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经典】:《中国十大文化元素与传统文化》

锐 知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中国传统文化十大元素】:</b></p><p class="ql-block"><b>1、《周易》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三易,读音为sān yì,汉语词语,指《连山》《归藏》《周易》的合称;《周易》的简易、变易和不易</b>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或三种容易的事,也指三次变换。</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该书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被尊为“群经之首”“六艺之原”,在众多文化经典中享有崇高地位。</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2、《老子》 :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老子》,又称《道德真经》《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从38章开始为《德经》,一共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道家学派的经典,被视为道家思想和道教的宗经宝典。</b></p> <p class="ql-block"><b>3、《庄子》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经文。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书分内、外、杂篇,原有五十二篇,乃由战国中晚期逐步流传、揉杂、附益,至西汉大致成形,然而当时流传版本,今已失传。目前所传三十三篇,已经郭象整理,篇目章节与汉代亦有不同。内篇大体可代表战国时期庄子思想核心,而外、杂篇发展则纵横百余年,参杂黄老、庄子后学形成复杂的体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战国中期到秦汉之间道家庄周学派的文章总集,与《道德经》并列。</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4、《论语》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体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该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论语》是儒家的一部典范之作,并且该书自宋代以后,被列为“四书”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作。</b></p> <p class="ql-block"><b>5、《孟子》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孟子》是由 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作的语录体典籍 。最早见于赵岐的《孟子题辞》,赵岐认为此书为孟子所作,因此总称为《孟子》。《孟子》后被南宋朱熹列入“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成为儒家经典之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孟子》一书共七篇,每篇分为上下,共二百六十章。内容主要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强调了对人的重视,率先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孟子的思想核心为“心性”二字,主张通过培养自己的心灵来影响世界,这被称为“内圣外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6、《大学》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大学》是春秋末年思想家曾子于秦汉时期所创作的一篇散文,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该散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三纲领”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该散文作为四书之首,在儒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汉儒的思想有直接的启发,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与促进社会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对社会的繁荣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宋、元以后,成为了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提出的“三纲领”和“八条目”构成了儒家政治学和伦理学的理论基石。</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先秦儒家经典《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后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编为《四书》。</b></p> <p class="ql-block"><b>7、《孝经》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传说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历来评誉甚高,甚至在黄巾作乱时,朝中有人建议诵读此书于黄河之上以退敌。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虽字数较少,但讨论的“孝”的主题影响深远。</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8、《中庸》 :</b></p><p class="ql-block"><b> 《中庸》是儒家经典著作,“四书”之一,宋元以后学校官定为教科书和科举的必读书。</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中庸》原属《礼记》,由战国时孔子嫡孙子思所作。全书3568字,共33章,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强调“中庸之道”。</b></p> <p class="ql-block"><b>9、刺绣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刺绣,古代称为针绣,是一种使用绣针和彩线在纺织品上穿刺以形成图案的手工艺。它是中国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分为丝线刺绣和羽毛刺绣两种,拥有超过2000年的历史,并在2006年和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中国刺绣主要有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四大门类,技法有错针绣、乱针绣、网绣、挑花等,用途主要包括生活和艺术装饰,如服装、床上用品、舞台、艺术品装饰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10、围棋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围棋(Baduk),是一种策略型两人棋类游戏,中国古时称“弈”,西方名称“Go”。流行于东亚国家,至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是中华民族发明的迄今最久远、最复杂的智力博弈活动之一,属琴棋书画四艺之一。围棋起源于中国,传为帝尧所作,春秋战国时期即有记载。隋唐时经朝鲜传入日本,流传到欧美各国。围棋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体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围棋比赛双方各执黑白棋子对弈,棋盘上有纵横各19条线段将棋盘分成361个交叉点,棋子走在交叉点上,双方交替行棋,以围地多者为胜。围棋现存在三种规则,中国大陆采用数子规则,中国台湾采用应氏计点规则,日韩采用数目规则。因黑方先行存在一定优势,故所有规则都采用贴目制度。</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中国十大传统文化》</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1、刺绣 :中国至少有二三千年的历史,主要以丝绸和丝线为织物。著名的刺绣工艺品有苏绣、粤绣、湘绣和蜀绣,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绣”。</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2、围棋 :起源于中国,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是一种智力游戏,使用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棋子进行对弈。</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3、瓷器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制造技术传到世界各国,对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4、茶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茶文化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5、丝绸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丝绸的国家,丝绸的制作技术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6、京剧 :中国五大戏剧之首,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之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7、中医 :中国以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具有独特性。</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8、武术 :中国武术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文化遗产。</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9、书法 :中国书法艺术以“笔墨纸砚”为工具,表现形式潇洒飘逸,是中国汉字文化的艺术表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10、剪纸 :虽然未在所有列举中,但剪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民间基础和艺术价值。</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文本图片来自于网络向作者致谢!</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