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开篇寄语:用文字记录心情,记录生活的点滴。睡不着时开始晨思,不需要华丽的词藻,不需要精雕细琢。或许最朴实的东西最打动人心。等我老去时,这些文字留给孩子们,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教育。——晨思</p> <p class="ql-block">随笔</p><p class="ql-block">晨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半梦半醒间夜已沉默,此刻陪着我熬夜的只有墙上滴滴答答的挂钟和老妈此起彼伏的呼噜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曾经最反感的呼噜声此刻成了最动听的音乐,好怕这声音忽然中断,怕最爱我的人撒手人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敢熟睡,怕一睁眼就错过了换尿垫的最佳时间,怕老妈身上的褥疮继续发展,怕老妈半夜发烧不能及时发现,怕老爸半夜悄然离世的遗憾重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终于相信有病乱投医的至理名言了,输液、输蛋白、各种的祖传褥疮膏换着用,生怕错过哪个的疗效。可老妈的病情反反复复不见好转,两个月来日渐憔悴,一百三十斤的人瘦成了一道闪电,一把骨头突兀可怜。再好的营养药与美食对她来说亦不奏效。糖尿病的身体对于伤口愈合来说是极大的难事,眼见着一个豆粒大小的黑色痂脱落后就开始外扩,除了心疼还是心疼。心疼一辈子要强的老妈如今再也坚强不起来,每天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给我口水喝。然后问什么也不想吃,吃几口一会还吐出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些日子常常夜里偷着哭,父母在尚有来处,父母去自己再也没有可撒娇的人。害怕失去,害怕离开,害怕子欲养而亲不待。每天尽自己最大努力陪着老妈度过余下的每一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妈今年84岁,高小毕业,是她们那个年代有文化的人。成分问题没能继续上学是最大的遗憾。她的算盘打得噼啪响,毛笔字写得很漂亮,商店开了三十多年,一直是家里说一不二的人。老妈定的家规很严:来了客人孩子们要远离饭桌,大的好的水果留给老人,老人不动筷子谁也不许夹菜,女孩子天黑后哪也不许去,出门进门必须跟老人打招呼……当然老妈是我们的标杆,她上敬老人下严格要求孩子。乐善好施加上她的土针灸让她与村里人都合得来,所以老爸对她又敬又爱,对她过日子的所有决策几乎唯命是从。老爸去世前一直在嘱咐我们,一定照顾好你妈,她这一辈子不容易,让她享享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爸的嘱托时刻响在耳畔,对老妈的照顾始终无微不至。翻过身来,老妈呼噜声又一次奏响,举着的手机再次滑了下去,新的一天又开始了,谢天谢地,老妈又能多一天和我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3.9</p> <p class="ql-block">随笔 知青插队五十周年纪念</p><p class="ql-block">晨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五十年插队的难忘经历,让这群可爱的人再聚首。席间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多保重身体,是啊,五十年了,这些曾经十八九岁的热血青年插队农村,把一腔热情都献给了农村。</p><p class="ql-block"> 再回首五十年已是满头白发年近古稀。合影时本想让前排的女士蹲下,可是她们的身体状况已然不能够。听着他们追忆似水年华,听着他们曾经插队时的那些故事,看着他们相聚时的谈笑风生,看着他们离别时的挥手话别。</p><p class="ql-block"> 下次再聚,下次再聚,下次是什么时间?三年?五年?十年八年?他们年龄在69-70,几年后的身体状况还允不允许出行再聚?不觉中泪洒了一地...</p><p class="ql-block"> 芳华不在,时光不可逆转,能做的只有保重身体,一切的一切存在梦里,一集一集去回忆...</p><p class="ql-block"> 向老知青们致意,经历即是奖励!一阵风吹来,我仿佛也走进了那个如火如荼的知青插队年代,仿佛看到了当年聪明调皮的肖叔,背起大筐干活的李若敏阿姨,仿佛看到了爸爸当队长时的飒爽英姿...</p><p class="ql-block"> 三八节了,祝福这些阿姨们幸福安康,青春永驻!(2019.3.8)</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翻看随笔再随笔</p><p class="ql-block">晨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夜无眠,许是晚上茶水喝多了的缘故,又或许是今天散文培训会上感受颇深,许久没有写作欲望的我此刻思绪万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好想一笔写成长,一笔写衰老,研一笔墨香,隽写流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读着曾经的文字,想起了记忆里那群可爱的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知青下乡插队时,爸爸是村里的队长。他的雷厉风行、他的真诚善良让这些知青多年后还能像亲戚一样走动,这里有他们青春的热情与梦想,这里有他们魂牵梦绕的回忆,这里有他们曾经的“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肖叔是当年那个最调皮的小伙子,是那个从年轻帅到老的存在。喜欢听他讲地道的天津话,欣赏他的满腹经纶。小时候总盼着他们来,每次来都带来很多他们穿旧一点的衣服和孩子穿小的衣服、鞋子,我们这些农村孩子如获至宝,捧在手心里,喜欢得不得了,客人还没走便偷偷试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肖叔曾经跟妈妈开玩笑说,嫂子家住的是玻璃一样的房子。那时的冬天很冷,屋子里结着冰,屋檐上满是冰锥,喝口水缸里的水都是狠劲地砸开一个裂缝取水。家里孩子多,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有的事,衣服往往是拾着穿。于是盼着肖叔他们来,带来农村见不到的那些在我们眼里时髦的衣服、鞋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的个子不矮但脚很小,其实那是小时候穿小鞋的缘故,拾来的鞋子基本没有合脚的,硬是钻进去顶着脚趾穿,后来脚就不怎么长了。很是怀念从前,日子很苦,但是很快乐。拾来的鞋子能让我幸福很久。如今鞋架上琳琅满目却犯了选择恐惧症,衣柜里满满的衣服却常常发愁该穿哪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知不觉间,距离写那篇随笔已经过去了六年。六年里,爸爸因病走了,叔叔因病走了,肖叔夫妻也因病走了,他们的音容笑貌只能停留在了我的记忆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知青李若敏阿姨跟我聊天提起肖叔的去世惋惜不已,如今年过古稀的他们很难再凑到一起,回忆起给他们拍照,与他们一起相聚,听他们讲插队时的故事,听他们说起意气风发的老队长爸爸宛如昨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妈妈也卧病在床不能自理,一边感叹生命无常,一边感叹拥有着的要好好珍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又逢三八,祝愿那些老知青们健康常在,幸福常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时温馨提示我所有的朋友们,想我了就来看看我,趁着阳光正好,趁着腿脚还行,能见一面就见一面,让余生少点遗憾,让回忆少点空白。(2025.3.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