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9ucn7vh" target="_blank">肯尼亚马赛马拉游记(上)</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ms86u6" target="_blank">肯尼亚马赛马拉游记(中)</a></p> <h1><b>《长颈鹿篇》 <span style="font-size: 17px;"></span></b></h1> 长颈鹿(giraffe)是世界上身高最高的动物, 同时也算得上是大草原上最高贵优雅的动物。 在非洲,不同地域的长颈鹿,它们身上的花纹也是不同的。 <div><br></div><div>金合欢树上都长满了锐利的刺,这是防止食草动物侵犯的有力武器。长颈鹿会小心翼翼地躲开刺去吃金合欢树上的嫩叶。<br></div> <div><br></div><div>长颈鹿是世界上现存的最高的陆生动物,站立时可达6到8米,有二,三层楼那么高。<br> 长长的四条腿,一般的河沟,一纵而过。<br></div> <div><br></div><div>长颈鹿也是草原上最有绅士风度的动物,温文尔雅,风度翩翩,讨人喜欢。<br></div> <div><br></div><div>黎明时分,万里无云,大草原地平线上露出一对长颈鹿的剪影。<br></div> <div><br></div><div>像窈窕淑女,不紧不慢的踱步。<br></div> <div><br></div><div>旭日之光透过云层产生出的淡淡霞光,照在长颈鹿身上,使其身上的美丽的条纹变得更加迷人。<br></div> <div><br></div><div>绵延起伏的远丘,宽阔的草原近丛,霞光下的长颈鹿,像是一幅油画。<br></div> <div><br></div><div>看它款款而行、安然渡步的神态,胜似“闲庭信步”。<br></div> <div><br></div><div>夕阳向着非洲草原地平线缓缓落下的时候,整个天空到处都是如火如荼的桔红色余晖,柔美背景中太阳变成了金色蛋黄,以不再耀眼不可相望。<br></div> <div><br></div><div>当夕阳光照在它们身上,身上美丽的条纹泛着金光。<br></div> <div><br></div><div>长颈鹿快跑起来时速可达70公里/每小时。驰骋时的姿态仍不失高贵优雅。<br></div> <div><br></div><div>夕阳西下,将天空染成金黄色。长颈鹿和羚羊同时出现在地平线上,这场景很难得。<br></div> <div><br></div><div>长颈鹿和角马同时出现在地平线上,这场景也同样是很难得。<br></div> 除了狮子外,长颈鹿最大的天敌是人类的盗猎。长颈鹿的盗猎者多半儿是为了珍贵的长颈鹿肉(很难想象,长颈鹿肉尽然是欧美某些富豪餐桌上的佳肴)。盗猎者可以从一头长颈鹿身上取下300公斤的肉,出口到欧美国家各大城市以获取暴利。<br>非洲长颈鹿演化至今经过慢慢的700万年, 可就在过去短短几十年的时间 ,非洲长颈鹿就从无危变成濒危,距离灭亡只差一步之遥 。人类的口福之欲造成了如此儒雅的野生动物的绝迹,不能不说这是人类的悲哀。<br> <div><br></div><h1><b>《斑马篇》</b></h1> 斑马(zebra)是非洲的特产动物,大至分为细纹斑马和粗纹斑马。在马赛马拉大草原只有粗纹斑马。斑马周身的条纹和人类的指纹一样,没有任何两头完全相同。 <div><br></div><div>二月的马赛马拉,斑马群通常不大,最多也就是10只左右。要想看到巨大的斑马群,要等每年的7、8月的“大迁徙”<br>届时成千上万的斑马会从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大草原穿越马拉河来到马赛马拉。马赛马拉的斑马数最多时可达30万头。<br></div> <div><br></div><div>日出前,非洲金背景下的金合欢树和斑马,一幅绝美的风景!