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引航,佳作润心”。多年来,鹏达初中热情鼓励教师拥抱阅读,亲吻佳作,丰富学识,扩大视野,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引领学校阅读风气。<div> 3月7日下午,由团委书记刘婷主持,鹏达初中举行了第五届教师寒假读书分享活动。6位教师的阅读分享,让全校教师品尝新芳,深受启迪。</div> “如果你正处于人生低谷,卷也好,躺也好,不被大风吹倒就好。<br> 凡是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索性遗忘了它。世事犹如书籍,一页页被翻过。人要向前看,少翻历史旧账。<br> 钱没了可以再挣,工作没了可以再找,爱情没了可以再谈,水到绝处是风景,人到绝境是重生。<br> 人生希望很渺茫,但希望从没有破灭,那就是要千方百计地走出去,去看更加广大的世界。”<div> 刘海辉老师分享了莫言散文集《不被大风吹倒》的许多金句。结合自己生活与工作中的种种困难和挫折,通过阅读莫言的这本书,刘老师认识到:</div><div> “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可以选择如何面对它。如果不能前进,那我先就脚踏实地扎根在原地,不后退、不堕落、不下沉,然后再一点点茁壮成长,这不也是一种进步吗?““当面对困境或一时的失利时,我们有权利选择如坚韧的斗士一般,不断自我砥砺,耐心等待卷土重来的那一刻,将每一次跌倒都当做积累宝贵经验的机会,而不是心灵上的缴械投降。”</div> 于漪老师的《点亮生命灯火》,是这位中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对青年教师的细心指点和殷切期待。伍慕蓉老师阅读了这本书,明白了“只有将思想教育渗透在语文训练之中,把语言文字教活,才能使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div>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动听”“动情”“动心”,"给人向光生长的力量",伍老师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在执教《祝福》时,当学生争论"祥林嫂是否有现代女性意识"时,老师摒弃标准答案,带领他们用"时空坐标系"分析:纵向看封建桎梏,横向比当代困境。这场思维迁徙中,有孩子回答道:"每个时代都有看不见的贞节牌坊,破除偏见要从读懂他人之痛开始。"</div> 这种追求正重塑着伍老师的教育视野,也让语文教学更具魅力。她组建"古诗词朗诵社",用《定风波》疏导考试焦虑;开设"时事微评论",借新闻热点训练批判思维。当语文课堂成为精神生长的苗圃,文本就更加“动听”,学生们也更愿意“倾听”。 孙少平,路遥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中的主人公,他人穷志不短,人生路上遭遇了一次又一次沉重打击,却练就了坚韧的性格和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这一形象,激励着千千万万青年追梦、圆梦。<div> 李王阳老师钦佩孙少平“平凡中的伟大”,“他在煤矿工作,手上布满了伤疤,但他从未抱怨,而是把这些伤疤当作勋章。他的坚持和努力让我们看到了劳动者的伟大,也让我们明白了辛苦工作的意义。”而且“孙少平把书本当作“随身充电宝”,随时随地为自己充电。我们也可以利用各种学习工具,如在线课程、学习软件等,随时随地提升自己,让自己始终保持竞争力。”<div><div> “孙少平没有拯救世界,但他把平凡的日子过出了尊严,这就是他的英雄主义。他的故事让我们明白,英雄不一定要做出惊天动地的壮举,平凡人也可以在平凡的生活中展现出伟大的品质。”李王阳老师对于英雄与伟大,有了迥乎寻常的独到理解。</div></div></div> 英语组全体教师阅读北师大博导肖川教授主编的《现在,我们这样做教师(英语卷)》这本书,曹艳燕老师代表英语组,向老师们介绍了全组成员阅读这本书的收获。<div> ——真正的教育革新,既要有破茧重生的勇气,也要有静待花开的智慧。当我们不再执着于"教什么",而开始思考"为什么教",教育的星辰大海自会徐徐展开。</div><div> ——成为一名优秀的初中英语教师需玩扎实的专业知识、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div><div> ——如果我们不仅是在写教案,而是在记录教学思路,对话自己,对话学生,这些文字就是思考,是话语,是交流,我想呈现出来的都是有生命有表情的,更使得我们的日常每一节,每一步都能如水般载歌载舞的臻于完美。</div><div> ——我们应当做这样的教师:左手握着专业成长的钥匙,右手捧着永不过期的童心,在春天的田野里,和每一朵花慢慢说话。</div> 作家余华的小说《活着》,以主人公福贵跌宕起伏的一生为主线,展现了在时代浪潮下,生命的坚韧与脆弱,以及活着本身所蕴含的巨大力量。<div> 阅读这本书,赵莹老师“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在历史的洪流中,普通百姓为了生存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她在历史教学中告诫学生:“如今的和平与繁荣来之不易,是无数先辈在苦难中拼搏而来的。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即使有许多志士仁人在斗争中倒下,但是新的生命仍然在接续奋斗,战胜苦难就会重获新生。”联系家庭生活的种种琐碎,赵老师想到“生活中的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一家人齐心协力,总会度过难关,就像福贵一家在面对饥荒时,相互扶持,没有被饥饿打倒。”至于工作中虽然辛苦,“我们应该学习福贵的坚韧,在困境中保持积极的心态,努力去争取更好的工作效果和生活质量。”</div><div> 总之,“《活着》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真相,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它教会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一定要坚韧不拔,永不放弃对生活的希望。”</div> 美国教育家帕克·帕尔默的教育专著《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徐娜老师品读再三,对其中许多深邃的见解,已经铭记在心。<div> “良好的教学不在于教学技巧的纯熟,真正好的教学源于教师正直、诚实的优秀品质。”</div><div> "优秀教学不能被降格为技术,优秀教学源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div><div> 于是,徐娜老师更加明白:</div> 一、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找回自己的初心,要以自身认同为基础,构建有温度的数学课堂。<br> 二、教师的自身完整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要以自身完整为核心,促进师生共同成长。<br> 三、在教学中要拥有勇气,敢于突破传统,要以勇气为锚,突破传统教学模式,驶向教育深海。<div> 她以数学教师特有的浪漫结束自己的交流:愿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勇气公式"——以真诚为底数,以智慧作指数,让每一次教学实践都绽放出永恒的光芒!<br></div> 主持人热情赞扬6位老师的分享:腹有诗书,气自芳华;阅读好书,心灯长明。今天6位教师的分享,携带着丰富的营养,伴随着好书的芬芳,给我们以智慧和启迪。<br> “我相信,鹏达初中每一位教师,一定会与书结缘,勤学不辍,成为阅读之风的引领者,从广泛的阅读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让我们以拥抱经典、亲吻佳作的实际行动,成长心灵认知,成就职业生涯,进而成就相伴我们的每个学生!” 全体教师认真听取了6位教师的发言,李灿校长赞扬6位教师“热爱阅读,善于领悟,成长自己,引领风尚”。感谢老师们的精彩分享,学校行政班子与6位教师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