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至湖南、贵州小环线自驾游(贵州梵净山)

独游闻风

梵净山,得名于“梵天净土“,又名三山谷、大佛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境内。系武陵山脉主峰,是中国的佛教道场和自然保护区,位于铜仁地区中部。 2024年6月18日,晨雾尚未散尽,我们离开云舍村,驾车奔赴梵净山东门。这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的世界自然遗产,正如其"梵天净土"之名,在武陵山脉的云涛间静候来客。按照前一天预约的时间,我们在9:20前到达梵净山东门,排队进东山门,乘景区观光车到索道下站,换乘索道。 出索道上站,面前有两条路,左边通往普度广场,右手边的木栈道通往蘑菇石,我们选择右边先去蘑菇石。 梵净山蘑菇石是是梵净山最具代表性的山石景观,是由风化、侵蚀后残留的层积岩所成,花岗石尤其是黑色的花岗石长期受风化作用,使地壳表层岩石逐渐崩裂、破碎、分解,同时也形成新环境下的新矿物岩。它既像天上飞来之物,也似是地下生长而出,傲然矗立着。 离开蘑菇石继续前行,面前是翻天印。翻天印,历经亿年,傲然屹立,自古便有仕途求官之人来此祈愿! 九皇洞,相传古时有位女佛徒在洞内修行,平日慈善广施、采药救人,深受当地百姓爱戴,后来功德圆满,白日飞升,人们就尊称她为“九皇娘娘”。 万名洞,登上梵净山顶朝拜的信众常将刻有自己名字的小石片投入万名洞中以求赐福,经年累月,积下万千姓名石片,遂得名“万名洞”。 向老金顶攀爬,山路陡峭险峻,很多地方只能容一人通行。 老金顶海拔2493米,是梵净山第二高峰。因月光下石壁经常出现弥勒佛为众生说法的图像,又名“月镜山”。老金顶上建有燃灯殿,供奉燃灯古佛。 下老金顶,老金顶是实行单行道,上山和下山不是同一条路。 万卷经书,相传唐僧西天取经归来,曾专程到梵净山拜谒弥勒大佛,由于白龙马偶失前蹄,撒下一叠经书,经书在此落地生根,就成了这一“万卷经书”奇观。 普度广场及广场边的承恩寺。承恩寺原名“通明殿”,供奉通体光明的弥勒佛,后毁于战乱,明万历46年,神宗皇帝敕建时更名为“承恩寺”,明清两朝皇家都敕封它为“古佛道场”的镇山之印。 云雾中的红云金顶,视线极差,放弃登顶,直接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