<br></div> <div><br></div><div>日出时斑马的剪影。<br></div> <div><br></div><div>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光线依然柔和。一对亲密的情侣。<br></div> <div><br></div><div>在繁殖季节,雄斑马在与对手竞争中获胜之后,会与雌斑马一起生活一段时间,通过亲昵、嬉戏等行为,然后交配。<br></div> <div><br></div>看着像是第三者插足。 <div><br></div><div>斑马的屁股很像非洲黑人的臀部,翘而结实,再加上细长腿儿,美感十足。<br></div> <div><br></div><div>夕阳暖光下的斑马群。在马赛马拉大草原每天都会有这样美好的画面。<br></div> <div><br></div><div>斑马妈妈带着小斑马漫步在夕阳下。<br></div> <div><br></div><div>夕阳落下后,又见火烧云。<br></div> <div><br></div><div>转眼间乌云密布,大雨将至。<br></div> <div><br></div><div>二月份的气候时常有云,天空色彩斑澜。<br></div> <div><br></div><h1><b>《野牛河马篇》</b></h1> 非洲野牛(Buffalo)是非洲草原上体型最大的动物之一,虽是食草动物,但却是最可怕的猛兽之一。人们常常将野牛列入非洲动物五霸之一。非洲五霸(big five)指狮子、非洲象、非洲野牛、花豹和犀牛这五种非洲动物。 非洲野牛长相非常像我小时候在江西五七干校福港村小学放学后经常骑的水牛,所不同的是非洲野牛的目光里充满着怒气。<br>非洲野牛不仅体形更大,而且非常凶悍,坚硬而锐利的角就是它们的武器,而结实的牛皮则有利于防卫。正是因为非洲水牛同时拥有了“强大的矛”和“结实的盾”,所以更加坚不可摧,有时候连狮子都怕它们三分! <br> <div><br></div><div>最让我感兴趣的是野牛身上的牛椋鸟(俗称犀牛鸟),非洲的这种鸟在河马背上和长劲鹿脖子上也经常能看到。<br>几只牛椋鸟在野牛身上、头上叽叽喳喳飞来窜去。一会儿脑顶上,一会背上,一会儿鼻子上,一会儿眼睛上。<br></div> 但性情暴躁的野牛从不会驱赶也不会攻击牛椋鸟。这是因为这是牛椋鸟在啄食野牛身上的寄生虫,减少寄生虫对野牛的危害。而野牛身上寄生虫是牛椋鸟的主要食物,就这样牛椋鸟和野牛和谐共处,形成了共生的关系。 <div><br></div><div>高低音二重唱。<br></div> 非洲野牛牛角上裹满泥浆,那是因为淤泥能让水牛在非洲灼热的阳光下保持凉爽,还能防止讨厌的小昆虫叮咬。<div>非洲野牛脾气非常暴躁,性情异常凶猛,甚至会主动攻击人类,是一种高度危险的动物。<br>马赛人不怕狮子豹子,但却惧怕野牛。一次我们在外野餐,附近有一头野牛,马赛导游怕有危险,就扔了一块石头想把它赶走,结果野牛反而瞪着睛充满怒气的眼睛朝他冲了过来,吓的马赛导游抱头鼠窜。<br></div> <div><br></div><div>河马(hippo)是淡水物种中的最大型杂食性哺乳类动物,体型巨大,体长4米,肩高1.5米,体重约3吨。<br></div> 河马也是非洲五丑之一,五丑为河马、狒狒、疣猪、秃鹳和秃鹫。 丑陋无比更是凶残危险。马赛导游说,在动物保护区内曾发生过多起河马伤人的事件。事实上,河马是非洲伤人率最高的动物。 <div><br></div><div>张开成九十度的大嘴,配以尖锐无比的牙齿,再加上1000公斤的咬合力,即便是有坚硬皮肤的鳄鱼,也能被河马轻松地咬个透穿。<br></div> 河马在交配季节,雄性间时有争斗。 <div><br></div><div>白天几乎全在水中,食水草。<br></div> 河马常由10余只组成群体。 <div><br></div><div>河马母子。<br></div> 样子“超萌”的小河马。 <div><br></div><h1><b>《禽鸟篇》</b></h1><div>马赛马拉野生保护区有多种鸟类,其中一批高颜值的鸟类是非洲大陆特有的。