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 婴戏图,即描绘孩童游戏的图案,亦作戏婴图,是风俗画的重要题材之一,从唐代描绘妇婴的题材中脱胎而出,至北宋成熟。婴戏图的内容多为描绘儿童放风筝、捉迷藏、对弈、蹴鞠、骑竹马、赶鸭、垂钓、纠缠货郎等画面,借以表现儿童天真烂漫的生活情趣,祈祝国泰民安,多子多福。故婴戏图常作为节令画中的年画,张贴于屏壁,增添年节的喜庆氛围。</p><p class="ql-block"> 在宋代,婴戏图不仅限于绘画,还被广泛应用于陶瓷、漆器等工艺品上,成为一种重要的装饰题材,体现出当时人们的生活情趣和民俗文化内涵。明清时期,瓷绘婴戏图发展至鼎盛,婴戏画面更加丰富多彩,大幅作品人数可至上百,借以寓意连生贵子、子孙绵延,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传宗接代观念的重视。婴戏图历经宋、元、明、清及至民国的长期发展,逐渐成为了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现代研究者研究古代民俗文化、政治经济等的重要图像资料,也生动传递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多子多福的祈愿,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和万事兴、以人为本、生生不息等观念。</p><p class="ql-block"> 本次展览以“婴戏”为主题,以乐居主人所藏、所作“婴戏”题材艺术品和我馆馆藏相关文献相结合,以历史观照现实,用经典与通俗、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视觉与方法,向观众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满童趣,生机盎然的一面,并展现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责任与担当。</p> <p class="ql-block">乐居主人简介</p><p class="ql-block"> 苏镜明(1945-),号乐居主人,广州收藏家。一生雅好收藏,所收注重藏品的文化内涵。乐居主人尤著于“婴戏”题材艺术品的收藏,其藏品种类繁多,数量蔚为大观,其中侯权《太平景象十二屏》是其购藏的一件极富传统文化内涵的清代绘画作品。</p><p class="ql-block"> “乐居”是其用来摆放藏品的居所三层楼,从前厅后院到走廊楼梯,处处童颜笑语,一派天真,触目皆是童趣。乐居主人虽已入古稀之年,但童心未泯,收藏也只为能留住那一份纯真意趣,那一份根深蒂固的中国传统文化之魂。</p> <p class="ql-block">乐居主人为人随和,交游广阔,于收藏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热衷于“文创”</p><p class="ql-block">的同时,也收藏了大量各类型婴戏画作,如通草画、玻璃画、风俗画等等,名家的婴戏画作亦有不少,如水禾田、邓志刚、李锐文、咏意、梁培龙、马志江、黄穗中、叶家斌、岑圣权等等,让人流连忘返,可尽情感受儿时纯真自然、无忧无虑的欢乐。在所有作品中,最令人震撼的当属《童趣画卷》,宽0.4米,长40米,图卷有书有画,以画为主,是一幅巨制之作。由梁培龙、马志江、黄穗中、叶家斌、岑圣权5位画家合作,绘画了稚童240多个,或玩或嬉,娇憨天真,妙趣纷呈。《童趣画卷》中还有王贵忱、卢延光等书法名家题诗题字,布局合理,点缀相宜, 丰富了画卷内涵,增加了欣赏情趣和收藏价值,足见乐居主人策划、制作图卷之匠心。</p> <p class="ql-block">苏绣《太平景象十二屏》</p><p class="ql-block">这套苏绣《太平景象十二屏》是乐居主人请苏绣名家仿照十二屏原件创作而成,曾获国家特别金奖。苏绣与湖南省的湘绣、四川省的蜀绣、广东省的粤绣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绣。这四种刺绣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技艺闻名于世,是中国刺绣艺术的瑰宝。苏绣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受吴地经济、文化、习俗、艺术的熏陶。苏绣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地方特色浓郁。绣技以“平、齐、细、密、匀、顺、和、光”著称。苏绣作品常取材于中国画或摄影作品中的吉祥图案、人物、山水、花鸟等,尤其以仿画绣和写真绣的逼真效果闻名。</p> <p class="ql-block">婴戏长卷</p><p class="ql-block">作者叶家斌(1949-),广东中山人,岭南连环画的代表画家之一。历任岭南出版社美术编辑、副社长,广东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连环画艺术委员会主任。绘有《斯库台三英雄《绿林神箭手》《斯特拉之死》《贵妇还乡》《中途岛之战》《变成石头的人》《巴陵女侠》 《江湖豪侠》等50多种古今中外题材的连环画册。此外还绘制了大量的书籍、报刊插图,受到社会关注和业内好评。</p> <p class="ql-block">居主人一系列充满独特魅力的婴戏题材藏品,这些藏品不仅多方位展示了中国传统婴戏题材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童真童趣的珍视。通过本次展览,我们希望能激发读者兴趣,更深入地了解婴戏这一艺术形式,并从中获得启发,继续传承和发扬好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也期待未来能有机会与读者分享更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和故事。</p> <p class="ql-block">公仔纸就是画满公仔的硬纸板,是一种源自岭南地区的传统玩具。公仔纸通常由硬纸板制成,大小类似于八开报纸,</p><p class="ql-block">上面被分割成二三十幅画面,内容多取材于古典小说、连环画、漫画和影视作品等,公仔纸的背面一般会印有与其正面图像相关的语句。2021年,公仔纸被列为广州市海珠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风俗画是一种以描绘社会生活习俗和日常场景为题材的艺术形式,它在中国古代绘画中占有重要地位。风俗画通常属于人物画的一种,其主要特征是纪实性和真实性,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特定时期、特定地区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p><p class="ql-block">状态。</p> <p class="ql-block">玻璃画</p><p class="ql-block"> 玻璃画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利用玻璃的透明特性,在玻璃上使用油彩、水粉或国画颜料等材料进行绘制,于着彩的另一面观赏。</p> <p class="ql-block">瓷嵌</p><p class="ql-block"> 瓷嵌,由各类陶瓷残件或化妆盒制成的婴戏小件组成。乐居主人刚开始收藏时,面对浩如烟海的藏品,着实不知从何入手。有一次,在某大文物总店中,他见到由陶瓷残件磨成的各类婴戏小件,竟全部收入囊中,并在残件周边镶上金边或银边,使之一下子成了高雅的收藏品。据说,该店柜台至今仍缺此类藏品出售,因为一有货,老板都会先知会乐居主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