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乙巳年农历二月八日,又逢祖父的祭日。父亲和我又唠嗑起祖父的不平凡历史,又勾起父子俩的缅怀思念之情。往事不堪回首,前思后想潸然泪下。</p><p class="ql-block">父亲拿着一张亲笔手写祖父的祭文,嘱咐我把它抄写在孫氏家族谱书中,留作永久的纪念。</p><p class="ql-block">“儿啊,你的爷爷一生光明磊落,一生两袖清风,给咱老孫家留下的财富是精神财富,希望代代相传。”</p><p class="ql-block">晚上,我回顾他伴我走过的风雨沧桑大半生,也给我留下了一笔精神财富,很值得写一写,来表达对他的感恩之情;来赞美天下那些同样具有父爱如山、父情如海、父善如水的父亲。</p> <p class="ql-block">我是六十年代初期生人,生在黄河流域之北的贫瘠农村,生在一穷二白的贫穷家庭,属于穷二代群体阶层的百姓之人,家徒四壁。</p><p class="ql-block">像父亲生活的那个时代,社会很贫穷,生活很艰苦,教育很落后,教师很匮乏,一贫如洗。</p><p class="ql-block">他是一位初心未泯之人,读过师范,当过书匠,历过磨难,受过困苦,目过世变,矢志不渝。</p><p class="ql-block">他是一位腹中有墨之人,这些训言常常挂在他的嘴边上。人莫怕贫穷,最怕人懒惰。人莫怕笨拙,最怕人愚傻。人莫怕位卑,最怕人德劣。</p><p class="ql-block">回忆他的训言,虽然童年时的我懵懵懂懂,但是我能感知他是一位有抱负的人,人生在世多坎坷,岁月沧桑奈我何。</p><p class="ql-block">回味他的训言,读书时的我才清清楚楚,我能晓得他是一位有追求的人,纵有千万般不愿,只想奋进到白头。</p> <p class="ql-block">悠悠岁月,几度春秋。人生路漫其修远。欲说过去多困惑,物是人非事事休。</p><p class="ql-block">万事随缘,心无增减。阅尽人间沧桑苦。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p><p class="ql-block">回忆父亲的芳华人生,从这几张珍藏的旧照片中,我能看出年轻时的他是一位充满思想的人,充满理想的人。</p><p class="ql-block">回想他的教师生涯,虽然他仅有短短的几个从教春秋轮回,但是他的人生梦想很充满向往性,人生道路很充满坎坷性,人生故事很充满戏剧性。</p><p class="ql-block">他考上惠民师范是人生最幸运的机遇,但是他喜中有虑、夜不能寐、茶饭不思、牵肠挂肚、难舍家园。</p><p class="ql-block">听父亲讲,他背上母亲缝制的小棉布书包,包里放上母亲做的几个玉米窝头,脚上穿上她做的一双新粗布鞋,迎着秋日的晚霞,徒步百里去惠民师范求学。</p><p class="ql-block">他有一颗倔强的心,是一位不甘心宿命的人。他很受祖父思想熏陶,对读书很痴情,对求学很追求,渴望成为一名教书先生。用爱心去呼唤学生,用善心去呵护学生,用良心去爱岗敬业。</p> <p class="ql-block">一个人一生最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对父亲来说,这几步恰恰就是在山东省惠民师范时期。他从小就给我洗脑,读书是最有出息之路、考学是最有理想之梦、知识是最能改变命运之器、品德是最能成人之尺。</p><p class="ql-block">听父亲讲述他的求学之路,人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行走,终能到目的地。当时的惠民师范是惠民地区最出名的一所师范,他能考上这所学校,也是上苍给予读书人最佳机会。</p><p class="ql-block">从商河殷家巷四杨庄到惠民县城,路程大约五十多公里远,那时的交通工具没有公共汽车,甚至家里连个自行车都没有,去任何地方都是靠步行。</p><p class="ql-block">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路途再远终能达。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p><p class="ql-block">书山有路,勤奋有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若问读书乐如何,绿满窗前草不除。</p><p class="ql-block">他爱读古诗书,爱抄写古诗文。美篇中的有些名言诗句,我也是跟他学的,遇到好警句就写在笔记本上,学以致用,写文借用。</p> <p class="ql-block">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p><p class="ql-block">三更灯,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书山妙景勤为径,知渊阳春苦作弦。</p><p class="ql-block">我记得上小学第一天报到时的尴尬情景,回想起来,真令己哭笑不得。那是一九七三年九月一日,我已年满九周岁,已到上小学一年级的年龄。父亲嘱咐母亲送我上学报名,当时的殷巷小学就在殷巷村供销社青砖院内。</p><p class="ql-block">那天早上,母亲早早地做熟了早饭,心情也十分高兴。吃过早饭后,母亲咯噔着小脚领我去报名,我背着母亲缝制的精美书包,心里美滋滋的。</p><p class="ql-block">那天上午,像我年龄大小报名的同村孩子真不少,大约有二十多人,都被编在同一个班里。我的最早小学班主任老师是一位民办教师,名叫张宗禄。</p><p class="ql-block">负责报名的张老师笑着问我:“小同学,叫什么名字?年龄多大了?”</p><p class="ql-block">我理直气壮地回答:“报告老师,我叫孙建桥,今年九岁了,符合上学条件。”</p><p class="ql-block">张老师又笑着问我:“小同学,家庭出身是什么成分?”</p><p class="ql-block">我吞吞吐吐地回答:“老师,我父亲上过师范,当过小学教师,家庭出身是教师。”我的回答惹笑了在现场的几位老师,站在旁边的母亲也不知道说什么好。</p><p class="ql-block">“孙建桥同学,明天正式来学校读书。回家后,请问一问你的父亲,家庭成分到底是什么。”