对于鸟类摄影爱好者而言,这里无疑是天堂,珍稀鸟类几乎随处可见。<b><br></b></div> 非洲鸵鸟(ostrich)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鸵鸟,也是世界上现代鸟类中最大的鸟,高可达3米,不会飞但奔跑得很快。鸵鸟的天敌是狮子和猎豹。 鸵鸟的双腿不但长而且粗壮有力,每一步可以跨越6-8米的距离。双腿同时也是防御天地的武器。被逼入绝境的鸵鸟,会用腿向前跳踢,它们第二趾上长有一个长长的趾甲,只要被这长趾甲踢中,狮豹一定会受到巨大伤害! <div><br></div><div>鸵鸟小头大眼睛,在盯着你看时,特别地呆萌可爱。<br></div> <div><br></div><div>雌非洲鸵鸟灰褐色,雄非洲鸵鸟全身大部分羽色为黑色,翼和尾部有白色羽毛。<br></div> <div><br></div><div>夜幕降临前的一对非洲鸵鸟。<br></div> <div><br></div><div>合欢树上的这只雄鹰傲视着远方草原。这种鹰叫草原鵰 (Tawny eagle),羽毛是深棕色的,在小斑上有更淺的金棕色羽毛。<br></div> <div><br></div><div>一脸霸气,满目凶光,其威风一点不输北美白头鹰。<br></div> <div><br></div><div>秃鹫(Vulture)是世界上体格最大的猛禽, 几乎所有秃鹫都是光头,据说这是当它把整个头都伸进猎物尸体内部觅食时,不至于沾到更多的血而弄脏了自己的羽毛。<br></div> 非州秃鹫有多种,我们看到的这种叫肉垂秃鹫(The lappet-faced vulture),是非州体格最大的秃鹫。<br>黑褐色绒羽非常好看。如果不看那张丑陋的肉垂脸和脖子,则多像是一位身着燕尾服的绅士。<br> 每年的大迁徙角马部队渡河后,马拉河畔会堆积有大批被淹死的角马尸体,鳄鱼和河马无法消化这么大量的死尸,秃鹫就成为了最后清理马拉河的主力军。除此之外,在大草原上鬣狗和豺狼吃不完的腐尸,最后都由秃鹫解决,它那带钩的嘴可以轻而易举地啄破和撕开坚韧的牛皮,拖出沉重的内脏。秃鹫的存在防止了大草原瘟疫的散播,所以说称秃鹫为“草原清道夫”一点儿也不为过。 <div><br></div><div>这是东非大草原上最骄傲的鸟类—东非冕鹤(Grey Crowned Crane),也称为灰冠鹤(Balearica)是一种小型鹤类,主要栖息于非洲东南部的沼泽地和大草原。<br></div> 它有高高挺立的双腿,伸展自如的长颈。黑灰色华丽的绒羽,精美的面部斑纹上嵌着一对炯炯有神的眼睛,枕部有无数条土黄色绒丝向四周放射,形成一个美丽的绒球,称之为冠羽。 在这个独特的外表下有一个美丽动人传说,古时候,有一个国王在在沙漠里迷路了,一群鹤飞来救了他。为了报答鹤的救命之恩,国王把自己的金王冠赐给了鹤,鹤头上的金冠就变成了金光熠熠的冠羽。 发情时雄鹤会尽力地展示自己的羽毛和翅膀,翩翩起舞,以博得配偶的欢心。<br>皇冠鹤雌雄成对生活在一起,终生一夫一妻。<br> 皇冠鹤美丽端庄的体态,喜歌善舞的天性,忠于爱情的品格,深受非洲人的喜爱和尊敬。在乌干达、坦桑尼亚和卢旺达,灰冠鹤被奉为国鸟。 <div><br></div>秘書鳥(secretary bird)学名蛇鷲,是一种非洲特有的的猛禽。<br>之所以有秘书鸟这个优雅的名字,是因为它脑袋上支楞着羽冠,像耳朵后面夹着羽毛笔的秘书。<br> 秘书鸟有双大眼睛加华丽的“假睫毛“。长长的双腿步法灵活。别看它长相温柔华丽,名字优雅,实则凶猛又炫酷。 <div><br></div><div>秘书鸟也是非洲毒蛇的天敌,袭击毒蛇时动作迅速,先用灵活的步法迷惑对手,然后抓住猎物将其摔死后慢慢享用。<br></div><div>高傲自大的秘书鸟,其美丽的形象已被应用于非洲部分国家的国徽、钱币和邮票,在苏丹更被奉为国鸟,是非洲国家的骄傲。<br></div> <div><br></div><div>这只七彩纷呈.