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图 文:小娃</p><p class="ql-block">美篇号:795012</p>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有地标性的人物雕像,他们或者是地方名人、民族英雄、科学先驱、文化巨匠,更多的是社会改革的领袖人物,孙中山雕像大概是我国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时间跨度最大的城市雕像。<div><div><br></div></div> <h5><font color="#b06fbb">北京天安门广场</font></h5> <h5><font color="#b06fbb">湖北沙市 广西北海 广东汕头 山东青岛</font></h5> <p class="ql-block">中山先生已辞世百年,时代更迭,政权变换,人们对他的敬仰持续不断。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推翻帝制、三民主义、五族共和,包括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曾振臂高呼的“振兴中华”,他的思想和精神贯穿了整个20世纪的中国历史,他清廉正直,一生践行“天下为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山路、中山公园、中山雕像,这些以“中山”命名的地标建筑,是对他的纪念,也是中华民族追求独立、自由与复兴的象征。<br></p><p class="ql-block"><br></p> <h5><font color="#b06fbb">南京中山陵</font></h5> <p class="ql-block">中山陵祭堂内的孙中山坐像,是人们瞻仰中山精神的圣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坐像由法国著名雕塑家保罗·朗多夫斯基设计,1930年完成并安放。中山先生身着长袍马褂,手持一本长卷,神情庄重慈祥,目光深邃坚定,既有领袖风范,又平易近人,仿佛在对肃立于此的人们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p><p class="ql-block"><br></p> <h5><font color="#b06fbb">南京总统府</font></h5> <h5><font color="#b06fbb">(网络图片)</font></h5> <h5><font color="#b06fbb">南京新街口</font></h5> <div>1925年孙中山先生病逝后,日本友人梅屋庄吉变卖家产铸造了4尊孙中山铜像赠送给中国,其中一座安放在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铜像由日本著名雕塑家牧田祥哉制作,造型是孙中山在发表演讲。<br></div><div><br></div><div>1940年,汪精卫叛国投敌,建立了汪伪政权。他以中山先生继承人自居,将军校的中山像搬迁到新街口广场为自已造势。几十年中,这座铜像曾在动/乱中被拆除,后原址重建,又因地铁建设迁移…</div><div><br></div><div>2010年,中山先生焕新回归。新铜像高了好多,中山先生拄杖站立,眼睛看着远方。它是南京的灵魂,也是南京博爱之都最好的象征。</div><div><br></div> <h5><font color="#b06fbb">广州黄埔</font></h5> <p class="ql-block">广州黄埔的孙中山纪念碑位于军校南侧八卦山,建于1928年,1930年落成,碑上铜像是日本友人梅屋庄吉赠送的四尊铜像之一。纪念碑造型远看犹如一个巨大的"文"字,铜像和碑身是"文"字的一点,两边的阶梯交叉而上,有如"文"字的一撇一捺,构思暗含孙文的意思。</p><p class="ql-block"><br></p> <div>中山先生铜像身穿西服,左手叉腰,右手前伸,栩栩如生地再现了他发表演讲的情景。</div><div><br></div><div>纪念碑正面是“孙总理纪念碑”六个隶体大字,东面刻有孙中山临终遗言“和平、奋斗、救中国”,西面刻有总理训词,背面刻有总理像赞。纪念碑坐南朝北,隐含孙中山北定中原、统一中国的遗愿。</div><div><br></div> <h5><font color="#b06fbb">武汉武昌起义纪念馆</font></h5> 武昌红楼,清末湖北谘议局旧址。宣统三年(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一举成功,推翻了清王朝,革命军在这里成立了湖北军政府,红楼因此得名“民国之门”,中山先生作为革命的领导者被尊为“国父”。<div><br></div><div>红楼前的孙中山铜像建于1931年,中山先生身著中国传统服装长袍马褂,左手持礼帽,右手握拐杖,背衬红楼悬挂着的十八星旗,庄严肃立,望向与黄兴拜将台。这座铜像是中山先生对辛亥革命巨大贡献的象征,也是武汉“首义之城”的象征。