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 者:雨花石</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18607137</p><p class="ql-block">图 片:网 络</p> <p class="ql-block"> 史湘云在《金陵十二钗》排名中排在第五,仅次于探春,也是四大家族之一的史家之嫡女。但总觉得史湘云在曹公笔下若有若无,时隐时现。她出场很晚,在第十三回秦可卿葬礼上,她婶娘带她参加葬礼,也是一笔带过,没有过多描写;就连元春省亲这么隆重的事件中,曹公更是把她雪藏起来,要说不让贾环参加元春的省亲仪式,怕“小冻猫子”上不了台面,情有可原,不让湘云参加有点儿理解不了,更何况薛宝钗都参加了!史湘云无论从出身、容貌、才情,那一样不比薛宝钗强?又缘有何史湘云成为“金玉良缘”备胎之说?</p> <p class="ql-block"> 史湘云自小失去父母,是个孤女,判词里说她“襁褓之间父母为违”,但是史湘云是出生在豪门的孤女,即便无父无母,也依然是金尊玉贵的小姐,自小被贾母接来抚养,直到她嫡母去世,她才回到史家,这期间至少有五六年的时间,她与宝玉是自小一起长大的,是青梅竹马的玩伴儿。但从整部《红楼梦》架构行文来看,贾母没有撮合她与宝玉姻缘的任何意向。且曹公给湘云的曲子里说的是“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后来,果然是在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这些人婚姻都没有着落的时候,史湘云已经定亲了,夫婿正是“才貌仙郎”的卫若兰。端午节刚过,湘云穿戴隆重地由一群丫鬟婆子簇拥着来贾府,曹公通过袭人之口告诉读者:“大姑娘,我前日听见你大喜呀!”,湘云听了,红了脸,由此还受到袭人的奚落,提起她们俩小时候说过的悄悄话。</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因为史湘云佩戴一个金麒麟,个别读者受薛家“金玉良缘”之说的影响,臆想出史湘云是“金玉良缘”的备胎的。其实,曹公是虚晃一枪,来一个烟雾弹。他让史湘云在大观园的蔷薇架下捡到一个文采辉煌的金麒麟,比她自己佩戴的又大,又有文彩,捡到金麒麟的湘云“心里一动,似有所感。”这些细微的心理描述恰恰印证了第三十一回回目“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之说,两个佩戴金麒麟的人才是一对意中人。</p> <p class="ql-block"> 湘云捡到金麒麟后还给了宝玉,宝玉后来又转赠卫若兰。卫若兰曾在十三回秦可卿葬礼上出现过,他与冯紫英、陈也俊都在王孙公子行列。贾宝玉曾多次与冯紫英喝酒看戏,还与一桌喝酒看戏的蒋玉菡交换大红汗巾子,最后因汗巾子结缘成就了袭人与蒋玉菡脂这桩婚姻;贾宝玉把金麒麟转赠给卫若兰,卫若兰给了贾宝玉什么回礼,不得而知。但批书人砚斋在本回总批中写到:“后数十回若兰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这也从丫鬟翠缕与湘云“阴阳论”中得出:捡到的又大又有文彩的金麒麟(雄的即阳)与湘云的金麒麟(雌的即阴)正是一对。曹公让史湘云佩戴金麒麟,是与卫若兰的金麒麟想呼应的。</p><p class="ql-block"> 还有南安太妃来贾府的时候曾亲口说过和湘云很熟,说明湘云的婶婶经常带着湘云出席各种上流社会的场合,这些王孙贵族又有联姻习惯,他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史湘云与卫若兰同时出现在秦可卿的葬礼上,她婶婶对这些王孙公子必定熟络,促成卫若兰与史湘云的婚事不足为奇。这也说明暴发户傅试的妹妹傅秋芳成为待嫁老姑娘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再者,并不是所有佩戴金饰的都与贾宝玉的通灵玉能够相配。再说了,薛宝钗嫁给贾宝玉也是“黛死钗嫁”的结果,如果林黛玉不死,根本没有薛宝钗什么事儿,更没有所谓的“金玉良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美友老师们,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p><p class="ql-block">欢迎评论区留下您精彩点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