鲜艳靓丽的鸟叫紫胸佛法僧(Lilac-breasted roller),广泛分布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及阿拉伯半岛南部。<br></div> 这种颜色宫廷般高贵的萌物,中文名字如此奇怪,是因为它叫的声音很像中国的"东方角鸮",一种在唐朝时根据其叫声起名为“佛法僧”的鸟。 佛法僧鸟类有很多种,图中这种紫胸佛法僧是其中最漂亮的。 据说紫胸佛法僧在整个非洲都是最美丽的鸟,是肯尼亚、博茨瓦纳两国的国鸟。 <div><br></div>飞起来翅长而尖。典型羽色为蓝、绿色。 <div><br></div><div>红脸地犀鸟(学名:Bucorvus leadbeateri)是犀鸟科中体型最大的,呈黑色,脖子上像是镶嵌着一块红珊瑚石。<br></div> <div><br></div><div>这只红脸地犀鸟嘴里叼满了蜥蜴、蛙和虫子,好像是为了回去喂它的小宝宝。<br></div> <div><br></div><div>另一只在自己吃虫子。<br></div> <div><br></div><div>珍珠鸡(Guinea fowl),因羽毛像是布满了珍珠而得名。裸露的头和颈部皮肤颜色深而粗糙,还有皱折,一点也不好看。<br></div> <div><br></div><div>红胸长爪鹡鸰(Rosy-throated Longclaw)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区<br></div> 2009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div><br></div><div>黄腹织雀 (Spectacled Weaver),独特的一种织巢鸟, 身型大麻雀一号,衣服色彩斑斓、漂亮。<br></div> 织巢鸟是动物中优秀的纺织工,它们能够用草和其他植物编织出窝来。 <div><br></div><div>这只漂亮的鸟叫冕麦鸡(Crowned lapwing),属于中型涉禽,很容易识别,顶冠棕色,下面是黑色和白色相交组合的环。<br></div> <div><br></div><div>这种鸟叫裸脸灰蕉鹃(Bare-face go-away-bird),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区。<br></div> <div><br></div><div>开普敦丽椋鸟(Cape Starling )又叫開普光澤八哥,生活在非洲南部灌木林地。<br>2012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br></div> <div><br></div><h1><b>《羚羊角马篇》</b></h1><div>马塞马拉草原上有很多种类的羚羊,我只有幸看到其中几种最常见的也是非洲特有的羚羊。<b><br></b></div> 这是黑斑羚(impala),因其长着一双漂亮的像小竖琴一样的高犄角(母黑斑羚没有犄角),又称高角羚,以优雅的姿态和卓越的跳跃奔跑能力闻名。由于奔跑速度极快,所以又名飞羚。这是我们这次在大草原看的最多的一种羚羊。 <div><br></div><div>黑斑羚也是跳跃能手,能原地跳跃超过3米,在奔跑时能跳跃10米远,臀部呈一个“川”字,像是“麦当劳”标志。<br></div> <div><br></div><div>晨雾中的一群母黑斑羚,屁股上的“麦当劳”标志尤为明显。<br></div> <div><br></div><div>这是汤氏瞪羚(Thomson's gazelle),总是机警地用双眼瞪着对面的人或其它动物。汤氏瞪羚肚皮两侧上方各有一条黑线,尾巴的末端有一簇黑毛。蹬羚是非洲草原上常见的羚羊,跳跃式的奔跑,是非洲草原上的短跑亚军,却也常是狮豹们的盘中餐。蹬羚也是每年大迁徙的主力军,有数十万只,其规模仅次于角马。<br></div> <div><br></div><div>母瞪羚有一对短细的犄角,公瞪羚则长着一对又粗又长的弯刀形的犄角。