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讲座:探寻唐诗中的陕州城故事

恒笙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公益讲座:探寻唐诗中的陕州城故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三门峡市姓氏文化研究会第五期公益文化大讲堂圆满举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王绵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5年3月9日,三门峡市心智青中老年大学教室内气氛热烈,座无虚席。由三门峡姓氏文化研究会主办的第五期公益讲座在这里成功举办。本次讲座以“唐诗中的陕州城故事”为主题,特别邀请三门峡著名文史专家王卢生担任主讲,旨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带领大众深入了解三门峡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讲座开始前,三门峡市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兼姓氏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薛新萍朗诵了李白的《将进酒》和王立州会长的《诗咏朱自清》。本次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之一,姓氏文化研究会培训教育处副处长、蒙古族作家常树荣,还现场给大家演唱了歌曲《蓝色的蒙古高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讲座由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赵节跃主持。他介绍,王卢生1982年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退休前担任义马市政协主席,在文学创作与文化研究领域成绩斐然。其著作《大唐才女上官婉儿诗集》获《光明日报》长篇推介,聚焦黄河漕运主题的《大河丝路》荣获三门峡2016年度社会科学一等奖,《唐歌河亭》深入赏析数十位唐代诗人的诗歌,在《三门峡日报》持续连载。凭借深厚的文化积淀,王卢生为现场听众带来了一场知识盛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讲座中,王卢生从多个角度展开讲解。他先细致概述唐代陕州的环境,生动描绘出当时陕州的山川形胜与地理优势,让听众仿佛穿越千年,亲身感受陕州大地的往昔风貌。在剖析唐诗中陕州城的地标建筑时,着重讲述了河上亭、甘棠古楼等,解读出这些建筑不仅是岁月的见证者,更是诗人寄托情感与意象的独特载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谈及陕州作为周南召南采诗之地,王卢生深入挖掘从这片土地诞生并流传千古的诗篇,探寻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渊源。在介绍陕州作为丝绸之路节点城市时,他详细阐述了陕州在唐朝对外交流与贸易中的关键作用,重现了陕州在古代交通、经济、文化交流中的辉煌盛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为活跃气氛,讲座特别设置诗词诵读环节。每当课件中出现一首唐诗,就由三门峡市心智青中老年大学校长刘海燕进行朗读。刘海燕校长标准的普通话和精彩诵读,深受大家欢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本次公益讲座为三门峡市民搭建了一座通往历史文化深处的桥梁,赢得现场听众高度赞誉。大家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对三门峡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全面的认识。未来,三门峡姓氏文化研究会有望继续举办更多此类活动,让古老的历史文化在新时代持续绽放光彩,惠及更多民众。</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