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美篇号: 752704</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昵称: 风云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泉州崇武古城的解放军庙在此次出游做功课时有所了解。在赴崇武的途中,小车司机把解放军庙的故事又简略介绍一下。了解概况的我们更激起了要去实地看个究竟的愿望。于是在游览了崇武古城后,我们步行一公里多,来到了解放军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解放军烈士庙坐落于泉州市惠安县崇武镇的西沙湾东头,占地六千多平方米,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庙”,庙里供奉着27位解放军烈士塑像。这是一座专门为牺牲军人建造的庙宇,也可能是国内独一无二的解放军庙。庙宇地处滨海,气势恢宏,风景秀丽,游人络绎不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上图为山门。门顶有写着“八一”两字的红五星雕塑,两边各有三面红旗,门柱上有行书楹联,“捐躯为人民千秋功德,军魂照海疆万世颂扬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浮雕墙,长约10米,描绘了当时解放军战士英勇抗敌,舍生救人的场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49年9月17日上午,6架国民党军战机突袭惠安县崇武镇西沙湾,对海滩上未及时疏散的民众疯狂轰炸扫射。为保护群众,解放军第10兵团28军84师251团的指战员毅然自我暴露,对空激射,吸引敌机。此时,刚从新加坡归国的13岁小女孩曾阿兴由于惊吓,在沙滩上拼命奔跑哭喊。当一枚炸弹在曾阿兴身旁爆炸的瞬间,附近的5位解放军战士不约而同地扑向女孩,用血肉之躯挡住了飞来的弹片,为保护小女孩献出了年轻的生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此次战斗中,共有24位解放军战士壮烈牺牲。英雄的壮举感天动地,驻地群众自发为烈士整容集体下葬,按照当地民俗恭立廿四大人碑,并在坟墓上搭建小房供群众祭拜怀念。也就在这一天,小女孩的母亲把她女儿的名字改为“曾恨”,为的是永远铭记解放军的赦命之恩和对敌人的仇恨。近半个世纪以来,曾恨牢记母亲的临终嘱托,始终不忘解放军战士的恩情,四处奔波筹款,经三年奋战,终于建成了倾注其毕生心血的解放军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烈士纪念碑,碑上五个大字,由陆军28军老战士所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碑的背面是开国上将叶飞于1997年的题词:“为了人民,死的光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正殿门楣上悬挂着黑底金字大横匾“天下第一庙”。该横匾为烈士生前所在的32343部队赠送。大门两侧的石刻楹联为“殷殷碧血沃西沙宝地,浩浩雄风催东海征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是一座既无僧无尼、也无佛无神的庙,庙中央端端正正地摆放着27尊解放军塑像(建好烈士庙时,曾恨又将在崇武另一海域牺牲的三位无名烈士也“请”来)。曾恨女士就住在庙一侧的屋子里,每天早起,便在庙里供桌前摆放清茶、供品、烧一柱香,成了解放军烈士庙夜以继日的守庙人,她以惠安女独特的方式虔诚祭奠牺牲官兵的英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7位烈士的英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曾恨,(原名曾阿兴)。1935年曾恨出生在新加坡一户华侨家庭,1948年随父母归国,在故乡崇武镇霞西村定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93年春天,曾恨用她毕生所积攒下来的积蓄,开始了她的建庙历程。在接下来的三年中,她独自设计、施工,付出了无数的汗水和努力。1996年,军庙主体建筑终于完工,这座庙宇不仅凝结了曾恨一生的积蓄和心血,更是她对解放军烈士深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的结晶。1997年,曾恨又相继建成烈士纪念碑和烈士纪念馆,完成了她半个多世纪以来为解放军烈士建庙的心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02年8月,解放军烈士庙被惠安县政府授予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每年9月17日,当地群众都会在这里举行纪念活动,部队、学校也常常到这里缅怀先烈,开展革命传统教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上图为“西沙湾27烈士纪念馆”。馆内陈列的展品都是全国各界民众瞻仰英烈时留影和题词。其中有烈士生前所在的第十兵团司令叶飞将军的题词,毛主席的儿媳妇邵华少将等人的题词。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纪念馆内展示的图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96年至2015年,解放军庙的初建和重建的概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介绍称,建庙时曾恨日夜监工,晚上就住在工棚里看守建筑材料。1996年秋,占地约400多平方米的解放军烈士庙顺利竣工。2011年,由于城镇改造等因素,解放军烈士庙的内涝问题日益严重,曾恨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对烈士庙进行翻建。2015年,拆除了老建筑,翻建了烈士纪念馆及报恩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2至2023年,解放军庙的改建情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3年,在县委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对烈士纪念馆、南面山门等进行了升级改造。融入了新的元素和科技手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16年9月份,中央电视台《记住乡愁》栏目组在崇武解放烈士庙拍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17年,曾恨荣获全国“爱国拥军模范”称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3年4月,曾恨女士录制央视综艺频道《多情的土地》节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报恩堂。如今曾恨就生活在这幢房子里,除了早上完成的仪式,平时有时间她也会去庙里着看,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我们那天去,她正在午睡。庙里工作人员打开房门,让我看了一眼,便匆匆关门谢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屈指算来,如今曾恨女士已九十高龄了。但愿她健康平安,寿比南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报恩堂墙上一排曾恨正在虔诚祭典英烈的大幅瓷壁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瞻仰解放军庙后,我们信步走到海边。海浪层层叠叠向沙滩滚滚涌来,发出有节奏的波涛声。午后的阳光淡淡倾洒下来,金色沙滩闪耀着迷人的光芒。远处的渔船在波涛中轻轻摇晃,像是漂泊在大海怀抱里的摇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就是在这片海滩,76年前,5位年轻的解放军战士在敌机的狂轰乱炸前,不约而同地扑向一个孩子,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了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感觉自己的内心也如同这大海般波澜起伏。是呵,为什么小米加步枪的解放军能打败飞机加大炮的国民党军队?为什么解放战争时会有浩浩荡荡近千万民工参与支援前线?相信参观解放军庙后,每个人都会得出正确答案。</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