<br></div> <div><br></div><div>两只公瞪羚羊在为争夺一只母瞪羚羊进行殊死搏斗。角马在一旁观战,好像在做裁判。<br></div> <div><br></div><div>打着打着,突然不打了。原来姆瞪羚羊已被另外一只公瞪羚羊拐跑。这架算是白打了。看着这两只公瞪羚羊失落的样子,众人大笑。<br></div> <div><br></div><div>两只一见钟情的瞪羚羊进行了暫短的交流之后,马上进入主题。<br></div> <div><br></div><div>犬羚,英文名字叫Kudu,又称小羚羊,主要生活在南非及東非的灌林,是世界上身材最小的羚羊。<br>它的又一个英文名字叫Dik-dik,因为它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会发出类似于 “迪克尼克”的声音,警示同伴来敌人了。<br></div> 这只小可爱是犬羚,水汪汪的孩童般无暇的大眼睛,自带超长纤细睫毛和眼线,怎么看那样子都是呆萌呆萌的。 <div><br></div><div>转角牛羚(Topi) ,因为身上脸上有黑斑, 又叫黑面狷羚 。由于分布于非洲东部和南部,又<br>俗称为南非大羚羊。<br></div> <div><br></div><div>这种大羚羊浑身红透,脸和腿部有“淤青”,两个角的环状凹凸很深。<br></div> <div><br></div><div>黑面狷羚在日出日落时异常活跃。<br>清晨,一对决斗的黑面狷羚。<br></div> <div><br></div><div>透过山峦天边的薄云,一素金色的晨光打在它俩身上。<br></div> 旭日东方升起,金光洒满大地,战斗仍在继续。 <div><br></div><div>日落时的黑面狷羚。<br></div> <div><br></div><div>二月的肯尼亚。气候变化异常。一会儿是晴空万里,一会儿又是乌云密布。<br>黄昏时节,伴随着变化莫测的乌云 天空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此时的地平线上,总能看到黑面狷羚的影子。<br></div> <div><br></div><div>伊蘭羚羊(Eland),又名巨羚、是東非及南部非洲大草原及平原的一種羚羊, 是世界上第二大羚羊,比成年的牛还大,因其犄角呈螺旋状,又叫捻角大羚羊。<br></div> <div><br></div><div>柯氏狷羚(Coke's hartebeest)也是在中南非及東非才能见到的大型羚羊<br></div> 柯氏狷羚有点马面的样子,族群领袖是经过打斗而产生的。雌雄都有角,形状是先向外曲,再向前弯,角尖向后。雄性皮肤深褐色,雌性为黄色. <div><br></div><div>角马(wildebeest)学名牛羚,又叫黑尾牛羚,喜好群居,是大型食肉动物主要的食物来源。<br></div><div>角马母子。<br></div> 角马长得牛角、牛頭、馬面、羊鬚、牛身、羚羊紋,真正的四不像。<div>角马一家。<br></div> <div><br></div><div>合欢树下望着落日的角马。<br></div> <div><br></div><div>狂奔中的角马,脚下生风,目光惊恐。<br></div> <div><br></div><div>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只有稀疏的角马群。在马赛马拉大草原,要想看到真正壮观的角马群,要等到七八月分大迁徙之时。<br></div> 一年一次的东非大迁徙,征途3000 公里,是世界上最为壮观的动物大迁徙。<br>届时,浩浩荡荡的迁徙大军会两渡马拉河,这个时候在马拉河畔观赏大迁徙部队渡河, 景象最为壮观,被喻为是狂野非洲的“天堂之渡”。就为能亲眼目睹这世界上最为壮观的大迁徙场面,马赛马拉,我会再回来的!<br> <div><br></div>最后用一段小视频来结束我们这次马赛马拉的梦幻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