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 我们相伴相随来了。</p> <p class="ql-block">天涯海角游览区距三亚市区约23公里,地处三亚湾和红塘湾之间的岬角,背靠马岭山麓。青山、礁石、碧海、白沙、椰林、渔帆浑然一体,构成了南海边特有的椰风海韵。著名的天涯石、海角石、南天一柱石、海判南天石、日月石等景点闻名遐迩,雄峙海滨,热带滨海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遗迹得以完美融合,美不胜收。在历史长河中,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对"天涯"与"海角"的构词情有独钟,展现不同的心境与感怀,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经典,因此在华人心中深深植下了"天涯海角"的文化情结,也就使"天涯海角"成为运用最为频繁的成语之一。天涯海角游览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天涯"、"海角"的物化载体,受到华人社会的普遍认同,逐渐成为了"天涯藐藐,地角悠悠"的心理地标,成为了人们慕名而来的动力,人们不但企盼"情定天涯海角,相爱白首到老"的相守;还为希望"同为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相遇;"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相知;更有"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的相惜。天涯海角游览区随之成为天涯文化和天涯情结的承载之地,成为了海南旅游的代名词和标志性人文景区。</p><p class="ql-block">天涯海角游览区所蕴含的历史、人文、科学价值附着在海滨奇石巨磊的镌刻之中,从清雍正年崖州知州程哲题刻的"天涯"和清宣统年崖州知州范云梯题刻的"南天一柱"中,传承了古崖州与中原文化的血脉相连,精神相系。从法国人杜赫德在《中华帝国全志》海牙版中记录的清康熙皇帝为绘制《皇舆全览图》而设立的641个测绘点记录的史实,描述了中国传统测量学界与西方天文地理科学界的一次难得合作和交流,"海判南天"石刻成为这次测绘研究的唯一遗迹,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以来,天涯海角游览区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周恩来、邓小平、叶剑英、杨尚昆、胡耀邦、江泽民、胡锦涛、李鹏、朱镕基都曾到访过景区,给予了高度的认可。在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1980年、1990年版第四套贰圆人民币都采用了"南天一柱"石做为背面图案。1982年夏天,由郑南填词、徐东蔚谱曲创作的歌曲《请到天涯海角来》传唱大江南北,成为海南旅游最为经典的迎宾曲。</p><p class="ql-block">如今,人们都喜欢把天涯海角比喻成追求爱情的"圣地",希望拥有"海枯石烂"、"永结同心"的浪漫爱情,期盼在"天涯海角"石前许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的誓言,每年吸引多达数万对新婚情侣前来体验意义特别的婚典之旅,让景区洋溢着浓浓的、浪漫的爱情气息。</p> <p class="ql-block">希望拥有“海枯石烂、永结同心”的浪漫爱情,期盼在"天涯海角"石前许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爱的誓言。我们终于实现这一愿望了。</p> <p class="ql-block">情侣树 恋人樹</p><p class="ql-block">"情侣树"是海南椰风海韵的极佳代表,是台风造景而形成的植物奇观,曾多次成为旅游报刊的封面,是天涯海角游览区的明星树。景中的两棵椰子树,树干相互依靠,椰叶相互交融,彼此诉说着相亲相爱,幸福甜蜜的生活,是情侣不可错过的合影点。</p> <p class="ql-block">天涯石 "天涯石"高10.8米,周长约66米,巨石如屋,雄峙海滨,是海南岛的标志景观之一。在这里可以体验"天涯若比邻"、"天涯共此时"和"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诗情画意。</p><p class="ql-block">"天涯"二字曾误传为宋代大文豪苏东坡题,1961、1962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先生三临此石,考证字乃崖州知州程哲所题,并题写了"天涯海角游览区"。此后茅盾、杨朔、艾青、吴伯萧、赵朴初、王蒙等在此留下了著名文学篇章。</p><p class="ql-block">"天涯石"正下方还刻有"海阔天空"四字,激起人们"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雄心,诠释着"天涯海角"的意境和人们的美好未来。</p> <p class="ql-block">海角石</p><p class="ql-block"> 海边矗立着巨大的花岗岩石,高峻雄奇、顶天立地。恰似天造地设的铜墙铁壁伫立在南海海边,正如江泽民总书记2000年12月22日,第三次来天涯海角时的题诗:"任他风起云涌,我自岿然不动"。最高的尖石上题刻着"海角"二字,与"天涯"二字遥相呼应,构成了完整的"天涯海角"。据考证,"海角"二字为民国时期坚守琼崖抗击日寇的国民党王毅将军于1939年1月所题刻。</p> <p class="ql-block">玉兰含苞</p><p class="ql-block"> "玉兰含苞"本是一块椭圆形的花岗石,在漫长的海蚀风化过程中,依自身重力分裂成几瓣,形成"玉兰含苞"的奇特造型,堪称世界上最大的"玉兰花"。此花静如处子,矗立在海边,笑傲惊涛骇浪,见证着沧海桑田的变迁。正如"天涯海角"一般,历经千百年的时空变换,承载了千百年的文化和情感积淀,成为人们心中深深的情结。</p><p class="ql-block">这株石化的"玉兰花"也有人比作"莲花",与远处的108米南山海上观音遥遥相对,这就是"莲花桥"的来历。</p> <p class="ql-block">美丽三亚 浪漫天涯</p><p class="ql-block">天涯海角游览区位于三亚市区西南23公里处,以美丽迷人的热带海滨自然风光、悠久独特的历史文化而驰名中外。</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请到天涯海角来!</span></p><p class="ql-block">这里四季春常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鹿回头》雕像简介</p><p class="ql-block">传说古代有一位黎族青年猎手,头束红巾手持弓箭,从五指山追赶一只坡鹿直到南海之滨。前面山岭悬崖之下便是茫茫大海、无路可走,猎人正弯弓搭箭,忽见火光一闪,烟雾腾空,坡鹿回过头变成一位美丽的黎族少女,并和青年猎手结为恩爱夫妻,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披荆斩棘,搭起茅寮、耕种纺织、捕鱼狩猎、种植椰树、繁衍生息,天长日久形成这一黎家山寨。人们根据这一传说,便称山寨为"鹿回头"</p><p class="ql-block">《鹿回头》雕像于一九八三年由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和三亚市(原崖县)人民政府决定兴建,聘请著名雕塑家林毓豪同志创作,雕像全高十五米,是目前岛内规模最大的花岗岩石雕,福建省惠安县石雕厂承接石刻。从设计到竣工历时五年多,在兴建雕像过程中得到了海南区、自治州领导同志和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工程师以及各界群众的关心与支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鹿回头公园坐落在三亚西南端鹿回头半岛内,1989年建成开放,总面积82.88公顷.有大小五座山峰这座山三面临海,状似坡鹿,高275米,是登高望海和观看日出日落的制高点,也是俯瞰三亚市全景的唯一佳处。</p> <p class="ql-block">南海情山鹿回头,我们手牵手去鹿回头。</p> <p class="ql-block">三亚市区</p> <p class="ql-block">三亚凤凰岛</p> <p class="ql-block">实拍天涯海角风景片留存</p> <p class="ql-block">实拍海南岛三亚一日游,天涯海角,鹿🦌回头公园照片留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