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日 <p class="ql-block">仙霞关</p><p class="ql-block">仙霞关位于浙闽赣三省交界处。为中国古代关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与剑门关、函谷关、雁门关并称“中国四大古关”。因其扼守着福建通达京城的仙霞关古道要冲,被称为“东南锁钥,入闽咽喉”。</p><p class="ql-block">历经千年,在江山市境内仙霞岭上,现存有四道关口,为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唐末黄巢起义遗址。</p> <p class="ql-block">自唐乾符五年(878年),黄巢在仙霞岭“刊山伐道七百里,直趋建州”,浙闽之间“人迹罕至,车道不通”的封闭式格局被彻底打破。由于仙霞古道的开通,仙霞岭便以其特殊的军事、交通、商贸、文化等功能称诸于世,并且一直影响着后人。</p><p class="ql-block">仙霞古道原出于军事目的,后世王朝实用于交通驿道。因其客观上沟通了钱江水系和闽江水系等,乃至海上丝绸之路,因此令其商贸通途、丝路枢纽、乃至文化之道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凡仙霞古道经过的乡镇,无不成为聚居集镇、码头商埠。</p> <p class="ql-block">廿八都古镇位于浙江省衢州市仙霞岭高山深谷之中,公元878年黄巢起义军攻打福建,在崇山峻岭间开辟了这条仙霞古道,北宋时在浙江南部设都44个,这个小镇排行28,当地人称“廿八都”。镇上有9种方言和130余种姓氏。长条形布局的城镇,古建筑风貌依旧,仍保留着19世纪的风貌。</p> 上面这张图片来自网络 珠坡桥 农博馆 北堡门 武官衙门 <p class="ql-block">始建于明代,原属浙闽兵站(驿站),作为军人来往驻扎的地方。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设立“浙闽枫岭营”把浙闽驿站,改建成“大清游击衙门”。由于廿八都军事上的重要位置,破格设立三品游击军官一名,六品千总武官二名,七品把总武官四名,兵丁一千多人把守廿八都,俗称“三品游击衙门”。于是在甘八都形成以枫岭关为主的“浙闽咽喉〞。</p> 文昌宫 <p class="ql-block">文昌官始建于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建成于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占地面积1576平方米,是清末民初廿八都杨、姜诸大户人家提供给自己子弟入学读书的地方。主建筑有二进四天井,建筑精美,装饰豪华,宏伟壮观,是廿八都古建筑中的精品。</p> 中国邮政 姜秉书洋货店 <p class="ql-block">姜秉书旧宅原名称作“亚细亚煤油公司”,清末建筑,是本地商人姜秉书的宅院。占地面积有800平方米。内宅按中国传统修建了三进四天井的院落。姜秉书旧宅的住宅展现了中国传统的古建筑风格特征,尤其是门楼的雕刻精细,代表了浙、徽派的建筑风格精华。而店面楼融入了巴洛克建筑风格,体现了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欧派特点。由此可见当时廿八都的建筑已融入了西洋的建筑风格,是真正的“飞地文化"。</p> 隆兴钱庄 <p class="ql-block">晚清时期,以姜氏家族形成的商业集团,在经营过程中积累工本量资本 为扩太业务,促进流通,建立了隆兴钱庄”,在廿八都设总部,在浙江、福建、江西等许多地方设有分号,凡隆兴钱庄开具的银票在隆兴商号的所有分号均可兑现。姜氏家族还开设过载行,隆兴过载行是专门办理储存和承运兼收购批发,远途贩销等多种职能的物流集团,是廿八都最早的过<span style="font-size:18px;">载行。</span></p><p class="ql-block"><br></p> 关帝庙 <p class="ql-block">关帝庙又称关王庙,始建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由杨宝成、杨义成、杨仁和等六位杨氏的商场老板发起建造,历经三年至光緒十三年(1887年)年底落成,包括四周附属住房在内占地面积达1600平方米。原设前后一进,关公殿、穿亭、磁台、两厢走廊及两店面,规模庞大。原建筑于1942年被日军飞机炸毁,现建筑是按照原来的制式重建。</p> <p class="ql-block">老奶奶说这个青菜苔是用来做梅干菜的,原来如此。</p> <p class="ql-block">江山之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