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月27日,我来到了吴江市松陵镇体育西路的圆通寺,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其前身“圆通庵”据说始建于唐代。在岁月的长河中,它历经兴衰,直到2001年吴江市政府正式批准复建,并给予经济扶持,才得以重现昔日辉煌。如今的圆通寺不仅是一处宗教场所,更是一个集旅游休闲、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传播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寺内两棵九百余年的古银杏树,虽已中空,却依然生机勃勃,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圆通寺以中轴线依次是牌楼、天王殿、大雄宝殿、放生池、观音阁、藏经楼;两侧为钟楼、鼓楼、东西配殿、东西厢房(斋堂、伽蓝殿、金刚亭、居士楼和圆通宝坛等建筑,寺内小公园。占地面积约4方平米, 总建筑面积约两万平方米。 </p> <p class="ql-block"> 踏入寺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庄重的三楹石牌楼,牌楼上“圆通寺”三个大字出自国学大师南怀瑾之手,两侧的楹联“梵音钟声寂寂惺惺观自在,江枫渔火尘尘刹刹见如来”也由他撰写,让人顿感心灵宁静。 沿着中轴线前行,依次可见牌楼、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建筑,每一处都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气息。天王殿内,四大天王威严庄重,弥勒佛笑口常开,而韦陀菩萨则相背而立,守护着这片神圣之地。</p> <p class="ql-block"> 天王殿前,两座石狮子威风凛凛地守卫着大门,仿佛在迎接每一位到访者。走进天王殿,那庄严肃穆的氛围扑面而来,让人不禁放轻脚步,生怕打扰了这份宁静。四大天王神态各异,或手持宝剑,或怀抱琵琶,尽显威严,而弥勒佛则笑口常开,仿佛在告诉人们要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p> <p class="ql-block"> 观音阁是一座二层建筑,供奉着一尊高达11.38米的四面干千手观音,这尊佛像是用香樟木雕刻而成,装金工艺精湛,造价不菲。站在观音阁下,仰望着那尊高大的佛像,心中充满了敬畏之情。据说这尊佛像的装金工作是在2010年完成的,它不仅是一件艺术珍品,更是佛教信仰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穿过天王殿,便来到了大雄宝殿。殿内中央供奉着三尊如来佛像,两旁则是十八罗汉,他们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殿后还有鳌鱼观音和泥塑彩绘的三十二应,文殊、 普贤两位菩萨端坐两侧。大雄宝殿的匾额为浙江著名书法家俞德明先生所题,更添几分文化韵味。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对古人的智慧与技艺感到钦佩。</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前广场,香烟袅袅,信徒们虔诚地祈福。抬头望去,大雄宝殿的屋檐翘起,红灯笼高高挂起,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在这里, 时间仿佛静止,让人忘却了尘世的烦恼, 沉浸在这一片宁静之中。</p> <p class="ql-block"> 离开藏经楼,漫步在寺内的庭院中,一条石板路穿过白色的栏杆通向远方,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清新宜人。两旁种满了绿植,并点缀有一些小动物雕像增添趣味性。远处可以看到更多相似风格的建筑群落以及连绵起伏的山脉轮廓线。在这里, 我感受到了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p> <p class="ql-block"> 走过庭院,一座小桥横跨水面,桥下流水潺潺,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远处,一座黄色屋顶的大殿矗立在庭院之中,周围环绕着各种植物和树木。大殿前面是一个池塘,上面漂浮着几个喷泉装置,增添了整个场景的艺术感。</p> <p class="ql-block"> 藏经楼分为上下两层,建筑面积达1500平方米。底楼为卧佛殿,进入殿堂大门左右塑有韦驮菩萨和伽蓝菩萨(关公)两尊护法神,殿堂正中塑有9米金身卧佛一尊, 其两边有两棵娑罗树,周围有众多的佛弟子各具神态栩栩如生,天上有众会菩萨、 四大天王、天龙八部神等。再现佛在拘尸那揭罗城涅槃时的情景。东西两边墙上的浮雕是以普陀山观音菩萨、九华山地藏王善萨、五台山文殊菩萨、峨眉山普贤菩萨为代表的四大名山缩影。在这里,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古代世界。</p> <p class="ql-block"> 最后,我来到了寺内公园,这里绿树成荫。池塘中央有一座亭子,周围种着各种植物。亭子被绿色植被所包围,并通过一条石桥与外界相连。天空虽然阴沉,但并不影响风景的整体美感。在这里,我静静地坐在亭子里,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次圆通寺之行,不仅让我领略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让我感受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