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3.9</p> <p class="ql-block">新学期已经启航,以“动起来”的态度“蹲下来”温柔倾听童年,以“慢下来”的从容享受幼师生活,更接近教育和生活的真谛,在“做”与“悟”,“快”与“慢”之间共生共长。3月9日,在郭老师的带领下,新学期的共读拉开了帷幕——《园丁与木匠》开启慢时光。</p><p class="ql-block">照顾孩子就像照顾花园,做父母就像做一个园丁,我们为植物创造一个受保护的培育空间,让每一颗植物都能够成长为自己喜欢的样子,可以是会乱的,可以是没有秩序的。恰恰相反的是,在现代的教养模式中,父母都像一个木匠,都在想尽一切办法把孩子打造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混乱和变异则是木匠的敌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父母不是工作,而是陪伴中的喜悦,是生命中彼此滋养。</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 25, 25); font-size:15px;">好父母不一定会把孩子变成聪明快乐或成功的成年人,但可以把到出强健、具有高适应性和韧性的新一代人,以更好地应对未来将要面临的不可避免不可预测的变化。因此我们作为父母的工作,并不是要创造一种特定的孩子,相反<u>,我们要提供一个充满爱且安全稳定的保护空间,让无限可能的孩子都可以蓬勃发展。我们的工作不是塑造孩子的思想,而是让这些思想去探索世界的所有</u>可能,我们的工作不是告诉孩子该如何玩,而是给他们玩具,然后在孩子玩完后再把玩具捡起来。我们不能逼孩子学习,但可以让他们自己学习。</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让孩子内在充满生命力,有自我的认知,让孩子眼中有光,呈现出真实的自己。我们不应该让孩子照我说的做,而是照我做的做——不说教,用行动去做孩子的榜样。</span></p> <p class="ql-block"><u style="font-size:15px;">作为父母最重要的奖励,不是孩子的成绩和奖杯,甚至也不是他们的毕业典礼和婚礼,而是与孩子一起生活所感受到的身心愉悦以及孩子与你在一起的点滴快乐时光。</u></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爱没有目标,没有蓝图,如果没有良好的关系,所做的一切都将是无用功。父母最应该打造的是永恒的关系,和谐的亲子关系——协同孩子,和孩子一起去做,在不同的阶段,知道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帮助,适时的帮助孩子。就像园丁一样,知道这粒种子什么时候会发芽,什么时候该浇水,什么时候该施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父母所做的一切,终极目标应该是让孩子从依赖的关系中学会独立。成熟的父母能够适时的退让,并学会目送孩子远去。</span></p> <p class="ql-block">共读中最打动我的有两句话:</p><p class="ql-block">会好好休息才会好好工作,能好好玩耍才能好好学习,休息和工作,玩耍与学习,他不是隔裂的,而是一个整体。<u style="color:rgb(237, 35, 8);">如果当下忽略了孩子的游戏,一味地辅导孩子作业,这不仅是无用功,更是一种彼此的伤害。</u>血缘不是爱的本质,本质是因为彼此陪伴才有了爱,彼此驯养才有了彼此之间的链接和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不怕孩子和家长对着干,不怕孩子和你吵架,只怕孩子突然就不说话了</b>——<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当孩子不再反抗,当孩子没有了生命的张力,那才是最可怕最可悲的事情。</span><u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人类照顾者必须妥善保护每个孩子,并且在孩子成年时对他们放手;人类照顾者必须允许孩子玩耍,同时还要引导孩子做事;人类照顾者必须传承传统,同时还要鼓励孩子创新。养育的矛盾,就是在这种基本生物学事实的背景下产生的。</u></p><p class="ql-block"><u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u></p> <p class="ql-block">做父母为什么焦虑?——<b>让孩子变成有用的人</b>的努力给父母带来了无穷的焦虑、自责和挫败感;对孩子来讲,父母无尽的期望投下了朵朵压抑的乌云。</p><p class="ql-block">当我们像园丁一样,愉快的欣赏花园里逃离园丁控制后发生的事:白色的鹤虱草花意外的出现在黑色紫杉树前方的恰当位置,当被遗忘的水仙跑到了花园的另一边,在蓝色的勿忘草中怒放,当那些本来应该牢牢固定在树荫下的葡萄藤在树丛中长成红色的风暴……</p><p class="ql-block">那些不曾被“直升机🚁”死死盯着的花,也许悄悄地开成了他自己喜欢的颜色。</p> <p class="ql-block">从“修剪”到“呵护”,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有的是缤纷的月季,有的是自由的蒲公英,有的是一棵沉默的树。我们需要去了解并读懂他们,顺应他们的特点,给予适合他们的引导呵护,而不是一味地像木匠一样进行“标准化”改造。因为,教育不是打造精品,而是为每一种生命提供适合的土壤。</p> <p class="ql-block"><b><u>童</u></b><b style="color:rgb(25, 25, 25);"><u>年是一个受保护的特殊时期,他给孩子喘息的时间,以掌握他们今后作为成年人生存时所需的知识。</u></b>——读完前两章,我最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这一句,如果我们还陷入亲子关系、陷入辅导作业、陷入分数、考学等矛盾中无法自拔时,亲爱的父母,请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时间,先把童年还给孩子,也请给孩子一个喘息的时间,放过自己,也放过孩子。</p>