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的五当召是中国藏传佛教四大名寺之一,与西藏的布达拉宫、青海的塔尔寺和甘肃的拉卜楞寺相齐名。</p> <p class="ql-block">五当召是内蒙古自治区保存最完整的佛教寺院,素有“北方草原第一寺”、“草原上的小布达拉宫”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五当召,始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原名巴达嘎尔召,在藏语中“巴达嘎尔”意为“白莲花”,“召”为“庙宇”之意。为第一世活佛罗布桑加拉措以西藏扎什伦布寺为蓝本兴建,经过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光绪年间的多次扩建,逐步扩大至今日规模。在鼎盛时期,寺内有喇嘛一千多人。</p> <p class="ql-block">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召庙重修,被赐汉名为“广觉寺”。广觉寺因建在包头东北五当沟大青山深处的一座山坡上,所以人们通常称其为“五当召”。</p> <p class="ql-block">按照5A级旅游景区服务质量和服务设施要求设计与建造的纯藏式建筑风格的游客服务中心</p> <p class="ql-block">位于游客服务中心前精美的佛教故事瓷砖画</p> <p class="ql-block">和气四瑞图</p> <p class="ql-block">从游客服务中心到五当召参观游览有两条路线可选择:一是在检票口乘坐摆渡车前往,另一条路线是进了检票口沿东山步道爬山前往。东山不高,沿途风景极美,况且路途也不算远(不到2公里),又可以登高望远俯瞰五当召,所以非常值得一游。</p> <p class="ql-block">五当召东山旅游步道</p> <p class="ql-block">沿着东山步道亦步亦趋,沿途的景观石上刻着精美的佛像。</p> <p class="ql-block">五当召东山敖包</p> <p class="ql-block">东山观景平台</p> <p class="ql-block">东山,我在五当召想你……。</p> <p class="ql-block">五当召依地势面南而建,分布在1.5公里长的山坡上,共有大小殿宇、经堂、僧舍2500余间。</p><p class="ql-block">图片说明:在东山观景台俯瞰五当召</p> <p class="ql-block">五当召的建筑风格独特,白色建筑在群山环绕中显得雄浑壮观,松柏掩映,色彩对比鲜明,显得特别震撼……。</p> <p class="ql-block">苏古沁殿,为五当召第一殿,坐落在全召的最前部,这里是五当召举行全体集会诵经的场所。该殿建于公元1757年,是五当召最大的建筑物,共有三层。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经堂内矗立着八十一根雕刻精美的立柱,外裹龙纹毛毯并缀以刺绣,地上满铺地毯。在大殿内四周的墙上绘有色彩斑斓的壁画,讲述着释迦牟尼成佛的历史故事。在后厅及二、三层内供奉释迦牟尼、宗喀巴及历代佛师。</span></p> <p class="ql-block">却伊拉殿,为五当召第二殿,这里是显教经堂,也是本召僧人最多的学部。却依拉殿建于公元1835年,殿内供奉着最大的弥勒佛铜像,铜像高达十米,形象端庄严肃,造型敦厚慈祥。弥勒佛是佛教中的未来佛,藏语称“强巴”,蒙古语称“麦达里”。在它的铜像前面供奉着八大菩萨、八大药王佛、宗喀巴等铜像。</p> <p class="ql-block">容肯(大净厨),清乾隆二十二年建造,有近三百年的历史。该建筑主要是在苏古沁殿和却依拉殿举行经会时为诵经的僧人提供僧茶和午餐的地方,本寺称为“容肯”。在屋内置有四口大锅,在不同时期,根据当时的僧人多少而制作。其中最大的锅可煮一千五百斤牛肉或五百斤米、的僧粥。一百五十斤黄油</p> <p class="ql-block">洞阔尔殿,五当召第三殿,建于公元一七四九年,是讲授天文、地理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乾隆皇帝于一七五六年赐名“广觉寺”,在门楣正中悬挂着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书写的“广觉寺”匾额。