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年俗(7)豪气的摆大猪,大羊

翁浩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今年农历正月十三至十七元宵节期间我们亲友4人参加了广州出发的一个小型摄影团,到潮汕地区观看民俗活动。每天活跃在不同的乡间,看到了形式多样的潮汕元宵游神民俗活动,大开眼界,感觉新鲜,十分开心的一段旅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本集主要记录的是正月十七在揭东与澄海看的两处摆大羊、摆大猪及巡游的庆典活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潮汕“摆猪羊”是一项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主要存在于揭东县新亨镇硕联村等部分地区,是此地的村民每年农历正月十六、十七敬奉财神赵公明和关公的一项历史悠久的当地民俗文化活动。由硕联村属下十个自然村(俗称十社)轮流主办,每个自然村十年轮到一次摆猪羊活动。村民通过每年摆猪羊一系列民俗活动,庆祝过去一年生活富足安康,同时祈盼新的一年风调雨顺、生意兴隆、吉祥好运、生活美满。此民俗已列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硕联村摆猪羊习俗起源于公元16世纪(明朝中期)。16世纪时,工商业的发展,使一些族姓成为大户人家,他们出于对生意兴隆的期盼以及调和与周围邻里其他族姓的关系,自养自宰大猪或肥羊摆于神台前,供奉财神赵公明和关公,敬神完毕后分给邻里和亲戚朋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族姓不断加入聚居,他们也入乡随俗,各家各户都有能力摆猪羊祭拜财神,20世纪初的清末至21世纪初,硕联村逐步发展成52姓氏20社(自然村),为减轻负担,村里长者约定其中10个较大的社每年轮流摆猪羊,使这一独特的民俗延续下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凑到“十年轮值喜捐芳名榜”前看了看,有个人捐款、有伉俪捐款、有新丁捐款,有几百几千的、有几万几十万的,都是对老爷的一片诚心。除了捐款,想在游神队伍中扛五龙旗、挑花篮等等都要竞价,抬老爷的价格最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每年的主办社在前一年就开始筹备,自养大猪肥羊,到正月十 五元宵节这一天,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宰杀大公猪大公羊,然后将其摆在“卉”字型木架上,猪口、羊口塞上桔子,猪身、羊身贴着“吉”字或双喜字样,寓意吉祥好运。全村有近千头猪羊分几个场摆,场面十分壮观。活动过程中还举办舞狮、标旗锣鼓队、潮剧演出、赛花灯等文艺活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举办时间与形式:由硕联村属下十个自然村轮流主办,每个自然村十年轮到一次。通常在每年农历正月十六、十七举行。活动期间,村民们会将自家养得最肥美的猪羊宰杀后,摆在特制的架子上展示。这些猪羊嘴里通常会含着一个大桔,寓意着新年大吉大利、事事如意。猪羊的摆放位置、数量甚至颜色等都有一定讲究,在风水学中,被认为暗藏着村民们对财富和好运的追求。例如,摆得越多、越整齐,来年的财运就可能越好。现场猪羊众多,往往形成颇为壮观的场面,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礼,每年这两天,整个村庄都会被挤得水泄不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一民俗活动不仅是对传统农耕文化中牲畜养殖成果的展示和庆祝,也体现了潮汕地区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宗族团结、乡村和谐的重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民间信仰,通过世代传承,成为当地独特的文化符号和精神寄托,对于增强社区凝聚力、传承地方文化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摆猪羊”活动也逐渐成为当地一张特色文化旅游名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关注潮汕文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出丁头、摆大猪",按照传统,凡家中有当年24岁男丁的,都要在这天奉上亲手养大的肥猪,把猪宰杀后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摆出来比赛。赛大猪的习俗从农耕时代延续到了互联网时代,让24岁的男丁在家养猪这事儿不靠谱了,现在的大猪基本都是向养殖户购买的,不拼力气拼财力,敬老爷、图喜气,祈求新的一年百业兴旺、财源广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主人把宰杀好的猪羊摆在“卉”字型木架上,四只脚和尾巴贴上红纸,口里塞一个大大的桔子,桔,同吉。“卉”字架上都贴有红标签,写着主人的名字,方便各家辨认自己的供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摆过神前、参加过比赛的猪羊都是要吃掉的,或送给亲朋,这是福气,不可以丢,好好清洗,吃不完的做成腌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猪啊羊啊整整齐齐地趴在木架上,朝着同一个方向,高昂着头。外来的游客兴致勃勃地穿行在供桌间,欣赏、赞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潮汕人不怕露财,摆神前就是一个大型集中炫富现场,我富说明我能干,我富我光荣。而硕联村,除了游神,更出名的是他们的“神前”。神前是指在祠堂的神像前面摆放八仙桌,供奉五牲、甜粿、红桃粿、烟酒茶…,硕联村的神前除此之外还有由上百头嘴含大桔、脚缠红纸的猪羊组成的方阵,蔚为壮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0年才能轮值一次的摆大猪、大羊,是显示村落家族实力的时候到了,主办村必定不惜重金、全村投入,极尽隆重。神前摆放的东西越来越高级、昂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豪气的神前摆蘸</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有趣的是,当地还流传着一句俗语:“十六十七,下埠挤逼。”这句话形容的就是“摆猪羊”活动的火爆场面。每年正月十六、十七这两天,整个村庄都会被前来观礼的游客和村民挤得水泄不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还有木偶戏的助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村民们的丰盛午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午餐后开始游神,也叫营老爷,硕联村信奉的是赵公明和关云长,一文一武两位财神老爷新年里巡视人间,护佑众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鼓乐齐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参与游神的队伍很长,有老人协会的长者们、年轻人的乐队,鼓锣队,旌旗队,小女孩的花篮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个小姑娘打扮的是一位6岁小男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摆大猪、营老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游神队伍会游遍所属的村巷镇道。商家准备的鞭炮铺了一地。那一天,整个镇乡都是炸街的鞭炮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网上有这样的说法:天庭GDP的60%是潮汕人贡献的,40%是闽南人贡献的,此话不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次新年元宵期间到潮汕凑热闹看游神的5天的行程结束。看到之前从没看过的英歌舞、烧火龙、跳火堆、贺灯游、穿蔗巷、摆大猪、各式各样的迎老爷游神…,各村乡的年俗一个比一个精彩,看得人热血沸腾,精神饱满,真不枉此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圈走下来,我倒是很喜欢潮汕,有所敬畏、信仰笃定、家族团结、勤劳致富。中国最燃的年俗在广东,在潮汕!值得来见识一下,感受一下,这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这是我们中国人团结、勇敢、勤劳致富精神的根!</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