</p><p class="ql-block">母亲领着我走出小学大门,在回家的路上,她一言不发,一会功夫就回到了破烂不堪的旧家。</p> <p class="ql-block">当天晚上,当父亲从生产队回来后,我问他家庭成分是什么,以后学校老师经常会让学生填写档案用。</p><p class="ql-block">我躺在被窝里,他坐在土炕旁,一五一十地给我讲述起他的读书经历、以及老孙家的过去发生的故事;我耐心地聆听,我慢慢咀嚼,但是我有点懵懵懂懂。</p><p class="ql-block">他自幼心灵手巧,性格有点性急火辣。一九五六年春天,考入惠民师范。他勤奋好学,当过学生干部,在校成绩优秀,政治思想先进。</p><p class="ql-block">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p><p class="ql-block">他于一九五八年七月惠师毕业,被分配到商河县偏远的沙河乡棘城小学任教。那是他从事教育的第一个根据地,他在那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p><p class="ql-block">他的教师生涯短暂,恰逢始于五八年人民公社大跃进时期。他心怀满腔热血,他心甘情愿去做一名书匠。他很关注那些贫穷家庭孩子读书,他很忧虑那些因饥荒而失学的孩子,常常苦口婆心地去劝导失学孩子重返校园。他在学校教育工作中能力突出,常常被沙河乡人民公社领导抽调去抓扫盲工作。</p><p class="ql-block">父亲工作责任心强,以校为家,舍小家顾大家。每周六下午,他步行回家一趟;每周天下午,他再步行返校,怕误学校工作。</p><p class="ql-block">没有一个人的人生道路是笔直的,人总会遇到一些难以跨过的岔道口。譬如社会政治上的岔道口,工作事业上的岔道口,家庭困难上的岔道口。</p><p class="ql-block">他万万没有想到遇上了一个岔道口,中国发生了三年自然灾害,时间定格在一九五九至一九六一年。在青黄不接的春天,他亲眼目睹了许许多多孩子因饥饿失学,保命要紧。在那个艰苦年代,父亲每个月发的工资仅有二十多块钱,竟然买不到半口袋粮食。</p> <p class="ql-block">一个人的人生道路,往往布满许多路障。社会现实,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往往使人放弃梦想、往往使人重新决择自己的人生路途。</p><p class="ql-block">那是一九六二年春天某周六傍晚,父亲跑了二十多里路赶到家中,家里发生的情况让他双眸泪流。母亲病卧在炕,二姐皮包骨头趴在炕边;家里没有粮食吃了,锅里连一点米粒都没有。</p><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晨,天刚蒙蒙亮,他一口气又跑回沙河乡,直接去找分管教育的刘明书记,向他提出申请,恳请放人调回殷巷公社任教。</p><p class="ql-block">结果,他的申请被拒绝;结果,恰恰又赶上政府有文件精神,允许教师退职回家支农。结果,他为了家人的生存,做出了终生遗憾的决择,无奈在退职书上签了字,背着被子回家谋生。</p><p class="ql-block">这是他为爱付出的牺牲,我必须在美篇中用拙笔写出他的大爱,作为一笔精神财富留存。</p> <p class="ql-block">我受父亲的熏陶感染,渐渐地喜欢阅读中华传统文化古典书籍,正如《易经》典书所言:天行健,君之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之以厚德载物。这本书蕰藏着许多哲学思想,告诉人们大量哲理,宇宙万物,永远变动不居,四季轮回,岁月流逝,人事代谢,世界一切都在变化之中。</p><p class="ql-block">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p><p class="ql-block">古人云,书如药,善读之可以医愚。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p><p class="ql-block">读书有用,读书很有益;读书使人进步,读书使人再深的巷子也能走出来那个天。</p> <p class="ql-block">学林探路贵涉远,无人迹处偶奇观。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p><p class="ql-block">我自从走上教师之路,人间正道是沧桑,我对教师职业忠贞不渝,从未搞过第二职业,想发家致富;我对教师事业专心致志,从未受市场经济大潮冲击,见义思迁,想挣钱发家;我对授课教学精益求精,从未敷衍了事,想名利双收。</p><p class="ql-block">回蓦我的人生收获,我很有成就感,活水源源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我很有幸福感,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p><p class="ql-block">我的这些人生收获源于父亲谆谆教诲,源于父亲留给我的一笔精神财富。</p> <p class="ql-block">人生在世,难得糊涂。事在人为休言命。父莫嫌己当孩王,只因穷困退职悔。</p><p class="ql-block">山不转动,水能流转。路不转人能绕转。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筚路蓝缕行。</p><p class="ql-block">昨天,父亲送给我手写的一本杂记本,里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古典东西。他再三嘱咐我把它保存好,有参考价值,有查阅价值。</p><p class="ql-block">昨晚,我仔细拜读了他写的一本墨香文字,如获至宝,令我感慨万千。</p><p class="ql-block">我的父亲与众不同,给我留下一笔财富,不是金钱、楼房、物质、地位和荣誉,而是值得辈辈相传的精神财富。</p><p class="ql-block">美篇编辑:图文\原创</p><p class="ql-block">美篇音乐:父子情深</p><p class="ql-block">森林写稿于2025年3月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