</p> <p class="ql-block">洞阔尔殿殿前广场,五当召讲经台(又称辩经台),是喇嘛们学经和口试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当坎希德殿,即金刚护法神殿,为五当召第四殿,建于公元一七五零年。大殿内塑有大成德金刚,吉祥天母,财神等彩塑。每个金刚身骑各种怪兽,颈挂头颅项链,脚踩种种妖魔,令人毛骨悚然的造型,是这些护法金刚用变化的形象以镇妖魔护持佛法。</p> <p class="ql-block">位于小黄庙前的和气四瑞塑像。相传一只羊角鸡衔来一粒种子,一只兔子刨坑把种子埋了,不久长出了幼苗,一只猴子除草保护幼苗,一头大象用鼻子汲来水浇灌。在四瑞兽的呵护下,幼苗长成了参天大树,结满了累累硕果。由于树太高,谁也够不着果实。于是大象背上猴子,猴子扛起兔子,兔子托起羊角鸡,羊角鸡用嘴摘下果子。四瑞兽齐心协力将果子送给山林里所有的瑞禽灵兽一起分享,整个山林呈现出一幅祥瑞的景象。藏传佛教以此祥瑞塑像描绘各族人民团结和睦,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建共享,幸福吉祥的美好生活 。</p> <p class="ql-block">宗喀巴小黄殿,又被称为哲.仁波切庙,建造在一世活佛鹰衔经冠僧帽掉落的传说位置上。庙北墙供奉着宗喀巴师徒三人,在西墙上供奉着一尊天然形成的绿度母浮雕。绿度母面朝五当召建筑群,浮雕艺术精致形象逼真。</p> <p class="ql-block">五当召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喇弥仁殿,为五当召第五殿,建于公元一八九二年,是五当召最晚的建筑物。在殿内正中端坐着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创始人宗喀巴。铜像高九米,两侧为弟子嘉曹杰、克主杰,佛龛内有千尊一模而成的宗喀巴小泥塑像。</p> <p class="ql-block">喇弥仁殿是学习教义、戒律、和研究宗喀巴教义学部(菩提道学经堂),这种学部在内蒙地区藏传佛教寺院中只有五当召讲授。</p> <p class="ql-block">金科殿,五当召第六殿,系在原努尼殿遗址上建造的。“金科”即藏语曼陀罗之意,所以又称“曼陀罗殿”。</p> <p class="ql-block">最早的努尼殿是五当召八大殿之一,因原来的殿堂规模较小,为了恢复五当召原来的面貌,后来在原来的基础上予以重建。</p> <p class="ql-block">五当召是一座丰富的宗教艺术博物馆,现存的壁画总面积为内蒙古召庙壁画之冠。里面还收藏了大量的唐卡和其他精美艺术品。但遗憾的是召庙内只能参观却不能拍照摄影……。</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金科殿为五当召珍藏瑰宝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位于金科殿两侧精美的的四大金刚壁画</p> <p class="ql-block">五当召一隅随走随拍</p> <p class="ql-block">参观游览五当召的游客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苏卜盖陵,为五当召第七殿,是五当召头世活佛建召庙之前的住宅。</p> <p class="ql-block">因头世活佛创建了本召,去世后僧众为了纪念他,将他的舍利塔存放在了此处。后来,五当召的七代活佛灵塔均放在此珍藏。灵塔的外部鎏金,雕刻精美,并镶有珍宝玉器……。</p> <p class="ql-block">阿会殿,为五当召第八殿,这里是学习密宗医学的部门(显教经堂)。在大殿的底层正中的山洞供奉释迦佛和他的两个弟子,两侧是十八罗汉和四大天王。塑像的神情各异,气宇非凡。泥塑的山洞险峻逼真。在二楼主要供奉本部门的主供佛:胜乐金刚、药王佛。</p> <p class="ql-block">甘珠尔活佛府,甘珠尔呼图可图是五当召第一世阔尔活佛的经师,驻锡地在多伦善因寺。活佛府正厅为会客办公之地,里屋为卧室,耳房为其他经师的居室。</p> <p class="ql-block">玛尼经轮,在经轮内载有上亿个观音菩萨心咒“唵嘛呢叭咪吽”,以顺时针方向转动能利益于有情众生,可令行持者在自利和利他的法行中修集无量功德。</p> <p class="ql-block">远眺东山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东山风景如画</p> <p class="ql-block">在东山俯瞰经冠雕塑广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