</div><div><div><br></div></div> <h5><font color="#b06fbb">(网络图片)</font></h5> 纪念孙中山诞生150周年,武昌红楼第三次印上邮票。<div><br></div> <h5><font color="#b06fbb">(网络图片)</font></h5> <p class="ql-block">辛亥以来,孙中山雕像犹如巍然屹立的精神灯塔,指引着中华民族的抗争之路,人民爱之,敌人恨之。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一队侵华日军拆除并羞辱孙中山雕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鬼子的恶行并未能扑灭抗日烽火,更多的孙中山雕像仍鼓舞着全国军民,团结一心,终将迎来胜利的曙光。</p><p class="ql-block"><br></p> <h5><font color="#b06fbb">长沙中山亭</font></h5> <div>长沙,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毁坏最严重的城市之一。从1939年9月至1944年8月,日寇共发动四次长沙会战,轰炸长沙100多次,国军在前三次会战都获得胜利并重创日军,战后的长沙已是一片废墟。中山纪念亭(原先锋厅钟楼)在战争中幸存,与天心阁上蒋中正亲题的祟烈亭相互呼应,顽强地延续了长沙的历史。</div><div><br></div>孙中山生前并没到过长沙,但长沙既是辛亥革命的策源地,也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策应地,许多辛亥革命先烈的英魂安置在长沙。<div><br></div> <h5><font color="#b06fbb">湖北襄阳老河口抗战遗址</font></h5> 湖北襄阳,120回《三国演义》有32回的故事发生在此,史上发生过172次有名的战争,悍将白起、关羽、岳飞、李自成都曾鏖战襄阳。 <div><br></div><div>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移师河口后,在此摆开抗日正面战场,指挥了随枣会战、枣宜会战、豫南鄂北会战等著名战役,歼灭敌寇10万余人,保卫了鄂北豫南大片国土。</div><div><br></div> <h5><font color="#b06fbb">湖北襄阳老河口中山公园</font></h5> <div>五战区在老河口期间,创办德邻小学,开办平民医院,受到百姓欢迎爱戴。<br></div><div><br></div><div>1946年,为庆祝抗战大捷,战区委托驻地国军242团兴建了老河口中山公园,在园中建了中山纪念堂、钟楼、翠亨亭和第五战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等纪念性建筑,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亲题园名。</div><div><br></div> <h5><font color="#b06fbb">湖北沙市中山公园</font></h5> 沙市中山公园,建成于1935年,是江汉平原上第一大公园,也是中国最大的中山公园。公园初建时,园名由驻防沙市的国民党第10军军长徐源泉所题。新中国成立后,改为国家副主席董必武题。<div><div><br>抗战时,园中的中山纪念堂一度为抗日救亡活动的集会场所,1940年毁于战火。2013年,纪念堂复建落成,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主席屈武为纪念堂前的孙中山铜像题字。</div><div><br></div></div> <h5><font color="#b06fbb">汕头中山公园</font></h5> <p class="ql-block">1925年11月,东征军二次入汕,军政治部总主任周恩来召开市民大会作出决议,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的光辉业绩,将筹建中的中央公园命名为“中山公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公园正门牌楼建于1930年,台阁体“中山公园”四字,为孙中山的追随者,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闿手书。牌楼背面是孙中山手书放大的“天下为公”。前后八个大字珠联璧合,炯炯有神。1988年园区改造期间,增立了尹积昌先生创作的《孙中山》全身铜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孙中山生前曾三莅潮汕,他在《建国方略》中提出要从港口和铁路建设入手,使汕头成为一个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港口城市。<br></p><p class="ql-block"><br></p> <h5><font color="#b06fbb">武汉中山公园</font></h5> <p class="ql-block">汉口中山公园,1928年由私人园林扩建而成,是亚洲第一座综合性大众公园。