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昨夜,从魔都乘机抵达广东汕头揭阳机场,首站计划落脚潮州,本以为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潮汕的高速公路应该会四通八达,可网约车一路颠簸,抵达潮州古城,而司机以为是去汕头才抢的单,更是一路不情愿,但摄于平台的严管也不敢据载。结果,抢错了单,走错了路,好在终于在午夜前抵达。</p><p class="ql-block">其实,潮汕大道是最优选择,可某德平台并不知道该路正建设城际铁路,施工车辆把道路压的坑坑洼洼,在昏暗的灯光即使小心驾驶,也是一路颠簸,眼看酒店目的地近在咫尺,可导航一直在兜圈子,二十多公里的路居然走了一个多小时,好在大家相互体谅,与司机都是受害者倒也痛病相怜,彼此并无怨言。</p><p class="ql-block">终于在折腾一阵后到达入住,第二天一早下楼一看,古城牌坊街处于旅游禁行区,每天9点到晚23点机动车限行,怪不得导航一直提示掉头,而司机又不是本地人,对潮州路不熟,所以走了冤枉路。</p> <p class="ql-block">潮州牌坊街位于古城中心,其建筑特色是南洋风格的骑楼,矗立约22座中式风格的唐宋石牌坊,中西合璧堪称完美。而横向的巷道更是依次布设,什么义学巷、甲第巷、厝巷,都有原住民居住,加之近年兴起的民宿,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古老街区。牌楼可以追溯到唐宋,而南洋建筑风格的骑楼建筑则初建于明末清初,这也是广东侨乡独有的建筑文化。</p><p class="ql-block">潮州牌坊街是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特色小吃等为一体的文化古街。牌坊街骑楼的店铺主要围绕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潮绣、手拉壶、陶瓷、工夫茶等,以及潮式美食,例如潮州三宝、牛肉火锅、粿条、甘草水果……来潮州,去一趟牌坊街,就可以了解到潮州古城的前世今生。</p><p class="ql-block">潮州古城牌坊街,主打就是一个休闲,逛吃逛吃,满足各色食客味蕾的需求。随性购物,物不在贵贱,只要喜欢就好,购得是对传统工艺的认可。品味人生,在时间的长河里,一座座牌坊,诉说着潮州历代学子苦读经典登科取士的皇榜,更是历朝潮州仕子们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功绩牌。</p> <p class="ql-block">牌坊在中国具有特定的意义,有点像西方广场上雕塑。牌坊一般立于村口、巷口和大街口等交通要道,类似于城门楼,可不设门扇,且有四柱八柱之分,民间多以四柱为主,而皇家专享的则为八柱。唯一的例外是位于安徽古徽州的许国牌坊为八柱,但也不敢有违皇命,只敢将四柱前后并拢,不敢僭越,而且借故拖延,讨了个皇上口误,蒙混过关。</p> <p class="ql-block">作为儒家文化的一部分,牌坊承载着封建社会对百姓仁义道德的修行评判,彰显着古人追求忠孝节廉的一种官方褒奖。不同于普通的招牌可以私自定制,牌坊必须得到皇家的认可,否则面临死罪。而皇帝的认可程度可以分为“御赐、恩荣、圣旨、敕建”四级,说白了,所谓的“立牌坊”,必须得到皇上的认可才有效,有点像目前国家设定的各类奖项。</p> <p class="ql-block">当然,更多的是潮州人考取功名,建功立业的故事,一座座牌坊,寥寥数语镌刻着他们的丰功伟绩。</p> <p class="ql-block">除了大街的功名牌坊,藏在小巷深处的则是市井人家,无论是义井巷的诫子书,还是甲第巷的富贵人家。许多民居与深宅大院,保存完好,体现了潮州古城的富贵气息,诗书耕读,是潮汕文化的精髓,而进入现代,商业文化又全面统领,其实,作为汉家文化传承的客家人,移居岭南,一直恪守着中华儒家文化的精髓,秉持仁义礼智信,无论做人还是做生意。</p> <p class="ql-block">这是为潮州唯一的文状元林大钦(1511—1545)所树立的状元牌坊,林大钦(字敬夫),广东海阳东莆都(今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人,故自号东莆。林大钦是潮汕地区唯一的文状元,也是我国古代比较年轻的状元(二十二岁中状元),而且自幼家贫,幼年丧父,在本家伯父的支持下,饱学诗书,明嘉靖壬辰科状元。</p><p class="ql-block">不过,其仕途并不顺利,后看透朝廷腐败,以侍奉母病为由,辞官回乡,虽受皇上多次征召,皆以母为托辞,不愿付出,反而潜心理学,著书立说,可惜,英年早逝,去世时仅仅34岁。</p> <p class="ql-block">在牌坊街最北端,矗立着一座“四进士坊”,是在明嘉靖年间,由潮州知府丘其仁、通判黄洪、范惟恭,推官秦僎修建,以纪念明正德丁丑科中榜的潮州府四位进士:萧与成、陈大器、薛侃、苏信。这四位进士是清廉为民的典范,对潮州的历史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p><p class="ql-block">虽然他们的官职不同,但在任期间,皆能为民请命,廉洁清正,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潮州的发展建立了不朽功勋,值得后世敬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