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上海市四平中学 尹永林 2007年6月</p> <p class="ql-block">教研组是学校下的一个重要基本组织,是建立学校教学研究制度的重要基础。教研组是教学常规的落实者,日常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它对提高学校科研水平、师生素质、教学质量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学年来在学校的领导下,在教导处的指挥下,本是主要做了以下工作。</p> 一、在学习新课程标准方面 <p class="ql-block">继续加强组内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的理论学习。一年来我们全体数学教师继续以学习新课标为主要的学习内容,从中进一步了解新教材的特点,重点学习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标准的《课程实施》,思考如何将其精神内容落实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积极的探索。本学年我积极参加了市、区的数学教研活动,参加了市、区的教师展示课,参加了北郊高级中学”两纲教育”的现场汇报……,回校后能及时地传达当前课改的动向和落实上级领导的精神,组织好组内教师观看市中小学“探索实践课”的录像,并做好观摩后的评价工作,并在校行政扩大会议上和校教工大会上进行了交流。</p> 二、在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方面 <p class="ql-block">“深刻了解学校与教导处学期工作的要求,制定好教研组每学期初教研活动计划,落实好操作措施,疏通好实施渠道,做好学期末教研活动总结”是一个教研组长的职责。</p> <p class="ql-block">一年来能组织好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自觉地承担拓展性课程、探究性课程与课题研究的任务,带领全体人员完成各自的课程与课题研究的任务;组织好教师对教学质量进行跟踪分析与研究,正确解析自己,客观地分析现状,主观地采取措施,挖掘分数背后的价值;组织与带头参加组内教师的教学研究课, 及时地进行了教学评比,为教师提供学习、实践、展示与反思的机会;组织好学生的数学竞赛活动,其中我指导的董志钦、施豪和陆斐三位同学获第七届全国“中环杯”中小学思维能力训练活动(区级)复赛荣获八年级组一等奖;在第二课堂中,我任教的数学兴趣小组15位同学参加上海市中学生数学知识应用竞赛,其中2名同学获得了二等奖、7名同学获得了三等奖,1名同学获得了鼓励奖;在探究型课程中,我指导的课题“生活中的数学”与“山阴路背后的故事”获得了“第七届上海市虹口区师生电脑作品优秀奖”;同时自己承担的科研课题“以新的数学课程理念为指导,设计数学教学的新课导入”获得区督导组专家们和学校的一致好评。</p> <p class="ql-block">落实规范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后进生与真地反思教学过程等教学环节是我们教研组制定主制度。活跃教研组、备课组活动,落实每月两次的教研组活动、每周一次的备课组活动,做到时间有保证,台帐有记载,活动有成效。组织好集体备课,通过教师的说课、议课、改课与听课后的研课活动,去内化课改理念,学习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作为教研组应关注备课与听课活动,本学年多次参加了初三的备课活动,精心地为校初三年级出了三次数学月考卷,为校初二年级出了期中、期末的数学考试模拟卷,为学区的初一年级出了学年数学监控试卷,就当前教改的考核内容作了实际的探究与尝试。在听课方面,除了听好校组织的数学教学研究课外,又将听随堂课为常态化,及时把脉评价课堂教学效果。本学年本人共开课4节(不记随堂课)、听课60节。</p> <p class="ql-block">在平时的教研组活动中我们一贯强调:布置作业要层次性与有效性,规定批改作业要有及时性与规范性,对作业中问题要有策略性。分层教学是我校的特色,多年来坚持了这个原则,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本学年我们数学组进行了教师对学生作业布置与批改情况的自查与检查,进行统计、分析与反思,对教师与学生作业规范问题进行了讨论,制定了“规定、强调、倡导”三项措施,得到了大家的共识。</p> <p class="ql-block">“使我们的每一位学生能赢得未来”是我校办学的宗旨,教研组要求教师将关爱每一位学生作为一种必须的任务,作为师德的一个基本标准:即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要抓好培优补差工作。规定:(1)作为一名教师,要坚持不放弃每一个后进生,要以良好的心态接纳他们,给他们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提高学校的数学成绩合格率,降低减少低分率。(2)抓好学校拓展性课程与课外辅导,安排好体现知识扩展、综合能力培养或兴趣爱好需求的拓展内容,注重不同的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不同需要。(3)通过师生结对,持之以恒抓好后进生转化与优等生的提高。</p> <p class="ql-block">在组内教师的努力下,教育教学已获得了成效,各年级考试成绩的及格率与优良率比往年都有所提高,低分率明显降低。特别是初三年级在这次区中考监控考中的只有三名随班就读生不合格,整体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我校教研组也在区教研活动中作了汇报交流,我书写的文章“以师爱鼓励学生进步”在区教育刊物上发表。</p> <p class="ql-block">如何在数学教学课堂中体现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是我们教研组的一个课题。经过多次学习,我数学教研组教师得到了如下的感受与共识。即发挥教材作用,锐取内容品质,弘扬民族精神与塑造学生的高尚人格:(结合数学教材,突出我国的数学之最;结合教学过程,介绍我国的数学故事;结合教学情景,提供丰富的数学知识素材);借助教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渗透生命教育,丰富学生人生经历,塑造学生健康人生观,同时我们数学组全体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做了相关的尝试。</p> <p class="ql-block">随着二期课改全面深入地展开,教研组建设的理念有了崭新的变化。在二期课改背景下,教研组已不仅仅只是教学常规的落实者,日常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是利用这块一阵地去吸引一批人、带动一批人、提高一批人。下列几个问题值得我们去反思去研究:</p><p class="ql-block">1、如何使教师由课程的执行者变为课程教学的主人。</p><p class="ql-block">2、如何将活动为主教研活动转向以课例案例为载体的行动研究。</p><p class="ql-block">3、如何从单纯追求局部经验转变到实践与反思的价值取向。</p><p class="ql-block">4、如何创设一种氛围,来炼就教师的基本功提高其专业水平。</p> <p class="ql-block">我想我们教研组今后的任务还应从五个方面着手:即抓学习去内化课改理念;抓机制去增强管理实效;抓常规去规范教学行为;抓队伍去提升专业水准;抓整合去提高教学效益。要不断完善新课程背景下的教研体制,深入学习课改理论,不断反思探索与实践,使每位教师在课改中得到和谐的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