创建人俞文杰,又名继机,字锦三,例授“修撰佐侍郎”、贡生。敬序堂由庭院、正厅、后堂、花厅、厨房及花园组成,占地达一亩多。敬序堂的大门朝北,门前开阔,紧临思溪,由于主人贡举出身,又有个官衔,自然比一般商宅优越、气派。走进大门,迎面的一道门称为“仪门” ,俗称“中堂门”。平时,门扉紧闭,只有尊显贵客才会敞开,走过这道门, 果然不同凡响,开井阔大,厅堂宽敞,而且楼上是走马回廊环绕。这所厅堂及其陈设,是典型的清代模式,上门头高悬首“敬序堂”匾,下挂中堂画,两边楹联。条桌上摆放着长鸣钟、花瓶、镜子,这叫“东瓶西镜”,谐音“东平西靖”,就是说,不管你走东闯西,都能平安宁静。这是家人对经商在外主人的祝愿,加上长鸣钟,更有终身平靖之意。<br> 木架桥 <b>花颐轩</b><br>在思溪,商宅大都称堂,唯有花颐轩这栋老房子叫做轩。花,即花甲之岁,颐,颐养天年——原来是徽商们专为族中老人所建的敬老院。<br> <b>七叶衍祥</b><br>七叶衍祥这幢古宅的主人曾经得到清道光皇帝的旌表。其老祖母年近百岁,一生亲历七代,而且五代同堂、一门和睦,人人孝友,耕读为本,勤俭持家,个个事业有成。所以道光皇帝亲赐鎏金匾额“七叶衍祥”,至今高悬门前。当时全国有七世家庭,道光帝下旨谓名七叶衍祥,都赐牌匾给予表彰。<br> <b>振源堂</b><br>振源堂是清嘉庆通奉大夫俞士英的祖居,建于清朝嘉庆年间,其砖雕、木雕、石雕的图案精美华丽。而建造者是一位典型的徽商,振源堂的建筑风格体现出亦儒亦商的特质。<br> <b>银库</b><br>这里是徽商们专门修造的藏银库房,他们将经商的盈余纳入银库,用于举办筑桥铺路、赈灾救灾、修建学堂和济助贫弱等公益事业。银库由宗族里选派责任心强的人管理。银库四周墙面,全为厚实的护墙青石砌成,青石板长近3米,用于防盗,也有利于防潮。<br> <b>三尺巷</b><br>思溪村的巷子多,纵横交错。此巷一条狭窄青石板路,两边是陡立的高墙,酷似一线天。巷子宽约一米,故名。<br> <b>(未完待续)</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