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树湘故里·树湘党建公园红色文化之旅

回忆录自传.作家黄波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5年3月10日,我踏上了一段意义非凡的红色文化之旅——探访陈树湘故里及树湘党建公园。这一天,阳光明媚,心情格外激动。陈树湘,这位中国工农红军优秀指挥员的英勇事迹一直激励着我。自驾游让我能自由地感受这片土地的历史厚重与自然美景。</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走进树湘党建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庄重的纪念碑和雕像。大理石瓷砖地面上摆放着许多鲜花花束,簇拥着许多带有红绸带飘动的花篮。这不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或某个重要事件的纪念与尊重,也透露出大自然之美。不远处,“双百英模”的铭牌下,陈树湘的生平简介清晰可见,他生于1905年秋,湖南长沙人,是中共党员,在中央红军长征途中担任关键职务。这里的每一处细节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沿着公园的小径前行,一幅幅描绘战争场景的黑白插图令人驻足。这些画面生动再现了1934年10月,由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陈树湘率部参加长征的情景。战士们肩扛扁担、挎着篮子,奋力前行的画面,以及浴血奋战,突破封锁线,强占渡口掩护中央直属部队过江的悲壮场景,让人感受到那段艰苦卓绝却英勇向前的岁月的可歌可泣。旁边还有一块介绍牌,详细记录了陈树湘如何在湘江之战中完成掩护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和主力红军强渡湘江的任务后被重伤俘获,最终壮烈牺牲的事迹。</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继续深入,可以看到一组展示陈树湘战斗生涯的画作。其中一幅描绘了1927年9月,陈树湘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另一幅则展现了1934年3月,陈树湘被任命为红34师师长,成功完成牵制和阻击敌军的任务。这些作品不仅记录了陈树湘个人的成长历程,更见证了中国革命的重要时刻。而那些关于陈树湘带领部队在闽西地区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描述,则让人们了解到他在地方斗争中的卓越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最令人动容的是那座矗立于广场之上的陈树湘雕塑。塑像旁两座汉白玉碑石上记载了34师湘江战役最后的荣光,以及陈树湘34师100团生死战友——韩伟将军的儿子.儿媳.孙子遵从老人遗愿为他塑像立碑的经过……陈树湘师长1905年出生于长沙县福临镇枫树湾,后在长沙小吴门一带与毛泽东.杨开慧认识,受到马列主义思想启蒙,跟随毛委员参加秋收起义,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最终以断肠明志的方式,“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福临镇是陈树湘的故里,这里不仅是瞻仰英雄的地方,也是传承红色精神的理想之地。</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离开前,我在留言板上留下了自己的感言:“怀念先烈事迹,传承红色精神”。这一刻,我深刻体会到这段旅程的价值所在。它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参观游览,更是对历史的回顾与思考,对未来的期许与责任。通过这次旅行,我对陈树湘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