抗战期间,中山公园是宣传抗战的重要舞台,张学良、郭沫若、冼星海都曾在这里演讲、演出。抗战胜利后,中山公园是侵华日军华中战区受降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font color="#333333">2009年11月12日,中山先生诞辰143周年纪念日,以孙中山、宋庆龄夫妇结婚照为蓝本的中山夫妇双人塑像在公园圆形广场落成,了却了百年“中山公园无中山”的缺憾。这是迄今为止世上唯一一座中山夫妇双人塑像。</font></p><p class="ql-block"><br></p> <h5><font color="#b06fbb">沈阳中山公园</font></h5> <p class="ql-block">沈阳中山公园原为日伪时期的千代田公园,中国人被限制入园,1945年日本投降后改名为“中山公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6年公园80大寿之际,园中的“孙中山纪念馆”开馆,填补了东三省没有中山纪念馆的空白。</p><p class="ql-block"><br></p> <h5><font color="#b06fbb">武汉 首义公园</font></h5> <p class="ql-block">辛亥百年,武汉相关纪念性建筑一直在建。蛇山南麓首义公园中就有1928年辛亥首义同人倡建的孙中山纪念碑 ,1981年叶剑英题名的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纪念碑,1995年10月10日告竣的辛亥首义英烈石刻群雕等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辛亥首义英烈石刻群雕中,有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全国领袖人物黄兴、宋教仁,重要革命党人吴禄贞、刘静庵,以及相关历史人物黎元洪、汤化龙等共15人,一幅雕像凝聚了百年风云。</p><p class="ql-block"><br></p> <h5><font color="#b06fbb">武汉 辛亥革命历史博物馆</font></h5> 2011年,武昌首义100周年,武汉市辛亥革命博物馆开馆。博物馆与红楼、孙中山铜像、拜将台铜像、烈士祠牌坊等同处一条轴线,构成首义文化区的核心。<div><br></div>中华民国五色旗悬挂,清朝黄龙旗滑落,中山先生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华夏神州,换了人间。<div><br></div> <h5><font color="#b06fbb">广州 黄埔辛亥革命纪念馆</font></h5> <p class="ql-block">2011年,广州黄埔的辛亥革命纪念馆也开馆了,纪念馆的设计理念和外观极具特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纪念馆外观如一方被凿开的巨石,象征着辛亥革命英烈们开天辟地的勇气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主入口处是一条向斜上方延伸的宽阔走道,被称为“共和之路”,走道尽头的雕像是矗立在风雨中的孙中山,走道两边的雕像是蔡元培、秋瑾、廖仲恺、黄兴等辛亥革命先锋人物和孙中山的追随者。</p><p class="ql-block"><br></p> <h5><font color="#b06fbb">青岛中山路</font></h5> 1912年9月,孙中山以“全国铁路督办”身份访问青岛3天,拜会胶澳总督,会见广东同乡,到德华大学演讲,游览崂山…先生兴致勃勃的观察着青岛这座特别的城市。<div><br></div><div>北伐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接收青岛,将第一公园改名为中山公园,将山东路重新命名为中山路。自此,孙中山先生与青岛深深地融在了一起。<br></div><div><br></div><div> 2011年,为纪念辛亥革命百年,青岛利客来集团在中山路塑造了中山先生铜像。<br></div><div><br></div> <h5><font color="#b06fbb">沙市中山公园</font></h5>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这是沙市中山公园第二座中山像,是孙中山先生之子孙科女儿孙穗芳捐赠的。孙穗芳长期致力于研究和宣传祖父的革命思想,不断为全球各地捐赠孙中山铜像,目前已为大陆捐赠了近二百座,她的传奇还在继续。</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铜像高6尺7寸,中山先生身着传统长袍马褂,双手捧着一本书。基石四个立面分别镌刻着体现先生思想精粹的“天下为公,有道德始有国家、有道德始成世界”等铭文。</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铜像无言,精神永存,真正的伟人永远被人民牢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